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多选题罪刑法定原则的特征是(  )。[2001、2019年真题]A法定性B明确性C实定性D程序性

题目
多选题
罪刑法定原则的特征是(  )。[2001、2019年真题]
A

法定性

B

明确性

C

实定性

D

程序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消极的罪刑法定的派生法则?()

A、禁止事后法

B、禁止习惯法

C、明确性原则

D、罪刑均衡原则


答案:D

第3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责任法定原则的特征()。

A、法定性

B、合理性

C、明确性

D、及时性


参考答案:D

第4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 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 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 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 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答案:C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允许有利于被告的类推解释刑 法和允许有利于被告的溯及既往。选项A前半句话是错 误的。现代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有利于被告的类推解释例外),但不禁止扩大解释。扩大解释又称扩张解释,是指如果刑法条文字面的含义比它真实的含义要窄, 那么扩张字面含义,使之符合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将“抢劫金融机构”解释为“抢劫正在使用中的运钞车,视为抢劫金融机构”就是扩大解释,因为法律的真实含义显然是抢劫银行的资金应当加重处罚,因此抢劫银行正在使用的运钞车视为“抢劫金融机构”,而抢劫银行的办公用品,例如电脑,则不属于抢劫金融机构。 如何区分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一直都是刑事司法实践和 理论研究中的难题。趣说认为,扩大解释就是不超过公民预测可能性、体现法律真实含义的解释,类推解释则是超出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解释。
选项B显然是错误的,罪刑法定原则并不仅仅是约束司法机关的原则,立法机关也要受其约束。
选项C是正确的,它是现代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内容。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这就是我们刑法在溯及 力问题上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选项D是错误的。刑法规范的明确性是指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规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 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范适殆的对象。根据张明楷教授的观点,明确性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实质 侧面的内容。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是指组成犯罪构成要件 的要素,它包括两种: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和规范的构成 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如果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便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果需 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这种构成要 件要素便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十四周岁”就属 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情节严重”、“猥亵”等则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由于规范的构成要件^素是需要法 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的要素,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都是不明确的。那么,不明确的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否和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相冲突f这种观点认为二者不冲突,即虽然罪刑法 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并不排斥不明确的规范’ 的构成要件要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规范的构成要件 要素并不都是不明确的,恰拾相反,大部分都是明确的。 如果一个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不明确的,它同样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应该被废除。因此,罪刑法定原则仍然排斥不明确的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选项D是错误的。

第5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1)规定犯罪及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不利于行为的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不定刑与绝对不定期刑。(5)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6)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据此,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刑事立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A不正确。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无论是谁作出的,都应该禁止,因此B不正确。

第6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还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的类推解释,但是不禁止立法机关的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是允许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扩大解释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正确答案:BC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1)规定犯罪及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5)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将轻微危害行为当作犯罪处理;处罚程度必须适应现阶段一般人的价值观念。(6)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第8题:

第 24 题 下列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可以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B.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C.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条文具有明确性

D.罪刑法定不排斥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查罪刑法定原则及派生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包括排斥绝对不定期刑、要求刑法条文的明确性、并不排斥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因此ABCD都是正确的。

第9题:

下列原则中,属于程序性法律原则的是(  )。


A.诚实信用原则

B.“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C.罪刑法定原则

D.物权法定原则

答案:B
解析:
程序性法律原则是指直接涉及程序法(诉讼法)问题的原则。“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法的原则,因此是程序性法律原则。其余三项原则都是实体性的法律原则。故选B。

第10题:

关于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些情形下溯及既往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C. 对累犯从重处罚,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D. 法律主义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之一


答案:B
解析:
关于A项。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方面应当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因此在旧法重于新法的情形下,新法有溯及力,故A项正确。在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 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是允许的。
关于B项。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需要法官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价值判断的要件要素,比如,犯X罪,情节严重,判处Y刑。这里的“情节严重”就是个规范的要件要素,何为情节严重,需要法官自己进行主观判断,这个“情节严重”就是不明确的规定,这当然和刑法规范的明确性矛盾。刑法规范的明确性当然要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B项错误,当选。
关于C项。罪刑相适应的具体要求为:以客观行为的违法性与主观意识的有责性相结合的罪行程度以及犯罪主体再次犯罪的危险程度作为刑罚的尺度。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累犯从重是为了从量上补足前次刑罚的欠缺,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因此C项正确。
关于D项。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1)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 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处罚;(2)禁止事后法—禁止重法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不定期刑;(5)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6)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因此D项正确。
综上,本题的答案是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