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

单选题将x+y*z中的“+”用成员函数重载,“*”用友元函数重载应写为(  )。A operator+(operator*(y,z))B x.operator+(operator*(y,z))C x.operator+(x*(y,z))D x+(operator*(y,z))

题目
单选题
将x+y*z中的“+”用成员函数重载,“*”用友元函数重载应写为(  )。
A

operator+(operator*(y,z))

B

x.operator+(operator*(y,z))

C

x.operator+(x*(y,z))

D

x+(operator*(y,z))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在进程管理中,当(  )时,进程状态从运行态转换到就绪态。
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

时间片用完

C

等待某一事件发生

D

等待的事件发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查进程调度的原因。A项进程将从就绪态变为运行态,C项将从运行态变成阻塞态,D项从阻塞态变成就绪态。

第2题:

单选题
以下程序输出结果是(  )。
A

12,10,14

B

12,18,30

C

12,6,18

D

12,14,30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程序的入口main函数中,调用add函数,其中第三个参数使用的参数传递机制是传地址方式,当add函数中第三个参数改变时,主函数中这个值也会改变,那么第一次调用add后a=12,所以第二次调用add函数时,a=12,调用结束后b=18,第三次调用后c=30。

第3题:

单选题
设一棵满二叉树共有15个结点,则在该满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  )。
A

7

B

8

C

9

D

1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满二叉树是除了叶子结点外所有结点度都为2的二叉树,当其有n个结点时,非叶子结点数为int(n/2)。本题n=15,故非叶子结点数等于int(15/2)=7,叶子结点数等于15-7=8。答案选择B选项。

第4题:

问答题
使用VC6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源程序文件modi3.cpp。其中定义的类并不完整,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将类的定义补充完整。  1.在类TestClass中定义name为字符串类型,age为整型,请在注释∥********1********之后添加语句。  2.设置类TestClass0的基类为TestClass类的定义,请在注释∥********2********后添加语句。  3.在类TestClass的派生类TestClass0的公有成员中定义析构函数TestClass0,请在∥********3********后添加。  4.设置类TestClass1的基类为TestClass类的定义,请在∥********4********后实现。  本程序输出如下结果:  TestClass class constructor  TestClass0 class constructor  TestClass on class constructor  TestClass1 class constructor  TestClass1 class constructor  TestClass class constructor  TestClass0 class constructor  TestClass class constructor  注意:增加代码,或者修改代码的位置已经用符号表示出来。请不要修改其他的程序代码。

正确答案: 1.添加语句:char* name;int age;
2.添力语句:class TestClass0:public TestClass
3.添加语句:~TestClass0()
4.添加语句:class TestClass1:public TestClass
解析:1.题目1要求“TestClass中定义name为字符串类型,age为整型”。根据题目要求,在程序TestClass类中定义变量name和age,即“char* name;int age;”。
2.题目2要求“设置类TestClass0的基类为TestClass类的定义”。在C++中,从已有的类产生一个新的子类,称为类的派生。声明派生类的一般形式为:class派生类名:[继承方式] 基类名。根据声明派生类的一般形式,这里补全“classTestClass0:public TestClass”。
3.题目3要求“在类TestClass的派生类TestClass0的公有成员中定义析构函数TestClass0”。析构函数的名字是类名的前面加一个“~”符号,声明析构函数为“~TestClass0()”。
4.题目4要求“设置类TestClass1的基类为TestClass1类的定义”,在第4个标识下补充“class TestClass1:public TestClass”。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常成员函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成员函数不能修改任何的数据成员

B

常成员函数只能修改一般的数据成员

C

常成员函数只能修改常数据成员

D

常成员函数只能通过常对象来调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C++中使用const关键字来说明函数称为常成员函数,常
成员函数不能更新对象中的数据成员。

第6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和模式只有一个

B

外模式可以有多个,内模式和模式只有一个

C

内模式只有一个,模式和外模式可以有多个

D

模式只有一个,外模式和内模式可以有多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数据库管理系统标准结构为三级模式,包括:①外模式,也称子模式、用户模式,是指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结构,用户看到的用户视图;②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对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所有用户所见到的数据视图的总和;③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物理模式,是指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的存储介质上的表示,是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的描述。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但只有一个模式和一个内模式。答案选择B选项。

第7题:

单选题
在关系运算中,选择运算的含义是(  )。
A

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B

在基本表中,选择需要的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C

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和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D

以上三种说法均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选择运算是指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选择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即水平方向抽取记录。经过选择运算得到的结果可以形成新的关系,其关系模式不变,但其中的元组是原关系的一个子集。答案选择A选项。

第8题:

单选题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
A

需求分析阶段

B

概念设计阶段

C

逻辑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概念结构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将概念结构转化为相应的数据模型,包括:①从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②逻辑模式规范化及调整、实现。答案选择C选项。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内联函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联函数在调用时发生控制转移

B

内联函数必须通过关键字inline来定义

C

内联函数是通过编译器来实现的

D

内联函数函数体的最后一条语句必须是return语句


正确答案: D
解析:
内联函数在被调用时会像宏函数一样的展开,将调用表达式用内联函数体来替换。即使没有使用inline说明,编译器也会将在类的说明部分定义的函数认定为内联函数,内联函数比普通函数有更高的执行效率。

第10题:

单选题
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模块划分的原则是(  )。
A

各模块应包括尽量多的功能

B

各模块的规模应尽量大

C

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应尽量紧密

D

模块内具有高内聚度、模块间具有低耦合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模块划分的原则是:各模块应尽量包括单一功能、各模块的规模应合适(不能太大)、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应尽量松散。模块独立性最大原则是模块划分的原则之一,高内聚低耦合是优秀软件设计应当遵循的规则,内聚度是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序的度量,耦合度是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答案选择D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