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知识竞赛

问答题“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出自哪里?

题目
问答题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出自哪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出自《诗经·齐风·南山》。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60-61]

A.天麻

B.罗布麻 C.白僵蚕

D.代赭石 E.珍珠母

60.既平肝潜阳,又凉血止血的药是 61.既息风止痉,又祛风湿、止痹痛的药是


正确答案:D,A

第2题:

《诗经》里的“娶妻如之何”出自哪里?() 

  • A、《卫风·南山》
  • B、《齐风·山南》
  • C、《国风·南山》
  • D、《齐风·南山》

正确答案:D

第3题:

既息风止痉,又祛风湿、止痹痛的药是

A.天麻

B.罗布麻

C.白僵蚕

D.赭石

E.珍珠母


正确答案:A
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湿,止痹痛的功效。故本题答案选A。罗布麻具有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的功效。白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止痒,解毒散结的功效。珍珠母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收湿敛疮的功效。

第4题:

翻译:有为人妻者,人告其父母曰:“嫁不必成也,衣器之物,可外藏之,以备不成。”其父母以为然。于是令其女常外藏。姑公知之,曰:“为我妇而有外心,不可畜。”因出①之。妇之父母,以谓己谋者以为忠,终身善之,亦不知所以然矣。


正确答案: 有一位做了别人的妻子的姑娘,有人告诉她的父母说:“出嫁不一定能白头到老。(不如让她早做准备,)贵重衣料器物,可以藏在外面,用来防备不能白头到老。”她的父母觉得(那人说得)是对的。于是就让女儿经常(把东西)藏在娘家。她的公婆知道这件事,(生气地)说:“做我家媳妇,却有二心,这样的人不能要。”便把她休了。姑娘的父母更以为那个出主意的人是忠心的,一辈子都友好相待,而不知道(事情――指姑娘被休)为什么这样。【题旨】应分请忠言和谗言,忠言可听,切勿轻信谗言,以免上当。

第5题: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出自哪里?


正确答案:“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出自《诗经·齐风·南山》。

第6题:

材料一: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齐风·南山》)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豳风·伐柯》) 昏(婚)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 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仪 礼·昏义》) 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二之。(《札记·曲礼》) 材料二: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炻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妇有三不去:有所取, 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大戴礼记·本命》)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 (2)材料二中“七去三不去”的离婚原则是如何体现宗法伦理精神的? (3)西周婚姻制度对于后世婚姻立法有什么影响?


答案:
解析: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符合“六礼”,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同姓不婚。 (2)西周婚姻关系的解除遵循“七去”原则,其内容的设置和权利的行使都以男方家族利益的保护为中 心,旨在保障家族的稳定和延续,也体现出明显的男尊女卑观念。“三不去”对男方单意休妻有一定 的限制,但实质并非维护女子权益,出发点仍然是维护礼治和倡导宗法伦理道德。 (3)西周婚姻制度对后世的婚姻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汉唐乃至明清,各朝法律中关于婚姻成立 和解除的规定,大体没有超出西周婚姻制度的内容。后世婚姻立法均是在西周婚姻制度的基础上损益 而成。

第7题:

子路曰:“不仕无()。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正确答案:义;义

第8题:

既息风止痉,又平肝潜阳的药是

A、全蝎

B、天麻

C、罗布麻

D、地龙

E、僵蚕


正确答案:B

第9题:

阅读《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注: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已--停职,罢免。)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正确答案: 类比法(答比较法也对)

第10题:

阅读《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注: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已--停职,罢免。)孟子将批评的矛头主要指向谁?所批评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齐宣王;“四境之内不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