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住院医师外科学

问答题心脏触诊内容有几项?

题目
问答题
心脏触诊内容有几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脏触诊检查(须口述检查内容和结果)(6分)


参考答案:(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0.5分)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查前面或右侧(如图)。(二)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4.5分)心尖搏动:考生先用右手全手掌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0.5分),然后示指、中指指腹并拢触诊(1分)(如图2-3-55、2-3-56)。震颤:用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在各瓣膜区(1.5分)和胸骨左缘第3、4肋间(0.5分)触诊。(如图2-3-57、2-3-58)。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用小鱼际或并拢四指的掌面触诊。嘱被检者屏气,检查心包摩擦感有无变化(1分)(如图2-3-59)。(三)口述检查内容和结果(1分)心尖搏动的具体位置(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有无增强或减弱,心前区有无触及震颤和心包摩擦感。1.提问(2分):请说出坐位时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和范围。答:坐位时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1分),搏动范围直径约2.0~2.5cm(1分),体型瘦长或肥胖者可下移或上移一个肋间。2.提问:请说出心前区触及震颤的常见临床意义。答:心前区触及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1分),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1分)。

第2题:

病畜术后护理的内容有哪几项


参考答案:(一)一般护理(1)麻醉苏醒 全麻的动物,手术后宜尽快苏醒,过多拖延时间可能导致发生某些并发症,特别是大动物,由于体位的变化,会影响呼吸和循环等,尤应注意。在全麻未苏醒之前,设专人人看管,苏醒后辅助站立,避免撞碰和摔伤。在吞咽功能为完全恢复之前,绝对禁止饮水、饲喂,以防止误咽。(2)保温全身麻醉后的动物体温降低,应披毯子活棉被,注意保温,防止感冒。(3)监护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动物的体温、呼吸和心血管的变化,若发现异常,要尽快找出原因。(4)术后并发症术后注意早起休克、初学、窒息等严重并发症,有针对性的给予处理。(5)安静和活动术后要保持安静。能活动的患病动物2~3天可以进行户外活动。(二)预防和控制感染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提高治愈率,有良好效果。(三)术后患病动物的饲养与管理术后需要大量营养。

第3题:

心脏触诊方法及内容。


参考答案:1.触诊方法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2.触诊内容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1)震颤触诊: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2)心包摩擦感触诊: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屏住呼吸。

第4题:

鱼类人工繁殖技术有哪些内容?其主要内容有几项?怎样做好主要内容的工作?


正确答案: 鱼类人工繁殖是根据鱼类的自然繁殖习性,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生态、生理的方法,促使亲鱼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并在适当的孵化条件下最终孵化出鱼苗的生产过程。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人工孵化三个主要技术环节。
亲鱼培育:亲鱼的培育是指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培育出成熟率高的优质亲鱼。培育亲鱼首先应注重亲鱼的来源及选择,亲鱼的来源课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选留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的个体,也可从鱼苗开始专池培育并不断选择最终留下优秀个体。为了防止近亲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好在不同来源的群体中对雌雄亲鱼分别进行选留,同时注意选用性成熟个体时年龄不能太大。此外从养殖水体或天然水体捕捞商品鱼市选留的种用鱼,有必要在亲鱼培育池中专池培育一段时间,至第二年再催产效果较好。其次,亲鱼培育池的条件要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水质清新,不能有工业污染。阳光充足,距产卵池、孵化场不能太远。鱼池面积一般3—4亩,水深1.5—2米,长方形为好,池底平坦,以便管理和捕捞。草、青鱼亲鱼池的池底最好无淤泥。此外亲鱼的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以重量计算,一般每亩放养100—125公斤。一般主养一种亲鱼,搭配少量其他亲鱼,以充分利用池塘的食料生物,草鱼和鳊、鲂鱼类有清除杂草,使水质肥沃的作用。任何一种亲鱼池中不宜搭配养鱼种,否则会互相争夺饲料和氧气,影响亲鱼性腺发育。最后,由于亲鱼的食性不同,淡水和海水亲鱼的不同应因地制宜,在水温、放养密度等上应尽量满足其生长的最适条件,例如鲢、鳙亲鱼的培养可采用单养或混养,一般每亩放养150—200公斤为宜,主养鱼放养雌雄比例以1:1.5为宜,水肥养好鲢、鳙的关键,由于其食性以浮游生物为主,所以应注意四季变化带来的影响。生产中在亲鱼的选择、培育方法、培育条件各个方面都应注意。
人工催产:催产方法包括催产季节的选择、亲鱼捕捞与配组和催产剂的配置与注射。催产剂的选择受亲鱼种类、性腺发育成熟度、温度、催产药物的质量等因素影响。通常催产剂的注射部位有肌肉(在背鳍基部与鱼体侧线之间的部位),体腔(在胸鳍基部无鳞处的凹入部位)。一般每尾鱼注射2—4ml,体型较小的鱼类应控制在1ml以内,个体较大的鱼可根据激素剂量适当增加生理盐水用量。注射催产剂之后应注意观察鱼的活动状态,药物是否对鱼体起作用,掌握好亲鱼的排卵/精时间。
人工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分漂流性卵的孵化、黏性卵的孵化、浮性卵的孵化和沉性卵的孵化四种。孵化管理的措施包括水温、溶氧、盐度、酸碱度、水流速度、敌害生物和病害等的控制,孵化前对孵化器材洗净消毒,孵化时应管理好充气和水流,同时定期检查水温、水质和胚胎发育情况,及时清理卵膜和代谢产生的污物,预防病毒及敌害生物的影响。影响孵化的因素有水温、溶解氧、盐度、光照、浑浊度、敌害生物等。鱼类孵化时应根据不同鱼类的食性准备饵料。如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苗,应在孵化时做好饵料生物的培养,如与鱼苗孵化对接不上,可以增加水温使受精卵加速孵化或者降低饵料生物培养的温度使饵料生物减慢生长,也可在鱼苗开口时投喂适量的蛋黄和豆浆。肉食性鱼苗应准备鲜活的其他浮游动物饵料,应掌握好鱼苗孵化的时间来控制饵料生物的培养,也可采用上述升降温的方法对接,另外还可将贝肉、鱼肉等搅碎来投喂。

第5题:

心脏触诊内容有几项?


答案:
解析: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第6题:

工程造林自查内容有哪几项?


正确答案:面积检查、造林质量成活率检查、抚育管理及管护情况检查。

第7题:

判断心跳停止可通过下述哪几项检查

A、触诊桡动脉

B、触诊颈动脉

C、触诊颞动脉

D、触诊股动脉

E、心电图


参考答案:BDE

第8题:

请演示腹部触诊的检查方法。(浅部触诊,口述触诊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0.5分)被检者仰卧位,双腿屈曲(0.25分),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0.25分)。(2)触诊手法正确(2分)考生前臂应与被检者的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被检查腹壁上,让被检者适应片刻(0.5分),考生此时可感受被检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0.5分)。触诊时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0.5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0.5分)。(3)触诊顺序正确(1分)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病痛部位。(4)触诊内容(0.5分)腹壁的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肿块等。

第9题:

心脏触诊检查的内容包括()

  • A、心尖搏动
  • B、心前区搏动
  • C、心前区隆起
  • D、震颤
  • E、心包摩擦感

正确答案:A,B,D,E

第10题:

简述心脏触诊方法及内容。


正确答案: 1.触诊方法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2.触诊内容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1)震颤触诊: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2)心包摩擦感触诊: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屏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