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

多选题以下关于西替利嗪的说法,正确的有()A无明显中枢抑制作用B对变态反应性炎症中嗜酸性粒细胞有较强的抑制趋化及活化作用C能阻断变态反应的速发相反应,但不可阻断变态反应的迟发相作用D除对皮肤变态反应和鼻部变态反应外,对于支气管哮喘亦有一定的疗效E可随乳汁分泌,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题目
多选题
以下关于西替利嗪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无明显中枢抑制作用

B

对变态反应性炎症中嗜酸性粒细胞有较强的抑制趋化及活化作用

C

能阻断变态反应的速发相反应,但不可阻断变态反应的迟发相作用

D

除对皮肤变态反应和鼻部变态反应外,对于支气管哮喘亦有一定的疗效

E

可随乳汁分泌,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变态反应不正确的是

A、有Ⅰ型变态反应

B、有Ⅱ型变态反应

C、有Ⅲ型变态反应

D、有Ⅳ型变态反应

E、迟发型变态反应主要由IgE介导


参考答案:E

第2题:

皮肤接触性致敏反应为典型的

A、迟发型Ⅰ型变态反应

B、速发型Ⅰ型变态反应

C、速发型Ⅱ型变态反应

D、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

E、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


参考答案:E

第3题:

锡克试验结果为迟发迟退,说明机体对白喉棒状杆菌

A、有免疫力,无变态反应

B、无免疫力,无变态反应

C、有免疫力,有变态反应

D、无免疫力,有变态反应

E、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关于白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吞噬细菌,清除异物、衰老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B、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肝素具有抗凝作用

C、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有组胺和过敏物质可引起变态反应

D、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变态反应中的作用

E、T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参考答案:E

第5题:

关于H2受体阻断药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

A.兼具中枢抑制和抗胆碱作用

B.临床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

C.治疗晕动病和呕吐

D.抑制胃酸分泌

E.具有诱导肝药酶的作用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下列关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不是经典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B、由接触金属物质引起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

C、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经典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D、由接触辐射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


答案:A

第7题:

西替利嗪的药理作用是

A.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变态反应及炎症细胞移行和介质释放

B.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C.阻断H2受体

D.抑制巨噬细胞吞噬

E.抑制自然杀伤细胞分化


正确答案:A
西替利嗪属H1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主要是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过敏反应,抑制炎症细胞移行及过敏性介质的释放。

第8题:

大吞噬细胞的功能是

A、参与细胞Ⅰ型变态反应

B、参与抗原识别和递呈

C、参与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D、参与速发变态反应

E、参与补体活化


参考答案:B

第9题:

由饲料、霉菌和花粉引起的局部变态反应是

A.速发型变态反应

B.过敏反应型变态反应

C.迟发型变态反应

D.细胞毒性变态反应

E.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参考答案:B

第10题:

锡克试验结果为迟发迟退,说明机体对白喉棒状杆菌

A.有免疫力,无变态反应
B.无免疫力,无变态反应
C.有免疫力,有变态反应
D.无免疫力,有变态反应
E.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锡克试验:于前臂屈侧皮肤酒精消毒,皮内注射白喉毒素0.1 ml,另一侧前臂皮内注射等量对照液(经加热80℃,5分钟处理过的白喉毒素)。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阳性。①试验臂局部皮肤红肿,第4日直径可达10~20 mm,7~14天开始消退,对照臂无反应。②于注射后6~12小时,两臂同时出现同样大小的红斑,颜色较浅,24小时后对照臂红斑开始消退,而试验臂的皮肤反应继续发展。(2)阴性:两臂注射部位均无反应。(3)假阳性:双臂注射部位6~12小时后同时出现同样大小的红斑,颜色较浅,24小时后均开始消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