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C/AHSCT
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换用BEACOPP方案
换用Stanford V方案
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全身电子线放疗
第1题:
早期霍奇金病的治疗方案为()。
第2题:
患者男性,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月余"入院。患儿近1月来现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何种治疗()。
第3题:
患者男,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判断患者分期和预后,还需检测的指标是A、ESR
B、胸部CT
C、腹部CT
D、盆腔CT
E、血清LDH
F、肿瘤标志物
若该患者其他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该患者的疾病分期为A、ⅠA期
B、ⅡA期
C、ⅢA期
D、ⅣA期
E、ⅣB期
F、ⅠB期
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可选择A、MOPP方案
B、ABVD方案
C、MOPP/ABVD方案交替
D、Stanford Ⅴ方案
E、HDC/AHSCT
F、分子靶向治疗
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是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B、换用Stanford Ⅴ方案
C、换用BEACOPP方案
D、HDC/AHSCT
E、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F、全身电子线放疗
若采用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设野正确的是A、右半颈野
B、全颈野
C、斗篷野
D、右颈小野(仅包括残留淋巴结)
E、小斗篷野
F、大斗篷野
若采用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放疗剂量A、20~25Gy
B、26~30Gy
C、30~40Gy
D、40~45Gy
E、45~50Gy
F、50~55Gy
若患者经放化疗2年后,出现纵隔淋巴结复发,该采取的治疗是A、ABVD方案化疗
B、Stanford Ⅴ方案化疗
C、纵隔放疗
D、HDC/AHSCT
E、手术
F、最佳支持治疗
第4题:
手术
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更换化疗方案
纵隔放疗
自体干细胞移植
第5题:
患者男性,21岁,因“胸闷、气促1周”入院,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块,纵隔镜活检示“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ⅠA期,行6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示纵隔肿块较前缩小。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
第6题:
患者男,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是()
第7题:
患者男性,21岁,因"胸闷、气促1周"入院,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块,纵隔镜活检示"霍奇金病",诊断为霍奇金病工A期,行6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示纵隔肿块较前缩小。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
第8题:
患者男,21岁。因"胸闷、气促1周"入院,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块,纵隔镜活检示"霍奇金病", 诊断为霍奇金病ⅠA期,行6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示纵隔肿块较前缩 小。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
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B、纵隔放疗
C、更换化疗方案
D、手术
E、自体干细胞移植
第9题:
患者男性,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是()。
第10题:
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换用StanfordV方案
换用BEACOPP方案
HDC/AHSCT
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全身电子线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