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救护工考试

问答题灭火器在使用,再充装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题目
问答题
灭火器在使用,再充装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干粉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进行再充装。


答案: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干粉灭火器的清洁维护要求,干粉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进行再充装

第2题:

除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外的储压式灭火器装有压力指示器,压力指示器上的绿区、红区、黄区分别表示()。

A.正常,再充装,超充装
B.正常,超充装,再充装
C.再充装,超充装,正常
D.再充装,正常,超充装

答案:A
解析:
教材P260
指针在绿区范围内表示压力正常;指示区为红区、黄区范围分别标有“再充装”“超充装”的字样,故A正确。

第3题:

下列有关灭火器再充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再充装所使用的灭火剂采用有资质生产企业提供、推荐的相同型号规格的灭火剂产品

B.二氧化碳灭火器再充装时,不得采用加热法

C.二氧化碳灭火器再充装时,可以压力水为驱动力将二氧化碳灭火剂从储存气瓶中充装到灭火器内

D.ABC干粉、BC干粉充装设备分别独立设置,充装场地可不完全分隔开


正确答案:B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灭火器指示器红区标有()。

  • A、不充装
  • B、正常
  • C、超充装
  • D、再充装

正确答案:D

第5题:

在灭火器再充装时可以把钢瓶中原先没用完的灭火剂再次使用。()


答案:错
解析:
清除的灭火剂不再回收利用。

第6题:

灭火器在使用后或维修中发现需要换灭火剂时应进行再充装。充装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


答案: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灭火器使用后一定要再次充装,并且要由专业的人操作

第7题:

某检测员在灭火器检测现场发现,一具灭火器压力指示器指针处在黄色区域,则可以判断该灭火器的状态为( )。

A.再充装
B.压力不足
C.正常
D.超充装

答案:D
解析:
根据《综合能力》(2019 版)教材 P260,指示器红区、黄区范围分别标有“再 充装”“超充装”字样。绿色代表正常。

第8题:

关于建筑灭火器的再充装说法,正确的是( )

A.再充装所使用的灭火剂采用原生产企业提供、推荐的相同型号规格的灭火剂产品

B.二氧化碳灭火器再充装时,不得采用加热法

C.ABC干粉、BC干粉充装设备分别独立设置,充装场地完全分隔开

D.洁净气体灭火器只能按照铭牌上规定的灭火剂和剂量再充装

E.储压式干粉灭火器和洁净气体灭火器可选用露点低于-45℃的工业用氮气


正确答案:ABCD
暂无

第9题:

下列关于储压式干粉灭火器再充装时的相关做法,正确的是( )。

A.BC型干粉灭火器再充装时改充ABC型干粉灭火剂,灭火剂的充装量和充装密度符合充装要求
B.充压时采用灭火器压力指示器作计量器具
C.对再充装后的灭火器进行气密性抽检试验
D.再充装前,对未更换的零部件进行了清洁处理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347
任何一种灭火器均不应变更充装其他类型的灭火剂,A选项错误;根据6.7.10,贮压式灭火器中充装的驱动气体应符合灭火器铭牌标志上规定的充装气体和充装压力的要求,充气时应根据充装的环境温度调整充装气体的压力,充压时不应采用灭火器压力指示器作计量器具。除水基型灭火器外,驱动气体的露点应不高于-55℃,B选项错误;根据6.7.12,再充装后的贮压式灭火器或贮气瓶应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C选项错误;根据6.7.7,再充装前,应对未更换的零部件进行清洁处理。除水基型灭火器的零部件外,其余灭火器的零部件应进行干燥处理,D选项正确。

第10题:

灭火器在使用,再充装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⑴在使用灭火器时,撞针穿透封闭膜后,因保管或其他因素,造成灭火器受潮结块和杂物堵塞而产生喷粉不出的情况下,须旋松灭火器上的螺圈,让筒体内CO2气体从螺圈上的卸压孔中放尽,充分确定筒体内无气时,才可旋下螺圈查明原因。
⑵灭火器只能一次性使用,二次无效。
⑶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再充装。再充装时所装的灭火剂必须与原先的灭火剂必须一样,不得随便更换灭火剂品种和重量。
⑷灭火器在充装前,灭火器筒体、钢瓶、喷射软管等受压条件必须分别进行3MPa、22.5MPa、2.5MPa水压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不准用焊接的方法或其他方法修复使用。
⑸再充装好的钢瓶,必须进行浸水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⑹充装好的灭火器,必须将器头上的紧固件拧紧,以防脱落。
⑺修复后的灭火器应有当地消防监督部门认可的标记,并注明维修单位名称及维修日期。
⑻油类、电气设备着火时,喷嘴离火源距离可长些,使燃气不易吹散和药粉能附着在设备表面;煤、木板火灾,其距离可近些,借助高速粉流把药粉射入燃烧物内部,提高灭火效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