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综合练习

问答题求助者,男性,45岁,已婚,大学文化,某部委公务员。主诉:因右腹部不适觉得患了肝癌,但无人能诊治而痛苦两年。求助者自述:出生于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在某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两年前,我发现一个下属总是捶右腹部,就建议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竟是肝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我很震惊。我有时候右腹部也不舒服,也愿意捶打右腹部,联想到下属,我很害怕,我应酬较多,喝酒也多,喝酒伤肝我知道,可避免不了。我的下属不喝酒还得了肝癌,我喝酒,肝能好得了吗?我觉得自己也得了肝癌,就到医院去检查,他们查来查去,都说没什么问题

题目
问答题
求助者,男性,45岁,已婚,大学文化,某部委公务员。主诉:因右腹部不适觉得患了肝癌,但无人能诊治而痛苦两年。求助者自述:出生于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在某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两年前,我发现一个下属总是捶右腹部,就建议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竟是肝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我很震惊。我有时候右腹部也不舒服,也愿意捶打右腹部,联想到下属,我很害怕,我应酬较多,喝酒也多,喝酒伤肝我知道,可避免不了。我的下属不喝酒还得了肝癌,我喝酒,肝能好得了吗?我觉得自己也得了肝癌,就到医院去检查,他们查来查去,都说没什么问题。北京的大医院我基本上都去过了,可就是没人能查出我的病来。我是领导也不好和别人讲,和朋友一说起这事,他们就说我是杞人忧天。我也承认是有些杞人忧天,但还是想想就烦,这两年弄得我心情很不好。原来我很有希望争一下副部长的职位,现在什么都不想了,有时连班都懒得上,晚上经常失眠,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会儿。并且经常感到头、胸、肩等部位疼痛,医生给开了好多药物,无效。别人建议做心理咨询,就来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双眉紧锁,面部表情及眼神表露出烦躁、疲倦。不爱讲话,但讲到自己的不适症状时,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具体而形象。求助者出身于干部家庭,家教严格。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对其身体健康很重视。求助者从小就事事争第一,但性格偏内向,有些胆小怕事,人际关系尚可。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两年前,下属死于肝癌,感到自己也得了肝癌,因此到处看病,但没有一家医院诊断为肝癌,因此烦躁、易怒,有时为一点儿小事与家人或下属争吵。每日忧心忡忡,感到全身乏力,休息后也不能缓解,经常借故不参加集体活动。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怎样选择摄入性谈话的切入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选择摄入性谈话的切入点如下:(1)根据求助者主动的提出的求助内容,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案例三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杨某某,男,45岁,已婚,大学文化,某部委公务员。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因右腹部不适觉得患了肝癌,但无人能诊治而痛苦两年。
个人陈述:出生于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在某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两年前我发现一个属下总是捶右腹部,就建议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竟是肝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我很震惊。我有时候右腹部也不舒服,也愿意捶打右腹部,联想到属下我很害怕。我应酬较多,喝酒也就相对多,喝酒伤肝我知道,可避免不了,我的属下不喝酒还得了肝癌,我还喝酒,肝能好的了吗?我觉得自己也得了肝癌,就到医院去检查,他们检查来检查去都说没什么问题,如今医生的水平也太差了,根本就检查不出来,还说没事,我想谁有事谁知道。我现在经常想当时为什么会捶打右腹部,还不是因为不舒服吗?都不舒服了,还能没事?北京的大医院我基本上都去过了,可就是没人能看出我的病来。我感到非常痛苦,非常苦闷,明明有病就是没人能看出来,我还年轻,我不想死。我是领导也不好和别人讲,和朋友一说起这事,他们就说我是小心眼,我也承认是有些小心眼,但有病总不能说没病吧!想想就烦,弄得我这两年心情很不好,茶不思饭不想的,什么也不想干,原来我很有希望争一下副部长的职位,现在什么都不想了,有时连班都懒得上,晚上经常失眠,入睡很困难,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会儿,并且经常感到头、胸、肩等部位疼痛不适,医生给开了维生素B、谷维素等药物,无效,别人建议做心理咨询,就来了。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双眉紧锁,面部表情及眼神表露出烦躁、疲倦。不爱讲话,但讲到自己的不适症状时,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具体而形象。求助者出身于干部家庭,家教严格,家境也很好,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很重视。求助者从小就事事争第一,但性格偏内向,有些胆小怕事,人际关系尚可。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两年前属下死于肝癌,感到自己也得了肝癌,因此到处看病,但没有一家医院得出确切诊断,因此烦躁、易怒,有时为一点小事与家人或属下争吵,每日忧心忡忡,感到全身乏力,休息后也不能缓解,经常借故不参加集体活动。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在本案例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法?


答案:
解析:
在本案例中,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是: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第2题:

案例三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杨某某,男,45岁,已婚,大学文化,某部委公务员。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因右腹部不适觉得患了肝癌,但无人能诊治而痛苦两年。
个人陈述:出生于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在某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两年前我发现一个属下总是捶右腹部,就建议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竟是肝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我很震惊。我有时候右腹部也不舒服,也愿意捶打右腹部,联想到属下我很害怕。我应酬较多,喝酒也就相对多,喝酒伤肝我知道,可避免不了,我的属下不喝酒还得了肝癌,我还喝酒,肝能好的了吗?我觉得自己也得了肝癌,就到医院去检查,他们检查来检查去都说没什么问题,如今医生的水平也太差了,根本就检查不出来,还说没事,我想谁有事谁知道。我现在经常想当时为什么会捶打右腹部,还不是因为不舒服吗?都不舒服了,还能没事?北京的大医院我基本上都去过了,可就是没人能看出我的病来。我感到非常痛苦,非常苦闷,明明有病就是没人能看出来,我还年轻,我不想死。我是领导也不好和别人讲,和朋友一说起这事,他们就说我是小心眼,我也承认是有些小心眼,但有病总不能说没病吧!想想就烦,弄得我这两年心情很不好,茶不思饭不想的,什么也不想干,原来我很有希望争一下副部长的职位,现在什么都不想了,有时连班都懒得上,晚上经常失眠,入睡很困难,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会儿,并且经常感到头、胸、肩等部位疼痛不适,医生给开了维生素B、谷维素等药物,无效,别人建议做心理咨询,就来了。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双眉紧锁,面部表情及眼神表露出烦躁、疲倦。不爱讲话,但讲到自己的不适症状时,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具体而形象。求助者出身于干部家庭,家教严格,家境也很好,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很重视。求助者从小就事事争第一,但性格偏内向,有些胆小怕事,人际关系尚可。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两年前属下死于肝癌,感到自己也得了肝癌,因此到处看病,但没有一家医院得出确切诊断,因此烦躁、易怒,有时为一点小事与家人或属下争吵,每日忧心忡忡,感到全身乏力,休息后也不能缓解,经常借故不参加集体活动。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该求助者有哪些主要症状?


答案:
解析:
该求助者在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痛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意向下降。
在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右腹部不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全身乏力,头、胸、肩等部位疼痛不适。

第3题:

咨询师表达共情的真谛是(  )。

A. 咨询师随求助者的开心而开心
B. 咨询师体验到求助者的内心世界,与求助者同喜同悲
C. 求助者很了解求助者失去亲人的痛苦,也随其痛苦
D. 咨询师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如同”体验自己的内心,但永远不要变成“就是”

答案:D
解析:
咨询师的共情在角色转换上的理解是指:咨询师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如同”体验自己的内心,但永远不要变成“就是”,这就是共情的真谛。

第4题:

求助者,男性,45岁,已婚,大学文化,某部委公务员。
主诉:因右腹部不适觉得患了肝癌,但无人能诊治而痛苦两年。
求助者自述:出生于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在某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两年前, 我发现一个下属总是捶右腹部,就建议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竟是肝癌,不到半 年就去世了,我很震惊。
我有时候右腹部也不舒服,也愿意捶打右腹部,联想到下属,我很害怕,我应酬 较多,喝酒也多,喝酒伤肝我知道,可避免不了。我的下属不喝酒还得了肝癌,我喝 酒,肝能好得了吗?我觉得自己也得了肝癌,就到医院去检查,他们查来查去,都说 没什么问题。北京的大医院我基本上都去过了,可就是没人能查出我的病来。我是领 导也不好和别人讲,和朋友一说起这事,他们就说我是杞人忧天。我也承认是有些杞 人忧天,但还是想想就烦,这两年弄得我心情很不好。
原来我很有希望争一下副部长的职位,现在什么都不想了,有时连班都懒得上, 晚上经常失眠,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会儿。并且经常感到头、胸、肩等部位疼痛,医生给开了好多药物,无效。别人建议做心理咨询,就来了。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双眉紧锁,面部表情及眼神表露出烦躁、疲 倦。不爱讲话,但讲到自己的不适症状时,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具体而形象。求助 者出身于干部家庭,家教严格。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对其身体健康很重视。 求助者从小就事事争第一,但性格偏内向,有些胆小怕事,人际关系尚可。工作勤勤 恳恳、任劳任怨。两年前,下属死于肝癌,感到自己也得了肝癌,因此到处看病,但 没有一家医院诊断为肝癌,因此烦躁、易怒,有时为一点儿小事与家人或下属争吵。 每曰忧心忡忡,感到全身乏力,休息后也不能缓解,经常借故不参加集体活动。

1.谈求助者主要症状是什么?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3.对该求助者应做哪些鉴别诊断?
4.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5.对该求助者需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6.怎样选择摄入性谈话的切入点?
7.在咨询过程中,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8.咨询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法?


答案:
解析: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
(1)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痛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意向下降。
(2)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右上腹部不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全身乏力, 伴头、胸、肩等部位疼痛。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疑病性神经症。
依据如下:
(1)根据既往病史,该求助者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 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相对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 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存在变形的内心冲突,表现为对患肝癌的过分怀疑和担心。
(4)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该求助者病程一年以上,3分;精神痛苦无法自行 缓解,2分;工作中出现放弃和回避,但仍能工作,社会功能受损程度,2分。总分7 分,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疑病观念,对身体过于敏感,对健康过虑,反复求医, 不相信诊断结果。符合疑病神经症的诊断要点,初步诊断为疑病性神经症。
3.对该求助者还需要进行如下鉴别诊断:
(1)与疑病妄想相鉴别:该求助者认为自己患肝癌,但主要是怀疑和担心而不是 坚信不移,可排除疑病妄想。
(2)与广泛性焦虑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出现焦虑情绪,但是焦虑有具体内容, 不是无名焦虑,可排除广泛性焦虑。
(3)与恐怖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对肝癌存在担心和害怕,但这种担心和 害怕是指向未来的,不是已经患了肝癌,所以这种担心和害怕是焦虑而不具备恐怖的特点,可以排除恐性神经症。
(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有情绪低落的症状,但是继发于疑病 观念,并非主导症状,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4.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男性,45岁。
(2)社会原因:
①有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两年前自己的下属死于肝癌,这是该求助者出现心理 问题的诱因。
②家庭教育因素,父母非常重视求助者的身体健康,该求助者受父母影响,对自 己的身体健康很关心。
③求助者是有一定职位的领导,与人交流较少。
④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
(3)心理原因:
①存在明显的错误认知:将下属患肝癌去世与自己联系起来,认为自己也患了肝 癌,这是错误的联想。认为自己喝酒,右腹部不适,就一定患肝癌,这是错误的观念。
②有情绪方面的因素,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这些负性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③有反复就医的行为,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
④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性格内向。
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如下:
(1) MMPI,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依据。
(2) EPQ,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人格特征。
(3) SCL-90,用来了解该求助者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
(4) SAS,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及程度。
(5) SDS,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及程度。
6.选择摄人性谈话的切人点如下:
(1)根据求助者主动的提出的求助内容,来深人了解相关的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来深人了解相关的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来深人了解相关的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7.阻抗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阻抗产 生的原因是: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求助者产生 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 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阻抗也来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 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 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8.在咨询中,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是: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第5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无业。
案例介绍:求助者兴趣广泛,两年前大学毕业,找了几家单位都不理想,不是路远,就是挣得少,索性在家上网、玩游戏,自得其乐。但其父母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近一年经常批评指责他。求助者也觉得自己大学毕业了,应该自食其力,但又觉得上班太辛苦。两月前在网上结识了一女孩,双方互有好感,开始见面约会,花销明显增加。求助者跟父母要钱,父母明确指出,需要自己挣钱生活、谈恋爱。求助者很不满,觉得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父母还这么小气。经常与父母吵架,后来搬到父母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房子去住。半月来因缺钱,向父母索要未果。不知如何是好,搬回去没有面子,不搬回去又没钱生活,为此非常苦恼。像变了一个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说话,吃不好,喝不好,和女朋友矛盾重重,大吵一架后分手。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曾是开朗活泼的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从小娇生惯养。


对该求助者病程的判定是(?)。查看材料

A.半个月
B.一年
C.两个月
D.两年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6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无业。
案例介绍:求助者兴趣广泛,两年前大学毕业,找了几家单位都不理想,不是嫌路远,就是觉得挣钱少,索性在家上网、玩游戏,自得其乐。但其父母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近一年经常批评指责他。求助者也觉得自己大学毕业了,应该自食其力,但又觉得上班太辛苦。两个月前在网上结识了一女孩,双方互有好感,开始见面约会,花销明显增加。求助者跟父母要钱,父母明确指出,需要自己挣钱生活、谈恋爱。求助者很不满,觉得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父母还这么小气。经常与父母吵架,后来搬到父母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房子去住。半月来因缺钱,向父母索要未果。不知如何是好,搬回去没有面子,不搬回去又没钱生活,为此非常苦恼。像变了一个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说话,吃不好,喝不好,和女朋友矛盾重重,大吵一架后分手。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曾是开朗活泼的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从小娇生惯养。

对该求助者病程的判定是()。单选
A:半个月
B:一年
C:两个月
D:两年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中寻找,该求助者遭遇经济压力后,非常苦恼,情绪低落,吃不好、喝不好(食欲欠佳),没有出现社交恐怖,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的病程诊断【试题解析】所谓病程,指的是求助者出现心理学方面(认知、情绪和行为等)的症状表现后,到目前为止持续了多长时间。该求助者在网上结识女孩的两个月前没有表现出有关心理学方面症状,只是在恋爱后向父母要钱未果,就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和与父母吵架的行为,可以视为最早的症状,因此病程为两个月,答案选C。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的结论【试题解析】案例资料中该求助者的症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因素,可以排除器质性障碍;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是否具有精神病性症状、求医行为的分析和自知力情况的考察,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性障碍;求助者心理冲突和痛苦由现实因素引起,属于常形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该求助者遭遇的刺激事件包括经济压力、是否搬回家住的动机冲突和与女友的冲突,不同时期一系列相关联的事件均引起了求助者的痛苦和烦恼,病程两个多月,出现和女友吵架的情绪失控症状,由于和父母的矛盾而不愿与人说话,属于明显的泛化,因此可以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因此本题答案选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范围和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包含针对心理健康但是遇到现实困难的发展性咨询和针对处于一般心理问题或严重心理问题或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健康咨询,其处理方法一般是按照诊断、咨询、巩固的过程进行心理咨询,咨询目标应符合“属于心理学性质、积极的、具体或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有效性要求;而对于非心理学性质的问题可不必处理,对于躯体疾病和精神病性问题应及时转介治疗。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心理不健康状态属于严重心理问题,因此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恰当的处理必须符合心理咨询的要求,因此答案选CD。
【考察重点】资料的搜集【试题解析】资料搜集的目的有两个: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案例中求助者“曾是开朗活泼的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从小娇生惯养”,个性特征和家庭教养方式已有,但是具体的身体状况,即体检结果和求助者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尚不清楚,而为了排除躯体障碍和进行心理学方面的病因探索,有必要了解相关信息。因此本题答案选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中心理测验的选择【试题解析】根据案例五第43题的详细解析,心理咨询中选择心理测验的目的,主要分为明确症状、病因探索和排除疾病等几种。案例中求助者存在苦恼和情绪低落等表现,可以选择SAS和SDS分别评估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程度;求助者除存在以上情绪症状外,还表现出一定躯体等方面的症状,因此可以选择SCL-90来综合评估其多方面症状;案例中求助者主要遭遇的是恋爱以后出现的经济压力和与父母及女友的冲突,没有涉及其他方面的信息,而为了明确是否有其他的社会性刺激因素也引起求助者的问题,可以选择LES进行社会学方面的病因探索。因此本题答案选ABCD。
【考察重点】确定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试题解析】所谓引发临床症状的关键点,内涵有二:一是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二是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存在并随环境变化改变自身形式,但自身性质不变。从病因探索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求助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生理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具有阶段性和即时性的,心理学方面的因素较为持久,如牢固而持久的错误认知和稳定的人格特征均较为抽象,符合关键点的内涵,因此也可以说所谓关键点要么属于求助者错误认知(包含错误观念带来的心理冲突),要么属于特殊人格特征。本案例中的求助者“不知如何是好,搬回去没有面子,不搬回去又没钱生活,为此非常苦恼”,苦恼的原因源于双重趋避式心理冲突,因此本题答案可以选C。
【考察重点】资料的可靠性验证【试题解析】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方法:使用补充提问;使用问卷和测验;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符合的选项是ABC。
【考察重点】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试题解析】三种方法包括:就事论事;相关分析;分析迹象。符合的答案为AC。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的态度【试题解析】该题目考察的是尊重的态度,相关知识涉及咨询师拥有的几种不同的人性观和人生观及其特点等内容。因此答案选BD。

第7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3岁,已婚,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出生在军人家庭,但自幼随祖母在农村生活,上小学时回到城里父母身边,父母对他事事严格要求,养成了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因带乡下口音,曾被同学笑话,对上学感到恐惧,觉得无助和自卑,但成绩一直较好。大学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做公务员,工作较出色。前年底单位通报了某公务员因工作失误受处分的事情,对他触动挺大,唯恐自己什么地方出现失误而酿成大错。为此,每天下班前要多次检查电脑是否关掉,收到的文件也要反复核实好几遍,夜里睡觉也不踏实,要多次检查煤气关没关好。为此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自己明知没有必要反复检查,可总是控制不住,为此很痛苦。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性格内向,自称多愁善感。心胸狭窄且多疑,有时一句玩笑话都使他难过好久。

该求助者内心冲突的性质属于()。单选
A:常形
B:异形
C:变形
D:同形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症状识别【试题解析】在案例中,提及求助者“每天下班前要多次检查电脑是否关掉,收到的文件也要反复核实好几遍,夜里睡觉也不踏实,要多次检查煤气关没关好”,这些资料表明求助者出现了强迫检查的症状。故答案选A。
【考察重点】引发心理问题的人格因素【试题解析】可以直接在案例中查找。案例中提及“父母对他事事要求严格,养成了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因带乡下口音,觉得无助和自卑”,“性格内向,心胸狭窄且多疑”,由此判断,求助者的人格特征为追求完美、自卑。故正确选项为AD。
【考察重点】资料的归纳与整理【试题解析】根据题干要求,从摄入性谈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资料包括:个性特征:追求完美、自卑、性格内向等。诱发事件:前年年底单位通报了公务员因工作失误受处分的事件,对他触动挺大。成长经历:出生军人家庭,自幼和祖母在农村生活,小学时回城里父母身边。故正确选项为ABC。
【考察重点】内心冲突性质的识别【试题解析】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自己明知没有必要反复检查,可总是控制不住,为此很痛苦”。这种冲突具有变形冲突的两个特征:一是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与现实无太大相关;二是它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故本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的结果【试题解析】根据上题分析,求助者符合“以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有症状自知力,感到异常,希望消除,但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属强迫性神经症。故本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内容【试题解析】咨询方案包括咨询目标、咨询的心理学方法或技术原理、咨询效果与评估、双方责权义、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咨询费用、其他问题。故正确选项为ACD。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试题解析】选项A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主要有四种:一是各种睡眠障碍;二是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三是某些心身疾病;四是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合理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并可用于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恐惧症(包括社交恐惧症)、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的激怒和慢性疼痛的求助者。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成长经历中因乡下口音被同学笑话,对上学感到恐惧,具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具有错误的认知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的信念,并伴随着焦虑和痛苦的情绪。所以可以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认知行为以及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治疗。故本题答案为BC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原理来自于经典条件反射。故正确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试题解析】选用厌恶刺激中要求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故正确选项为C。
【考察重点】认知行为疗法的分类【试题解析】认知行为疗法包括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贝克一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其中贝克一雷米的认知疗法中包括语义分析技术、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中包括压力接种训练。故正确选项为ACD。

第8题:

引发求助者临床症状的关键点应该包括( )。多选




A. 求助者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B. 求助者的多数临床症状的原因

C. 让求助者觉得最痛苦的各种相关因素

D. 与求助者多数临床症状有联系的因素


答案:B,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关键点
引发求助者临床症状的关键点: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的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势如何改变,本身性质不变。

第9题:

求助者,男性,45岁,已婚,大学文化,某部委公务员。
主诉:因右腹部不适觉得患了肝癌,但无人能诊治而痛苦两年。
求助者自述:出生于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在某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两年前,我发现一个下属总是捶右腹部,就建议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竟是肝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我很震惊。
我有时候右腹部也不舒服,也愿意捶打右腹部,联想到下属,我很害怕,我应酬较多,喝酒也多,喝酒伤肝我知道,可避免不了。我的下属不喝酒还得了肝癌,我喝酒,肝能好得了吗?我觉得自己也得了肝癌,就到医院去检查,他们查来查去,都说没什么问题。北京的大医院我基本上都去过了,可就是没人能查出我的病来。我是领导也不好和别人讲,和朋友一说起这事,他们就说我是杞人忧天。我也承认是有些杞人忧天,但还是想想就烦,这两年弄得我心情很不好。
原来我很有希望争一下副部长的职位,现在什么都不想了,有时连班都懒得上,晚上经常失眠,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会儿。并且经常感到头、胸、肩等部位疼痛,医生给开了好多药物,无效。别人建议做心理咨询,就来了。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双眉紧锁,面部表情及眼神表露出烦躁、疲倦。不爱讲话,但讲到自己的不适症状时,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具体而形象。求助者出身于干部家庭,家教严格。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对其身体健康很重视。
求助者从小就事事争第一,但性格偏内向,有些胆小怕事,人际关系尚可。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两年前,下属死于肝癌,感到自己也得了肝癌,因此到处看病,但没有一家医院诊断为肝癌,因此烦躁、易怒,有时为一点儿小事与家人或下属争吵。
每日忧心忡忡,感到全身乏力,休息后也不能缓解,经常借故不参加集体活动。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谈求助者主要症状是什么?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3.对该求助者应做哪些鉴别诊断?
4.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5.对该求助者需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6.怎样选择摄人性谈话的切入点?
7.在咨询过程中,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8.咨询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法?


答案:
解析: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
(1)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痛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意向下降。
(2)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右上腹部不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全身乏力,伴头、胸、肩等部位疼痛。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疑病性神经症。
依据如下:
(1)根据既往病史,该求助者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相对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存在变形的内心冲突,表现为对患肝癌的过分怀疑和担心。
(4)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该求助者病程一年以上,3分;精神痛苦无法自行缓解,2分;工作中出现放弃和回避,但仍能工作,社会功能受损程度,2分。总分7分,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疑病观念,对身体过于敏感,对健康过虑,反复求医,不相信诊断结果。符合疑病神经症的诊断要点,初步诊断为疑病性神经症。
3.对该求助者还需要进行如下鉴别诊断:
(1)与疑病妄想相鉴别:该求助者认为自己患肝癌,但主要是怀疑和担心而不是坚信不移,可排除疑病妄想。
(2)与广泛性焦虑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出现焦虑情绪,但是焦虑有具体内容,不是无名焦虑,可排除广泛性焦虑。
(3)与恐怖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对肝癌存在担心和害怕,但这种担心和害怕是指向未来的,不是已经患了肝癌,所以这种担心和害怕是焦虑而不具备恐怖的特点,可以排除恐性神经症。
(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有情绪低落的症状,但是继发于疑病观念,并非主导症状,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4.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男性,45岁。
(2)社会原因:
①有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两年前自己的下属死于肝癌,这是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诱因。
②家庭教育因素,父母非常重视求助者的身体健康,该求助者受父母影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关心。
③求助者是有一定职位的领导,与人交流较少。
④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
(3)心理原因:
①存在明显的错误认知:将下属患肝癌去世与自己联系起来,认为自己也患了肝癌,这是错误的联想。认为自己喝酒,右腹部不适,就一定患肝癌,这是错误的观念。
②有情绪方面的因素,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这些负性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③有反复就医的行为,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
④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性格内向:
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如下:
(1)MMPI,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依据。
(2)EPQ,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人格特征。
(3)SCL-90,用来了解该求助者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
(4)SAS,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及程度。
(5)SDS,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及程度。
6.选择摄人性谈话的切人点如下:
(1)根据求助者主动的提出的求助内容,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7.阻抗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阻抗产生的原因是: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阻抗也来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8.在咨询中,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是: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第10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46岁,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儿子在市重点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高考前,儿子自己放弃了某名牌大学提前录取的机会,坚持参加高考,但发挥失常,只被普通院校录取。求助者非常生气,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不给自己长面子,很后悔没有坚持让儿子提前录取。现在内心矛盾,为儿子上普通学校还是复读一年发愁,心里觉得不踏实,近2个月来经常发脾气,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经常觉得头痛,有时觉得心慌,无力,最近工作也出错,效率下降,受到领导批评。
自己的母亲又因病住院治疗,但自己无心照顾,也觉察到了兄弟姐妹的不满,感觉非常委屈,于是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因当年上山下乡耽误了考大学,只读到初中毕业。把培养儿子当成了自己奋斗的目标。现在儿子没有考好,觉得自己的希望破灭了,内心非常痛苦。

单选:该求助者没有出现的心理症状主要是()。查看材料

A.委屈
B.气愤
C.内心痛苦
D.情绪低落

答案:D
解析:
心理学方面的症状一般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动机兴趣等方面整理。本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情绪有“生气、怨、后悔、发愁、委屈、内心痛苦”等,没有情绪低落的内容。因此本题选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