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知识

判断题当胰岛素注射肌肉后,胰岛素水平会急骤上升,峰值出现过早,胰岛素作用消失过快,不能持续应有的时间;另外,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肌肉的胰岛素吸收状况差异很大,不稳定,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胰岛素应当被注射到皮下。而皮下注射胰岛素后,最大的吸收峰出现在1-2小时,吸收曲线的上升和下降较为平缓,胰岛素的作用较为稳定、持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当胰岛素注射肌肉后,胰岛素水平会急骤上升,峰值出现过早,胰岛素作用消失过快,不能持续应有的时间;另外,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肌肉的胰岛素吸收状况差异很大,不稳定,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胰岛素应当被注射到皮下。而皮下注射胰岛素后,最大的吸收峰出现在1-2小时,吸收曲线的上升和下降较为平缓,胰岛素的作用较为稳定、持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常用胰岛素作用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15-60min,峰值2-4h,作用持续时间5-8h

B.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2.5-3h,峰值5-7h,作用持续时间13-16h

C.长效胰岛素(PZI)起效时间3-4h,峰值8-10h,作用持续时间20h

D.预混胰岛素(HI30R,HI70/30)起效时间30min,峰值2-12h,作用持续时间14-24h

E.预混胰岛素(50R)起效时间30min,峰值2-3h,作用持续时间10-24h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外观呈混浊状态的是

A.正规胰岛素

B.精蛋白锌胰岛素

C.珠蛋白锌胰岛素

D.低精蛋白胰岛素

E.缩宫素注射剂


正确答案:BD

第3题:

造成糖尿病患儿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是

A、胰岛素注射不足

B、胰岛素注射过早

C、胰岛素注射过晚

D、胰岛素注射后饮食过多

E、胰岛素注射后饮食过少


参考答案:E

第4题:

高先生,48岁。1型糖尿病患者,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下列哪个不是胰岛素的作用特点

A.精蛋白锌胰岛素在加大鱼精蛋白比例后药物溶解度更低
B.甘精胰岛素具有长效平稳,血药浓度无峰值特点
C.普通胰岛素在病情紧急时在医生监护下可静脉注射给药
D.预混胰岛素可同时具有短效和长效的作用
E.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30min起效

答案:E
解析:
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10-20min起效。

第5题:

外观呈浑浊状态的是

A.正规胰岛素

B.精蛋白锌胰岛素

C.珠蛋白锌胰岛素

D.维生素B6注射液

E.缩宫素注射剂


正确答案:B

第6题:

甘精胰岛素作用时间可持续24小时以上,属于()。

A、短效胰岛素

B、中效胰岛素

C、长效胰岛素

D、超长效胰岛素


答案:C

第7题:

造成糖尿病患儿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是

A、胰岛素注射不足

B、胰岛素注射过量

C、胰岛素注射过晚

D、胰岛素注射后饮食过少

E、胰岛素注射后饮食过多


参考答案:BD

第8题:

胰岛素的使用注意事项中,哪项是错误的()。

A.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长效胰岛素,再抽吸短效胰岛素

B.如参加运动锻炼,胰岛素的注射部位不要选择大腿、臂部等部位

C.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

D.胰岛素注射时应避开硬结部位


正确答案:A

第9题:

对于糖尿病人运动治疗,运动前的胰岛素应注射于( )

A. 运动肌肉
B. 下肢
C. 足部
D. 腹部

答案:D
解析:
须预防低血糖、注意足部保护。如运动前的胰岛素应避免注射于运动肌肉,最好选择腹部;血糖>16.7mmol/L应禁忌大强度耐力运动。出现严重或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时,应避免大强度耐力活动、中高负荷抗阻力运动、冲击用力和暴发用力。出现足部破溃、感染时,应避免下肢运动等

第10题:

胰岛素的给药时间紧邻餐前注射或餐后立即给药的是( )

A.胰岛素注射液
B.门冬胰岛素
C.赖脯胰岛素
D.精蛋白锌胰岛素
E.地特胰岛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胰岛素的给药时间。①胰岛素注射液:餐前15~30分钟;②门冬胰岛素:紧邻餐前注射或餐后立即给药;③赖脯胰岛素:在将要进餐前给药;④精蛋白锌胰岛素:早餐前30~60分钟;⑤地特胰岛素:睡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