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竞赛

名词解释题垂露

题目
名词解释题
垂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碑学是怎样传到日本去的?

正确答案: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清代中晚期,碑学在全国风行,取代了帖学的统治地位,出现了书道中兴的大好局面。而碑学之风也逐渐传到了日本,最后在日本也盛极一时。把碑学传到日本,这个功劳首推杨守敬,他是碑学书家潘存的弟子。杨守敬曾于1880年以清国钦使随员的身分东渡日本,先后带去汉、魏、六朝等碑刻拓片共一万三千余件,使对此完全陌生的日本书法家们一见大为惊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时,江户末年的日本书风已走到了穷途末路,书坛正处于苦闷彷徨寻求出路的时期,当这些充满了野性力量、具有雄浑美的六朝等碑刻珍品大量地出现在日本时,完全使日本书坛倾倒了,人们开始了对碑学竭尽全力、如饥如渴地学习和研究。
杨守敬在日本期间,与文化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并致力于碑学的传授,他的学生日下部鸣鹤(1838——1922)、岩谷一六(1535——1905)、松田雪柯(1819——1881),后来都成了日本明治初期书坛的巨擘。杨守敬在日本驻留了四年后归国,在归国之时,日本书坛在他的促使之下已形成碑学书风兴盛的局面。归国后,仍经常有不少日本朋友来访论书,山本由定、水野元直等人曾先后受业于门下。
明治十五年(1882年),日本九州的一个书法家中村梧竹(1827——1913)渡海到中国北京,学习汉、魏、六朝碑刻,曾直接师事碑学家潘存。回国后,致力于碑学的研究和介绍,与杨守敬一派学说分庭抗礼。
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日下部鸣鹤到中国留学,与吴大澂、杨岘、俞樾等碑学书家交游密切,直接受教,回到日本后,培育了众多的门徒,如近藤雪竹、比田井天等人即出自门下,并开创了新书派,一时所谓“鸣鹤流”派的书法风靡了整个日本书坛。与此同时,副岛苍海、北方心泉等人也来到我国,直接与中国当时的一流文人们交往、求教。回日本后,他们先后都成了在书坛很有影响的书法家。明治二十年(1887年),年方二十岁的宫岛咏士(1867——1943)倾慕我国碑学大家张裕钊,只身渡海求师,历时八载,行程万里,紧随不舍,直到1894年张裕钊去世。在此期间,他得到张裕钊笔法真传,其书锐利英爽。归国后,秉承师训,创办“善邻书院”,传授张裕钊的书法,使之在日本光大宏扬,成为日本汉字书家的一大流派。此外,还有日本的篆刻家丹山大迂、桑名铁城、浜村藏六、河井荃庐等人也渡海来到我国,向吴昌硕、徐三庚等著名篆刻家学习治印。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用笔“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是谁说的,此话怎解?

正确答案: 用笔“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是清代书家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所说的话。原文是:“书家贵下笔老重,所以救轻靡之病也。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大意是说,书法要下笔既“老”且“重”。目的是为了救“轻靡之病”,但如果为了“老重”而一味的在“苍辣”上做文章,又会矫枉过正,好像吃药治病一般,药吃过头反而会“因药发病的。那末怎么才能算是恰到好处呢?那就非得“秀处如铁,嫩处如金”不可了。“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是辩证的说法,意思是说下笔既要“老重”,但又不可“一味苍辣”,要在“苍辣”中透出“秀”、“嫩”的清气来;但反过头来,要注意的是,“秀”、“嫩”也和刚才所说的“老辣”一样,不能只是一味的“秀”、“嫩”,而要于“秀”“嫩”之中保持着一种“如铁”、“如金”的“老重”气象。所以说:“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是得“用笔之妙”了。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宣纸为什么放的时间长了好?

正确答案: 新纸多少有一点“生硬”的缺点。放置时间长了退去了一些“火气”,性质比较“温和”、“柔韧”,笔感舒服,好用。同时,久放之后,原来很生的宣纸,会自然的有点“熟”,并不影响书家所需要的渗化效果,这种自然形成的生熟程度恰到好处,不是人为加工所能做到的。此外,清代的宣纸,确实比现在的质量要好,这也是人们爱用旧纸的原因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问答题
“兰亭论辩”是怎么回事?

正确答案: 会稽山阴之兰亭,处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环抱之中,历来是盛游之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暮春之初,正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余名士,结伴游于山水之间,于兰亭雅集修禊。大家临流而坐,曲水中流觞点点,雅士们一觞一咏,各成诗篇,畅述幽情。可谓“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乐,信可乐也”,这良辰、美景,尝心、乐事已是王羲之微醉,既赋诗二首,余兴未尽,又以晋人特有的虚灵胸怀以及对自然的深情,用蚕茧纸鼠篆笔写下了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以申其志,时年四十七岁。
孙过庭论书法创作说:“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王羲之写《兰亭序》基本符合这样的条件,正是在“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的状态下写出来的。传说王羲之回去后又写了几次,都不如初次佳美,所以“右军亦自爱重,留付子孙,传掌至七代孙智永”,智永“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付弟子辨才”,初唐太宗李世民极喜二王书,得知《兰亭序》在辨才和尚处,于是监察御史肖翼骗取,演出“肖翼赚兰亭”的故事。太宗得到《兰亭序》后,曾命赵摸、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四人拓摹数本,大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等亦有临习之作传于世。从此王羲之书艺风行朝野,几乎是定位于一尊,李世民亲为王羲之作赞,盛称王书“尽善尽美”。
太宗死后以《兰亭序》原迹入葬昭陵。后世所传都是摹本、临本和石刻本,有“八柱”之称,一般认为石刻本以《定武兰亭》为最,冯承素钩摹本保留王书笔意较多,因有双龙半印,世称“神龙本”。《兰亭序》在书艺上“得其自然,而兼具众美”,写来从容不迫,神闲意畅,得心应手。字与字大小相济,长短配合得体,字势欹正相间,错落有致,气脉条贯,有一气呵成之妙。董其昌评曰:“右军兰亭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兰亭书字不激不厉,能极变化之能事,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乃有二十许个,变转悉异,遂无同者。”(何延之《兰亭记》)字字意殊而又通情达理,使人味之无穷。其笔意闲和冲融,有俊逸之气,用笔提按分明,收放得体,笔笔精到,融合了王羲之的气质性情和萧散的意致。创作之中调动了章法、结体、用笔各种因素,使之构成气脉流通,生气贯注的整体,流出行云流水般生动的意趣与和畅的境界,这是晋人独有的美。自唐太宗推崇王书以来,《兰亭序》一直被奉为法帖第一,其书风被视为王书典型面貌,影响之深远实为独有。历史上对现《兰亭序》的书法和文章的真伪问题,虽有人提出过疑议,但一直没有展开。一九六五年郭沫若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谢鲲墓志以及其他晋墓砖刻的文字,“基本上还是隶书的体段”,与世传《兰亭序》书体迥异的情况为根据,认为世传《兰亭序》的笔法不存隶意,是“和唐以后的楷书是一致的”,而王羲之的字迹“应当是没有脱离隶书的笔意”的,因而对《兰亭序》的书法的可靠性提出异议。郭文又发挥清代李文田题端方《定武兰亭》拓本中否定兰亭文为王羲之手笔的观点,进一步论述序中“夫人之相与”以后的思想与王羲之思想不符,因此认为《兰亭序》文也是后人伪托。从而得出《兰亭序》是依托的,它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的论断。并指出“《兰亭序》依托于智永”。郭文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不少学者著文支持郭文观点,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与郭文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虽然为数不多,但以高二适、商承祚为代表,亦根据大量实例申述了自己的
观点。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在此次辨论中得以展开。实际上已经突破兰亭真伪问题的局限,较广泛地涉及了书法史上一些重大问题。
这次“兰亭论辩”的实质性问题是书法衍变规律和时代性。如东晋是否属“隶书体段”,那时的书体是否都带隶书笔意;楷书成熟于何时等。商承祚著文对这些问题作了全面论述,提出与郭文不同的观点。商文首先从界定什么是“隶书笔意”入手。他从魏晋时期的竹木简书、帛书、书札等书体与当时碑刻砖刻铭书的书体不同,已有成熟的真、行、草书的实例分析中,指出魏晋时期有多种书体存在,并非只有隶书。不同书体有不同的用途,碑石砖刻铭书多用隶书,而日常使用的书札、简牍等多用不带隶书笔意的真、行、草书。认为当时民间书风与书家书风有所区别,在东晋禁碑的情况下,碑石砖刻铭书多为民间书手所为,其书风与王羲之并无直接关系。王羲之是“博精诸法”,掌握多种书体的大书家,不能只用带隶书笔意的“二爨”书风来限制他。商文还从魏晋简书、帛书里的真、行、草书与王羲之《兰亭序》和其他传世行、草书的书风相近的情况,肯定了《兰亭序》书风在东晋时出现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商文与郭文认为楷书成熟于唐代不同,提出楷书成熟于魏晋时代的说法。并认为那时的真、行、草书已脱离隶意。王羲之的主要贡献不在郭文所说的隶书和章草方面,而在于属于当时新书体的真、今草方面。王羲之开辟了真、草相结合的行书道路,创造了富于艺术表现力的书写方法。认为把东晋说成是隶书体段,“篆书时代的人不能写隶书,隶书时代的人不能写楷书”的说法是割断历史,没有看到书法衍变是渐变的规律。商文又从王羲之的思想发展特点与《兰亭序》文“夫人之相与”以后一段文字的思想相一致,否定了郭文观点。从而得出《兰亭序》“即为王羲之所作,又为其所书”的结论,否定了郭文的依托说。并认为世传《兰亭序》各本,尽管辗转而失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羲之书法的体态和貌”。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近年出版过哪些适用于初学者的篆刻书目?

正确答案: (1)印谱类:
《上海博物馆藏印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十钟山房印举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伏庐藏印》(上海书店)
《双虞壶斋印存》(上海书店)
《封泥汇编》(上海古籍书店)
《古玺汇编》(文物出版社)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文物出版社)
《二百兰亭斋古铜印谱》(西泠印社)
《秦汉鸟虫书印谱》(韩天衡编,上海书店)
《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印社)
《西泠后四家印谱》(西冷印社)
(2)查篆字工具书类:
容庚编《金文编》(文物出版社)
考古研究所编《甲骨文编》(中华书局)
许慎编《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徐文镜编《古籀汇编》(武汉古籍书店)
罗福颐编《古玺文编》(文物出版社)
罗福颐编《汉印文字征》(文物出版社)
清代人集编《汉印分韵合编》(上海古籍书店)
北川邦博编《清代书家篆隶字集》(西泠印社)
(3)篆书碑帖类:
《秦铭刻文字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王福庵说文部首》(西泠印社)
《康殷书释说文部首》(荣宝斋)
《邓石如篆书》(文物出版社)
《吴让之篆书两种》(上海古籍书店)
《吴让之篆书字帖》(西泠印社)
《吴昌硕书石鼓文墨迹》(上海书画出版社)
《章太炎篆书千字文》(上海书画出版社)
(4)篆刻理论类:
孔云白编《篆刻入门》(上海书店)
罗福颐编《古玺印概论》(文物出版社)
邓散木编《篆刻学》(人民美术出版社)
钱君匋、叶潞渊编《中国玺印源流》(香港上海书局)
韩天衡等编《中国篆刻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
王伯敏编《古肖形印臆释》(上海书画出版社)
韩天衡编《历代印学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韩天衡编《中国印学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
陈寿荣编《怎样刻印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汉印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印章到了汉代,其兴盛达到了顶点,人们把汉印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成就,比之于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和晋唐的书法、宋元的绘画。影响深远的汉印,一向是历代篆刻艺术家取之不尽的素材,一直到今天我们谈学习篆刻,还是提倡以汉印为宗。汉承秦制,西汉初期的官印与秦官印区别不大,也一样有田字格框,如“彭城丞印”、“旃厨郎丞”等。只是秦印多数为凿制,西汉官印多数采用铸造。东汉传世的官印,铸印较少,尤其是将军印和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大多是临时凿制,私印则铸造较多。从书体上来看,汉印中的印文还是以白文为主,文字还是小篆,但结体方中带圆,带有隶意,常按六书作增减。总的风格是匀称方正、浑穆端庄。但实际上,部分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粗放雄伟,有的瘦劲峻峭,有的奇崛古朴,从汉印的印谱中可以领略其多采多姿的风貌。
从形式上看,汉官印除了一般的四字印外,还有在名称下加“之印”、“私印”、“印章”、“章”的,如将军印就有“牙门将印章”、“折冲将军章”等。私印的形式较多,尺寸也比秦私印略大,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丰富的一类印。除了通用的白文外,也有朱文,并且还有一种朱白文相间的。
汉印中的印文,除姓名、吉语外,还出现了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即龙虎凤龟)为装饰的四灵印。也有以人物、车马、鱼雁、鸟兽等形象入印的,称为生肖印或图画印。还有一种专门用以辟邪驱鬼的道家用印,如“黄神越章”、“黄神之印”等。还有一类印,文字笔画作鸟、虫、鱼、龙状,称为鸟虫书,实际上是当时的一种装饰美术字。汉印的钮制也很丰富多采,有鼻钮、瓦钮、龟钮、驼钮、羊钮等,玉印和琉璃印多复斗钮。汉印除常见的一面印、二面印外,还有三面印、六面印、多面印和带钩印、套印等。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敢在南朝齐高帝面前对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的书法家是谁?其书法怎样?

正确答案: 是张融。张融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卒于南朝齐明帝建武四年(公元四九七年)。吴郡人(今江苏苏州)。字思光。善草书,常爱自夸。相传齐高帝曾对张融说:你的书法是挺有骨力的,可惜没有“二王”书法的法度气概。张融答道:我不恨我的字没有“二王”的法度气概,倒是恨二王书法里没能有我的风骨。由此,可见其自负之态。其实,张融的书法是不错的,有骨力,有气度,有情趣,且“书兼众体,于草尤工,而时有稽古之风”(张怀瓘语),甚至有人认为是张芝写的字。但必竟不如“二王”。其字“宽博有余,严峻不足,可谓有文德而无武功。”(张怀瓘语)唐李嗣真列其书为品下之中,张怀瓘则列其草书为妙品。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逆入平出

正确答案: 书法术语。笔画起落笔和出锋收笔的一种用笔技法。
逆入,指起笔时,笔锋要朝书写笔画的反方向入纸,随即转锋行笔,以达到“藏锋”于点画之中,均匀地万毫齐力,平铺纸上形成中锋运笔的势态。平出,指笔画至末不收,势尽出锋,回腕空收。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美术的社会功能。

正确答案: 美术主要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自叙帖》是()狂草的代表。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颜真卿

D

怀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