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知识竞赛

单选题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而掀起了()。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护国运动

题目
单选题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而掀起了()。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护国运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世纪末,梁启超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人类公理》

C:《仁学》

D:《变法通义》


正确答案:D

第2题:

梁启超认为,()是变法维新的出发点,()是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


正确答案:救亡图存;变法维新

第3题:

( )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康有为

B、张之洞

C、梁启超

D、胡适


参考答案:B


第4题:

“采欧美人之长,荟萃镕铸而得之”是康有为在《人境庐诗草序》中称赞()的诗的赞话。

  • A、黄遵宪
  • B、梁启超
  • C、康有为自己
  • D、谭嗣同

正确答案:A

第5题: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而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护国运动

正确答案:B

第6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中国要取得民族生存和国家独立,只有实行维新变法,下列不属于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张之洞

答案:D
解析:
维新派代表人物主要有康有为、严复、梁启超和谭嗣同等。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7题:

19世纪末,“图书馆”由日本传入我国,1896年由中国留学生带入中国().

  • A、孙家鼎
  • B、孙中山
  • C、梁启超
  • D、康有为

正确答案:A

第8题:

19世纪末,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设计了儿童公养、公育的理想王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由进步、爱国蜕变为保守、落后,其社会原因是()①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②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③康有为、梁启超已不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④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已阻碍民主共和潮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梁启超说:救亡图存、教化愚昧,都必须以()为本源

  • A、强化专制
  • B、扩充军队
  • C、对外修好
  • D、学校教育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