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学技术(医学高级)

单选题患者男性,43岁,心前区不适。运动平板试验中随负荷量的增加,收缩压逐渐下降,提示为()。A 正常血压反应B 无高血压病C 运动负荷不足D 冠状动脉病变较重E 未达最大目标心率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43岁,心前区不适。运动平板试验中随负荷量的增加,收缩压逐渐下降,提示为()。
A

正常血压反应

B

无高血压病

C

运动负荷不足

D

冠状动脉病变较重

E

未达最大目标心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须终止试验

A、心电图ST段下移1mm

B、分级运动中收缩压比前一阶段下降5mmHg

C、收缩压上升至200mmHg

D、舒张压上升至100mmHg

E、气促、面色苍白、发绀、眩晕


参考答案:E

第2题:

患者男。58岁。高血压病多年。平素有心前区不适、持续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今晨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持续2小时不缓解。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心电图+心肌酶学

B、X线胸片

C、运动试验

D、Holter

E、超声心动图


答案:D

第3题:

心电运动试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手摇车运动将下肢踏车改为上肢摇车

B、等长收缩运动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常高

C、常用的等长收缩运动方法有握力运动和自由重量运动

D、体力较好者踏车常不能达到最大心脏负荷

E、活动平板优点为接近日常活动生理并可逐步增加负荷量


参考答案:B

第4题:

运动中血压的异常反应不包括

A、收缩压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逐步升高

B、收缩压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逐步降低

C、收缩压保持不变

D、最高收缩压小于140mmHg

E、舒张压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逐步增加


参考答案:A

第5题:

关于运动试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右束支阻滞的患者在运动试验时仍能检出心肌缺血

B、运动中收缩压不升高或收缩压下降>10mmHg,常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C、运动试验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摔伤等

D、运动中单纯R波振幅减低不作为阳性诊断标准

E、在冠心病发病率低的人群中,运动试验中倒置T波转为直立具有诊断意义


参考答案:E

第6题:

关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以等长运动为主

B、负荷量呈跳跃式增加

C、运动时肌肉活动对心电图记录有一定的干扰

D、试验时仅需较小的空间

E、试验时出现意外的风险较小,比较适合于老年人和儿童患者


参考答案:C

第7题:

有关健康人运动试验时正常生理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心率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加快

B、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

C、随着运动量的增加,QRS波群时限增宽

D、收缩压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升高

E、舒张压随运动量的增加开始升高,而后轻度下降


参考答案:C

第8题:

有关心电运动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运动时收缩压应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步升高

B、正常人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则收缩压相应增高5~12mmHg

C、正常人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则心率相应增加8~12次/分钟

D、正常人运动时收缩压达280mmHg和/或舒张压达160mmHg为高限

E、正常运动时舒张压无明显变化甚至明显下降提示血管舒张功能良好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男性,43岁,心前区不适。运动平板试验中随负荷量的增加,收缩压逐渐下降,提示为

A、正常血压反应

B、无高血压病

C、运动负荷不足

D、冠状动脉病变较重

E、未达最大目标心率


参考答案:D

第10题:

患者男,72岁。冠心病12年。半年来频发心前区不适,2小时前再次发作,自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最有诊断意乂的检查是()

A、 心肌酶

B、 血常规

C、 超声波

D、 运动平板

E、 心电图


参考答案:E
解析: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有效依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