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知识竞赛

单选题公元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A 中国隋唐制度B 中国明清制度C 希腊共和制度D 罗马元首制度

题目
单选题
公元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

中国隋唐制度

B

中国明清制度

C

希腊共和制度

D

罗马元首制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日本( )
于公元646年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称大化改新。

A: 明仁天皇
B: 昭和天皇
C: 明治天皇
D: 孝德天皇

答案:D
解析:
日本孝德天皇于公元646年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
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故本题答案选D。

第2题:

646年日本颁布诏书废除奴隶制度,按照中国隋唐封建集权国家的形式进行经济、政治改革,这次改革称为()

  • A、明治维新
  • B、大化改新
  • C、自由民权运动
  • D、天保改革

正确答案:B

第3题:

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参考答案:B

第4题: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 C、分封贵族为诸侯
  •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七世纪日本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次改革史称()

  • A、商鞍变法
  • B、大化改新
  • C、明治维新
  •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公元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中国隋唐制度
  • B、中国明清制度
  • C、希腊共和制度
  • D、罗马元首制度

正确答案:A

第7题:

简述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改新诏书是新政权施行改革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有四方面:
第一,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第二,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关塞、边防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第三,造户籍、赋税账簿,施行班田收授法。
第四,改革赋税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第8题:

主持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是()

A.明治天皇

B.裕仁天皇

C.立德天皇

D.孝德天皇


参考答案:D

第9题:

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背景
  • B、大化改新的内容
  • C、大化改新的性质
  • D、大化改新的影响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背景、内容、意义、这次改革有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 646年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背景:7世纪时,古代日本的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646年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主要内容:A土地属于国家,国家每六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受田者死后归还国家;B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意义: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次改革的启示?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改革获得成功,说明隋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还说明了日本善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国家得到发展和进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