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工程师

问答题巷道遇断层前有哪些征兆?

题目
问答题
巷道遇断层前有哪些征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断层出现前,可能遇到哪些征兆?


正确答案: 1.接近断层时,在煤层和顶底板岩石中裂隙显著增加,并且是越接近断层裂隙也越多。
2.在掘进巷道设有见到断层之前,煤岩层产状发生显著的变化。
3.煤层顶底板突然出现不平现象。
4.在接近断层时,煤层因受挤压、牵引而厚度急剧增厚或变薄。
5.在大断层附近常伴生一系列的小断层。
6.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矿井,断层附近往往有滴水,淋水和滴水现象。
7.在瓦斯大的矿井,巷道接近断层时,瓦斯涌出量往往有明显的增加、甚至有大量瓦斯喷出。

第2题:

试述巷道遇断层前,常出现哪些征兆?


正确答案: 采掘巷道遇断层前,常出现以下征兆:
1.接近断层时,在煤层和顶板岩石中裂隙显著增加。
2.煤、岩层产状发生显著的变化,这是由于断层两盘相对错动,断层附近岩层受牵引影响的结果。
3.煤层顶、底板突然出现不平现象。
4.在接近断层时,煤层因受挤压,牵引而厚度急剧增厚或变薄,煤层的结构发生变化。
5.在大断层附近常伴生一系列的小断层。
6.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矿井,巷道遇断层前往往有滴水、淋水和涌水现象。
7.在瓦斯较大的矿井,巷道接近断层时,瓦斯涌出量往往有明显的增加,甚至大量涌出。

第3题:

巷道揭露断层前有何征兆?


正确答案: (1)煤(岩)层和顶底板岩石中裂隙显著增加,一般越靠近断层越增加明显;
(2)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发生变化;
(3)在大断层附近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
(4)巷道中的瓦斯涌出量有明显变化的地段可能有断层出现;
(5)巷道接近断层时,常出现滴水、淋水以至涌水的现象。

第4题:

巷道片帮、冒顶的征兆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岩石有新产生的裂隙或断裂,用长把工具撞击时,发现沉闷的咚咚声;岩石发出清脆的断裂声;有小块岩石掉落,煤巷里出现碎煤从支架上方顶板处落下。

第5题:

出现断层前,可能遇到的征兆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断层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在断层出现前,可能遇到的征兆主要有:
(1)煤层、岩层的产状发生显著的变化;
(2)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现煤层顶底板不平行现象;
(3)掘进巷道中经常出现明显的小褶曲或煤层发生强烈揉皱、滑面增多现象;
(4)煤层以及煤层顶底板中的裂隙明显增加,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5)大断层附近常伴生有一系列小断层,这些小断层的出现预示着可能出现大断层;
(6)高瓦斯矿井中,在巷道中瓦斯涌出量有明显变化的地段,可能存在断层;
(7)充水性强的矿井,巷道接近断层时,常出现滴水、淋水以至涌水现象。

第6题:

与承压水有关断层水突水征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工作面顶板来压、掉渣、冒顶、支架倾倒或折断柱现象。
(2)底软膨胀、底鼓张裂。
(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较常见的征兆。
(4)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著增大。这是因裂隙沟通、增多所致。

第7题:

巷道遇断层前有哪些征兆?


正确答案: 存在的征兆有:
A.一般越靠近断层的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裂隙显著增加。
B.煤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
C.煤层厚度发生变化以及煤层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
D.煤层结构发生变化,滑面增多,出现揉皱和破碎现象,煤呈鳞片状、粉末状,常有小褶曲出现。
E.在大断层附近伴生小构造。
F.巷道中的瓦斯涌出量明显异常。
g.伴随滴水,淋水以至涌水现象。

第8题:

矿井下巷道遇断层时的征兆?


正确答案: 1、断层附近煤岩层塑性变形现象,包括:
煤岩层的产状发生变化、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现牵引褶曲等。
2、断层附近的脆性断裂现象,包括:顶底板中裂隙增多(一般在10-20m范围);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如岩层裂隙构通含水层,则出现淋水增加、甚至发生涌水。
3、遇断层前后,瓦斯涌出量往往明显变化。

第9题:

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正确答案: 地震和其他任何事件的发生一样,也有一个孕育过程,其间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即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震发之前,地下水往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异常变化,如水位升降、混浊变化、翻花冒泡、温度异常、井水变味变色等。
(2)动物异常。震前地下岩层活动而产生地球物理、化学的变化,如震动、电磁、气象、水中氡含量异常等,使一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从而作出异常反应。正如震区流传的有关动物异常行为谚语:“震前动物有征兆,老鼠成群往外逃。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乱叫。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慌水而跳。兔子竖耳蹦又撞,鸡飞上树猪烦躁。”。
(3)地光和地声。地光一般是指由于地震活动中在近地面或海面低空大气中产生的自然发光现象。地光的颜色是五光十色的,有蓝、红、白、黄、橙、绿、银蓝、白紫、绿青色等。地光的形状有带状、条状、片状、球状、柱状闪光,光体有火状光、泛泛发光等。地光出现的范围包括震中区的相应范围内的许多点上,有的在二三百千米远的地方。地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临震前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区离震中的距离不同,听到的地声也不一样。有的如汽车行驶,坦克、拖拉机开动或飞机引擎发动的声响;有的像远处滚雷声或开山放炮声;有的似狂风呼啸或山谷空响声。一般来讲,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地震越强。从距离、时间上讲,响声长则离震中距离远,响声短则地震就在眼前了。
(4)小震报大震。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特征,小震可作为大震的前兆,所以有“小震闹、大震到”一说。如我国东北海城和河北邢台大地震之前,都多次发生小震。

第10题:

巷道片帮、冒顶的征兆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征兆有:
岩石有新产生的裂隙或断裂,用长把工具撞击时,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岩石发出清脆的断裂声;有小块岩石掉落,煤巷里出现碎煤从支架上方顶板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