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

问答题在对本项目的评估论证中,某咨询工程师认为应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农作物增产收入应看作是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计算本项目的经济净现值,分析本项目是否经济合理。

题目
问答题
在对本项目的评估论证中,某咨询工程师认为应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农作物增产收入应看作是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计算本项目的经济净现值,分析本项目是否经济合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分析、计算项目对 ______ ,据以判别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参考答案:国民经济的净贡献

第2题:

某农场拟于2006年初在某河流上游植树造林500公顷,需要各类投资共5 000万元。农场将承包该林地并拟于2012年初择伐林木后,将林地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预计所伐木材销售净收入为每公顷l2万元。由于流域水土得到保持,气候环境得到改善,预计流域内3万亩农田粮食作物从2007年起到择伐树木时止,每年将净增产360万公斤,每公斤粮食售价1.5元。假设银行贷款利率和财务基准收益率均为6%,社会折现率为10%,不存在价格扭曲现象。

1.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该农场2012年初所伐木材销售净收入能否回收全部投资? 2.在对本项目的评估论证中,某咨询工程师认为应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眭,农作物增产收入应看作是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计算本项目的经济净现值,分析本项目是否经济合理。 3.某咨询工程师认为流域内种植农作物的农户是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应对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 4.如果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知识点:

  本题涉及第五章现金流量分析及财务分析方法、第六章国民经济评价和第七章社会评价的内容,《考试大纲》的要求分别如下。第五章现金流量分析及财务分析方法:熟悉资金时间价值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掌握现金流量分析及财务分析方法。第六章国民经济评价:了解国民经济评价计算价格的确定方法;熟悉国民经济费用、效益的种类及识别方法;掌握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分析方法。第七章社会评价:了解社会评价的目的和参与式社会评价方法;熟悉社会评价的主要方法和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掌握逻辑框架分析方法在社会评价中的运用。其中重点是几种常用的社会评价方法及其含义、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及其含义、逻辑框架的概念及基本模式和逻辑框架的目标层次及其逻辑关系,以及公众参与的主要方式。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方法是对咨询工程师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分析方法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现金流量的识别。

  答案:

  1.2012年初该农场砍伐树木的净收入如下。

  (1)2012年初砍伐树木的净收入为12万元,公顷×500公顷=6 000万元

  (2)在财务基准收益率为6%的情况下,有四种答案。

  答案一:5 000万元投资在2012年初的将来值为5 000×(1+6%)6=7 093(万元)>6 000

  答案二:按现值比较6 000×(1+6%))-6=4230<(万元)<5000

  答案三:按净现值计算判断6 000×(1+6%))-6一5 000=一770(万元)<0

  答案四:按每公顷计算净现值12×(1+6%))-6一5 000/500=-1.54(万元)<0

  (3)因此,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情况下,木材净收入不能回收全部投资。

  2.(1)同意其观点。

  (2)应视为本项目的经济效益。

  (1)360万公斤×l.5元/公斤=540万元

  计算效益现值(取值范围符合5247—5248),再与5 000比较

  (3)因此,项目经济合理。

  3.(1)同意其观点。

  (2)社会评价认为:①流域内农户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或说出农户受影响,或农户受益,增产,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相关),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户对本项目的接受和支持程度;②因此,对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非常必要(或应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或社会评价中应考虑,或分析利益情况)。

  4.在社会评价中,利益相关者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项目单位要求和项目的主要目标,确定项目所包括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或写出受益者、受损者,或利益方向受影响者,或需补偿者,或具体相关者名称)。

  (2)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在(或写出受益、受害,或对相关者进行了解,或是否影响收入、就业、健康等,或利益是否变化,或明确所获得的收益,或答出相关方式),以及与项目的关系(或受项目影响的程度)。

  (3)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协调各相关者利益,或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

  (4)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的各种可能方式。

第3题:

下列关于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两者区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国民经济评价使用影子价格,财务评价使用预测的财务价格

B、国民经济评价只进行盈利性分析,财务评价既要进行盈利能力分析,也要进行偿债能力分析

C、国民经济评价必须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财务评价可以独立进行

D、国民经济评价要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要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正确答案:C

第4题:

某农场拟于2006年初在某河流上游植树造林500公顷,需要各类投资共5 000万元。农场将承包该林地并拟于2012年初择伐林木后,将林地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预计所伐木材销 售净收入为每公顷12万元。由于流域水土得到保持,气候环境得到改善,预计流域内3万亩 农田粮食作物从2007年起到择伐树木时止,每年将净增产360万公斤,每公斤粮食售价1. 5 元。假设银行贷款利率和财务基准收益率均为6%,社会折现率为10%,不存在价格扭曲现象。
在对本项目的评估论证中,某咨询工程师认为应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农作物增产收入应看做是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计算本项目的经济净现值,分析本项目是否经济合理。


答案:
解析:
同意其观点。
应视为本项目的经济效益。
360万公斤×1.5元/公斤=540万元;
计算效益现值(取值范围符合5 247~5 248),再与5 000比较。
因此,项目经济合理。

第5题:

下列论述中,( )是正确的。


A.在国民经济评价中,补贴计为效益

B.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税金和利息均计为费用

C.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所有借款利息均不计为项目的费用

D.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国内借款利息不计为项目的费用,国外借款利息计为项目的费用

答案:D
解析:
国民经济评价着眼于项目对社会提供的有用产品和服务及项目所耗费的全社会有用资源,来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故补贴不计为项目的效益,税金和国内借款利息均不计为项目的费用。

第6题:

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者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国民经济评价是从()角度考察项目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A.投资项目

B.企业

C.国家

D.地方


参考答案:C

第7题:


某农场拟于2006年初在某河流上游植树造林500公顷,需要各类投资共5000万元。农场将承包该林地并拟于2012年初择伐树木后,将林地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预计所伐木材销售净收入为每公顷12万元。


由于流域水土得到保持,气候环境得到改善,预计流域内3万亩农田粮食作物从2007年起到择伐树木时止,每年将净增产360万公斤,每公斤粮食售价1.5元。假设银行贷款利率和财务基准收益率均为6%,社会折现率为10%,不存在价格扭曲现象。


问题


1.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该农场2012年初所伐木材销售净收入能否回收全部投资?


2.在对本项目的评估论证中,某咨询工程师认为应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农作物增产收入应看作是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计算本项目的经济净现值,分析本项目是否经济合理。


3.某咨询工程师认为流域内种植农作物的农户是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应对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


4.如果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2012年初该农场砍伐树木的净收入如下:


(1)2012年初砍伐树木的净收入为(12×500)万元=6000万元。


(2)在财务基准收益率为6%的情况下,有四种答案。


答案一:5000万元投资在2012年初的将来值为5000万元×(1+6%)6=7093万元>6000万元。


答案二:按现值比较6000万元×(1+6%)-6=4230万元<5000万元。


答案三:按净现值计算判断[6000×(1+6%)-6=-5000万元=-770万元<0。


答案四:按每公顷计算净现值[12×(1+6%)-6-5000/500]万元=-1.54万元<0。


(3)因此,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情况下,木材净收入不能回收全部投.


2.(1)同意其观点。


(2)农作物增产收入应视为本项目的经济效益。


1)农作物增产收入=(360×1.5)万元=540万元。


2)有三种答案。


答案一:ENPV=[-5000+6000×(1+10%)-6+540×(1+10%)-1+540×(1+10%)-3+540×(1+10%)-4+540×(1+10%)-5+540×(1+10%)-6]万元。=247.78万元>0。


答案二:ENPV=[-5000+6000×(1+10%)-6+540××(1+10%)-1]万元=247.78万元>0。


答案三:计算效益现值(取值范围符合5247~5248),再与5000比较,同样给分。


(3)因此,项目经济合理。


3.(1)同意其观点。


(2)社会评价认为:1)流域内农户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或说农户受影响,或农户受益,增产,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相关),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户对本项目的接受和支持程度;2)因此,对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非常必要(或应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或社会评价中应考虑,或分析利益情况)。


4.在社会评价中,利益相关者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项目单位要求和项目的主要目标,确定项目所包括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或写出受益者、受损者,或利益方向受影响者,或需补偿者,或具体相关者名称)。


(2)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在(或写出受益、受害,或对相关者进行了解,或是否影响收入、就业、健康等,或利益是否变化,或明确所获得的收益,或答出相关方式),以及与项目的关系(或受项目影响的程度)。


(3)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协调各相关者利益,或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


(4)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的各种可能方式。

第8题:

下列关于国民经济评价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

B.国民经济评价遵循效益和费用识别的有误对比原则

C.国民经济评价应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考虑

D.国民经济评价应同时进行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分析


参考答案:D

第9题: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按照( )的原则,采用货物的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和影子汇率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考察项目的所费和所得,分析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

A.国家利益为重
B.合理配置资源
C.统筹兼顾
D.经济社会利益统一

答案:B
解析: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采用国民经济评价参数,考察项目的所费和所得,分析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

第10题:

某农场拟于2006 年初在某河流上游植树造林500 公顷,需要各类投资共5000 万元。农场将承包该林地并拟于2012 年初择伐树木后,将林地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预计所伐木材销售收入为每公顷12 万元。
由于流域水土得到保持,气候环境得到改善,预计流域内3 万亩农田粮食作物从2007 年起到择伐树木时止,每年将净增产360 万公斤,每公斤粮食售价1.5 元。假设银行贷款利率和财务基准收益率均为6%,社会折现率为8%,不存在价格扭曲现象。
问题:
1.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该农场2012 年初所伐木材销售净收入能否回收全部投资?
2.在对本项目的评估论证中,某咨询工程师认为应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农作物增产收入应看作是本项目的经济收益。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计算本项目的经济净现值,分析本项目是否经济合理。
3.某咨询工程师认为流域内种植农作物的农户是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应对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
4.如果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2012 年农场砍伐树木的净收入:
(1)2012 年初砍伐树木的净收入=12 万元/公顷×500 公顷=6000 万元。
(2)在财务基准收益率为6%的情况下,计算砍伐木材净收入的现值,然后与投资值进行比较。
砍伐木材净收入的现值=6000×(1+6%)-6=4230(万元)<5000(万元)。
(3)通过上述计算可知,在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该农场2012 年初所伐木材销售净收入不能回收全部投资。
2.(1)同意咨询工程师提出的观点,应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农作物增产收入应看作是本项目的经济效益(360 万公斤×1.5 元/公斤=540 万元)。
(2)应视为本项目的经济效益。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经济合理。
3.同意咨询工程师的观点。社会评价认为:流域内农户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户对本项目的接受和支持程度,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
4.在社会评价中,利益相关者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识别利益相关者。
(2)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成。
(3)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4)制订主要利益相关者参与方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