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

单选题7岁女孩,体格发育落后,自小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查体:无紫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增强。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A 风湿性心脏病B 动脉导管未闭C 室间隔缺损D 肺动脉狭窄E 房间隔缺损

题目
单选题
7岁女孩,体格发育落后,自小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查体:无紫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增强。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A

风湿性心脏病

B

动脉导管未闭

C

室间隔缺损

D

肺动脉狭窄

E

房间隔缺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患儿女,7岁,体格发育落后,自小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查体: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A

风湿性心脏病

B

动脉导管未闭

C

室间隔缺损

D

肺动脉狭窄

E

房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7岁女孩,体格发育落后,自小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查体:无紫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增强。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A

风湿性心脏病

B

动脉导管未闭

C

室间隔缺损

D

肺动脉狭窄

E

房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8岁男孩,活动耐受力比同学差,曾患肺炎3次。查体: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较弥散,无震颤,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固定分裂。胸部透视示肺门"舞蹈征",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诊断()
A

室间隔缺损

B

动脉导管未闭

C

艾森门格综合征

D

法洛四联症

E

房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单选题
患儿7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体检:体格瘦小,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呈固定分裂。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1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A

风湿性心脏病

B

室间隔缺损

C

房间隔缺损

D

动脉导管未闭

E

肺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特点的理解。错选率不高,约10%。错选答案主要是B室间隔缺损。解题分3步,第一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因为题中所给资料并无任何一点涉及风湿热的临床表现,故考虑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步:进行分型。
由题目条件知,患儿无发绀,且有体循环血量减少的表现(体格瘦小)和肺循环血量增多(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和肺动脉压力增高的表现(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肺门增大,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因此,患儿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性大;第三步:区分出具体为哪种先天性心脏病。
由题目中杂音位置和性质(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及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心脏大小改变(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和特征性心电图变化(V导联呈rSR’型)均符合房间隔缺损。错选答案B的原因在于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均有相似之处。但是室间隔缺损的杂音位置应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且不应有右心房增大。

第5题:

7岁女孩,体格发育落后,自小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查体:无紫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增强。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 A、风湿性心脏病
  • B、动脉导管未闭
  • C、室间隔缺损
  • D、肺动脉狭窄
  • E、房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E

第6题:

患儿3岁,近一年多哭甚时出现青紫。查体: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可触及震颤。X线检查示:左、右心室及左房增大,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段凸出。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肺动脉狭窄
  • D、动脉导管未闭

正确答案:B

第7题:

2岁男孩,患5次肺炎。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级全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示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血管影增粗,主动脉影较小。可能的诊断是()

  • A、肺动脉狭窄
  • B、动脉导管未闭
  • C、法洛四联症
  • D、房间隔缺损
  • E、室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E

第8题:

患儿7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体检:体格瘦小,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呈固定分裂。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1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 A、风湿性心脏病
  • B、室间隔缺损
  • C、房间隔缺损
  • D、动脉导管未闭
  • E、肺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C

第9题:

患儿7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体检:体格瘦小,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呈固定分裂。×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
D.动脉导管未闭
E.肺动脉狭窄

答案:C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特点的理解。错选率不高,约10%。错选答案主要是B室间隔缺损。解题分三步,第一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因为题中所给资料并无任何一点涉及风湿热的临床表现,故考虑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步:进行分型。由题目条件知,患儿无发绀,且有体循环血量减少的表现(体格瘦小)和肺循环血量增多(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和肺动脉压力增高的表现(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肺门增大,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因此,患儿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性大;第三步:区分出具体为哪种先天性心脏病。由题目中杂音位置和性质(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及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心脏大小改变(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和特征性心电图变化(V导联呈rSR"型)均符合房间隔缺损。错选答案B的原因在于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均有相似之处。但是室间隔缺损的杂音位置应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且不应有右心房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