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知识竞赛

问答题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溺水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孩子在水边或水中时家长应注意看护。
(2)游泳时应严格遵守游泳安全规则。
(3)必须在家长的看护下孩子才可入水。
(4)不要让孩子在水中吃东西。
(5)孩子应穿上高质量的浮身物,才可在船上、海边玩耍。
(6)孩子年满8岁时,可以教授游泳。

第2题:

简述犬的绦虫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定期驱虫,每年应进行4次预防性驱虫(每季度1次),也可根据虫卵或虫体检查,及时发现及时驱虫。
(2)不喂肉类联合加工厂的废弃物,特别是未经无害处理(高温煮熟)的非正常的肉食品喂犬和毛皮兽。
(3)在裂头绦虫流行地区所捕捞的鱼、虾,最好不给犬生食,以免感染裂头蚴而发病。
(4)应用蝇毒磷、倍硫磷等药物杀灭犬舍和犬体的蚤和毛蚤;大力防鼠灭鼠和打狼。
(5)加强饲养管理,严禁犬类进出畜舍、饲料仓库、屠宰场、站以及废料加工场所。

第3题:

简述医院消毒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医院消毒预防措施为:①病房、门诊、急诊、实验室、教室和医院所有办公区、学生宿舍、食堂、幼儿园要保持通风,强调自然风的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通风量的通风设备;②病房、门诊、急诊、实验室、教室每天用0.5%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1~2次,医院所有办公区、学生宿舍、食堂、幼儿园每天用0.5%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1次,0.5%过氧乙酸用量为20~30mL/m2;③病房、门诊、急诊、实验室、教室和医院所有办公区、学生宿舍、食堂、幼儿园的物体表面(包括电话、门把手、触摸屏、桌面、病床、电梯等)及地面每天用1:5084消毒液消毒1次;④医院汽车、班车运行时最好开窗通气,车内每天用0.5%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1次,用1:10084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同时做好卫生工作。

第4题: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


正确答案: 工业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进气都可逸出大量CO。在日常生活中,吸烟、煤炉产生的气体中CO含量均很高。室内门窗紧闭,火炉无烟囱,以及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都可发生CO中毒。

第5题: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社区加强居家使用煤气炉安全宣传;
(2)定期检修家用煤气及管道,发现漏气及时保修。
(3)消除隐患,对浴室内燃气热水器进行改装,安装排气扇等加强通风。
(4)社区定期组织居民进行煤气中毒救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居民自救与互救能力。

第6题:

简述晕动病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晕动病的预防措施有:①起程前避免饱餐、饮酒和过度劳累;②在旅行途中应闭目静*坐,不要观看旅途两旁晃动物体,避免阅读;③可呼吸新鲜空气;④对晕动病易感者,在乘车和乘船前5~1小时可给予抗晕动病药。

第7题:

简述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1)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停药3天后再用此药时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2)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3)做过敏试验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等。首次注射青霉素者需观察30min。(4)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后除引起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5)配制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1)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停药3天后再用此药时,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2)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3)做过敏试验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等。首次注射青霉素者需观察30min。(4)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后除引起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5)配制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第8题:

简述压疮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压疮的预防措施包括:(1)评估:积极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经常变换卧位间歇性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②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④应用减压敷料。⑤应用减压床垫。(3)避免或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4)保护患者皮肤避免局部不良刺激。(5)促进皮肤血液循环。(6)改善机体营养状况。(7)鼓励患者活动。(8)实施健康教育。
压疮的预防措施包括:(1)评估:积极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经常变换卧位,间歇性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②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④应用减压敷料。⑤应用减压床垫。(3)避免或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4)保护患者皮肤,避免局部不良刺激。(5)促进皮肤血液循环。(6)改善机体营养状况。(7)鼓励患者活动。(8)实施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