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多选题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通常表现为(  )。[2012年真题]A客体错误B对象错误C行为认识错误D因果关系错误

题目
多选题
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通常表现为(  )。[2012年真题]
A

客体错误

B

对象错误

C

行为认识错误

D

因果关系错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理解。通常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形:①客体错误,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②对象错误,包括四种情况:a.误将甲对象作为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和乙对象体现相同的社会关系;b.误将甲对象作为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不同的社会关系;c.误将犯罪对象作为非犯罪对象加以侵害;d.误将非犯罪对象当做犯罪对象加以侵害。③行为认识错误,包括两种情况:a.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存在错误认识;b.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手段存在错误认识。④因果关系错误,即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发展进程有错误认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可能排除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只是对犯罪对象认识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不能排除犯罪故意,对刑事责任也不能发生任何影响。所以,选项B对象认识错误也不能排除犯罪故意。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可能影响犯罪停止形态,即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所以,选项C手段认识错误也不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客体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对于客体认识错误的案件,一般认为应当按照行为人意图侵犯的客体定罪,即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在客体认识错误的情况下,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第2题:

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错误)


参考答案:

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个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


第3题:

下列关于诈骗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骗取手段通常是捏造客观上不存在的事实,由此骗取被害人的信任

B.行为人可能在部分事实的基础上夸大渲染,扩大事实行骗

C行为人也可能对受害人掩盖事实,使之陷入错误

D受害人通常表现为“自愿”地交付财物


参考答案:A, B, C, D

第4题:

(2005年真题)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答案:D
解析:
解析: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因此排除选项A。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对刑事责任不发生任何影响。据此,排除选项B。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据此,排除选项C。客体认识错误的,则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比如,甲认为乙包中藏有钱财而实施抢劫,乙包中实际藏有手枪,据此应当排除甲抢劫枪支罪的故意,即应当认定甲构成抢劫罪,而非抢劫枪支罪。因此,选项D应选。

第5题:

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的种类有()。

A.假想的犯罪

B.对象认识错误

C.工具认识错误

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E.客体认识错误


参考答案:A, B, C, D

第6题:

法律上的(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参考答案: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


第7题:

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 )。

A.目标的错误认识

B.手段的错误认识

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

D.行为偏差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分为目标的错误认识、手段的错误认识、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和行为偏差四种。甲误将丙当作乙杀死很显然属于目标的认识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第8题:

第 50 题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正确答案:D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因此排除选项A。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有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对刑事责任不发生任何影响。据此,排除选项B。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据此,排除选项C。客体认识错误的,则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比如,甲认为乙包中藏有钱财实施抢劫,而乙包中实际藏有手枪,据此应当排除甲抢劫枪支罪的故意,即应当认定甲构成抢劫罪,而非抢劫枪支罪。因此,选项D应选。

第9题:

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______。

A.目标的错误认识

B.手段的错误认识

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

D.行为误差


正确答案:A
解析: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属于事实错误的目标认识错误。

第10题:

简述刑法上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包括的情况


正确答案: 对象错误通常包括四种情况:
(1)如误将某甲作为某乙加以侵害。此错误不影响故意的成立。
(2)如误将枪支作为一般财物盗窃。这种错误只能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认定犯罪性质,认定为盗窃罪。
(3)如误将人当作野兽而射杀。此种情况若存在过失,则成立过失犯罪。
(4)如误将野兽当作人而杀害。此种情况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