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竞赛

填空题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小行星是小行星43唯一3有探测器登陆的小行星是()。

题目
填空题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小行星是小行星43唯一3有探测器登陆的小行星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据报道,一个小行星采矿公司释放了一颗试验性小行星采矿探测器,希望其深入太阳系寻找具有采矿前景的近地小行星。该探测实验第一步的中心任务是从小行星提取水分。下列关于探测器提取水分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太空提取的水分没有污染,有利于科学研究
B.水是生命之源,提取水分有助于寻找地外生命
C.水可以被分解为氧和氢,能为探测器提供优质燃料
D.地球水资源严重污染,必须从太空获取洁净的水资源供给人类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知识。
第二步,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凌晨1点30分,一个名叫“行星资源”的创业公司在飞行西雅图博物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大胆宣布其在小行星进行采矿的具体计划。联合创始人兼联合主席埃瑞克?安德森表示,水可能是太空上最具价值的资源,能够接触到含水丰富的小行星将极大地拓宽太阳系的探索规模,小行星上拥有的丰富水资源中可以提炼氧和氢,能够为外星探测设施提供燃料和水,是深入探索太空的基石。

第2题:

1923年,天文学家发现了第1000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名字为()

  • A、高斯星
  • B、克丽欧佩特
  • C、皮亚齐亚
  • D、阿尔伯特

正确答案:C

第3题: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开始打小行星的主意,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开采小行星“发家致富”。各国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开发小行星资源的方案,基本想法都是将探测器发射到小行星上,航天员开采资源后带回地球,或直接在太空用于建设。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一项不能驳斥科学家的观点:()

A.大多数小行星重力很弱,常规挖掘的撞击力足以将设备反推到太空中,进入小行星内部开采资源,目前难以实现

B.即使是近地小行星,距离地球最近时也常有数百万公里,人类访问一次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航天员生活有很大困难

C.航天计划耗资巨大,而可以带回来的样本极其有限,开采小行星资源能带来的效益远远不及开采过程消耗的资源

D.从小行星岩石中提取可以制作推进剂的物质,或是可用的材料,可以直接在现场生产制造航天器的燃料,为航行提供补给


答案:D

第4题:

1978年8月出版的《国际小行星通讯》宣布: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在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编号为2051号小行星,已正式命名为“张”,以表彰和纪念一位中国现代科学家在天文事业上的功绩。这位科学家是谁?这位科学家早年留学国外,曾发现了在行星表中编号为1125号的小行星并予以命名,这是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第一颗小行星。这位科学家对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这位科学家是张钰哲;对这颗命名是“中华”。

第5题:

第一颗以我国的名称命名的小行星是()。

  • A、中华小行星
  • B、中国小行星
  • C、东方小行星
  • D、新华小行星

正确答案:A

第6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超过1000个小行星经常穿越地球轨道。即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几乎可以护绿不及,但是由于撞击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应尽可能降低撞击概率。比避免撞击的办法是使用核武器摧毁小行星,因此将核武器存储在空间站以备不时之需是有必要的。科学家的推断会导致如下哪个推论。

A.核武器是目前人类可知的唯一组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
B.空间站应当部署核武器。
C.小行星撞击丢球的事件尚未发生。
D.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极低。
E.除了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没有理由拒绝使用核武器。

答案:B
解析:

第7题: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小行星有43万多颗,其中多少颗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


正确答案: 近10万颗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

第8题:

“嫦娥二号”与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系的小行星大多数分布于木星和火星的轨道之间,这片地带也被称为“柯伊 伯带”
B.第一颗小行星的发现者是意大利神父皮亚齐,他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谷神星”
C.小行星深空探测可以研究小行星轨道演化的机制,以及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潜在危 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D. “嫦娥二号”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成功探测,使中国成为首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


答案:D
解析:
在“嫦娥二号”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之前,羑国、欧空局、日本就已经先后 探测过小行星。因此只有D项说法错误。

第9题:

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1928年。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数目约为()

  • A、10000颗
  • B、50万颗
  • C、500万颗
  • D、1亿颗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