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单选题李明今年9岁,李明的表姐今年13岁,姐弟俩想骑自行车上道路行驶,正确的做法是()A 李明可以骑自行车B 李明的表姐可以骑自行车C 李明和表姐都不可以骑自行车D 李明的表姐可以骑车带李明上路

题目
单选题
李明今年9岁,李明的表姐今年13岁,姐弟俩想骑自行车上道路行驶,正确的做法是()
A

李明可以骑自行车

B

李明的表姐可以骑自行车

C

李明和表姐都不可以骑自行车

D

李明的表姐可以骑车带李明上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明因违约行为损害王红名誉权并造成王红严重精神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红只能对李明提出侵权行为之诉

B.王红只能对李明提出违约之诉

C.王红可以选择请求李明承担违约责任,不影响王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D.王红可以选择请求李明承担违约责任,但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参考答案:C

第2题:

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去乙地,同时张平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去甲地,80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张平到达甲地后马上折回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20分钟在途中追上李明。张平达到乙地后又马上折回甲地,这样一直下去。当李明到达乙在,张平共追上李明多少次?( ) A.4 B.5 C.6 D.7


A.一步一步的斗。

第3题:

自行车不是机动车,所以骑自行车没有年龄要求,只要学会就可以骑它上路。( )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往乙地;同时张平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往甲地。80 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张平到达甲地后马上折回往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20分钟张平在途中追上李明。张平到达乙地后又马上折回甲地,这样一直下去,当李明到达乙地时,张平追上李明的次数是多少?( )
A. 3 B. 4 C. 5 D. 6


答案:B
解析:
画线段图如下:

设从第一次相遇后到张平第一次追上李明时李明走了x千米,则相同时间内张平走了xX(80/20)X2+x=9x(千米),即在相同时间内,张平速度是李明速度的9x/x==9(倍)。这就是说,李明从甲地步行到乙地时,张平骑摩托车行走了9个全程。很明显,其中有5个全程是从乙地到甲地,有4个全程是从甲地到乙地。从甲地到乙地张平每走一个全程,必然追上李明一次。因此,张平共追上李明4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5题:

在“金融”服务上,个体工商户李明可以注册“李明银行”。( )


答案:错
解析:

第6题:

李明今年9岁,李明的姐姐今年11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明不可以驾驶自行车上路行驶,李明的姐姐可以

B.李明和他姐姐都能驾驶自行车上路行驶

C.李明和他姐姐都不可以驾驶自行车上路行驶

D.李明的姐姐骑车带李明上路行驶


参考答案:C

第7题:

李明的汽车因第三者王强驾驶的疏忽而造成损毁。如果李明的汽车保险是全保,那么李明的汽车保险人必须赔偿有关损失。但李明的汽车保险人也可以尝试向损毁汽车的第三者追讨赔偿,李明的汽车保险人行使追偿权依据的是( )。


参考答案:C
代位求偿权,又称“代位追偿权”,是指当保险标的因遭受保险事故而造成损失,依法应当由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人自支付保险赔偿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的限度内,相应取得向对此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根据代位求偿权的一般原理,任何对保险标的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者都可以成为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对象。

第8题:

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往乙地;同时张平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往甲地。80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张平达到甲地后马上折回往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20分钟张平在途中追上李明,张平到达乙地后又马上折回往甲地,这样一直下去。当李明到达乙地时,张平追上李明的次数是( )次。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C
假设李明20分钟行走1份,则李明80分钟走4份。于是,张平在20分钟内可行驶4 ×2+1=9(份),即李明与张平的速度比为1:9。由此,当李明从甲走到乙时,张平从乙到甲,从甲到乙……共走了9次,于是,张平共追上李明(9—1)÷2=4(次)。

第9题:

若“如果李明在师大,那么张胜不在师大”为真,则下面为假的判断是()。

A.李明和张胜都在师大
B.李明和张胜都不在师大
C.李明和张胜至少有一人不在师大
D.只有李明不在师大,张胜才在师大
E.并非“李明不在师大或张胜不在师大”

答案:A,E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李明在师大,那么张胜不在师大”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若“如果李明在师大,那么张胜不在师大”为真,则并非“如果李明在师大,那么张胜不在师大”为假,而并非“如果李明在师大,那么张胜不在师大”的逻辑形式是“并非(如果p,那么q)”,它等值于“p而且(并非q)”。所以A项正确。p→q为真,则q必定为真或者p、q同假。E项的逻辑形式为“并非((并非p)或q)”,等值于“并非(并非p)而且(并非q)”,等值于“p而且(并非q)”,由q必定为真或p、q同假这一前提,可推知E项为假。

第10题:

李明生前投了人寿保险,保险合同中明确载明受益人为李明的妹妹李平。李明死亡后,在遗产分配问题上产生纠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李平应领取李明的保险金
B.李明的配偶应领取保险金
C.保险金应由李平及李明的子女、配偶分享
D.保险金应由李明的单位领取


答案:A
解析:
受益人是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保险合同中明确载明受益人为李明的妹妹李平,则李平应领取李明的保险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