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初级)

问答题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

A.系统的有效性

B.用户的需要

C.系统的分时性

D.系统的开发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用户的需要。相关知识点:所谓分时就是指多个用户分享使用同一台计算机,也就是把计算机的系统资源进行时间上的分配,即将整个工作时间分成一个个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称为一个时间片。因此可以看出分时系统的目的是及时地响应和服务于联机用户。

第2题: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主要包括( )和技术条件等。

A.自然条件
B.社会结构
C.经济作用
D.交通便利
E.政治因素

答案:A,B,C,E
解析: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

第3题:

竞技体育的发展是推动现代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


正确答案:√
体育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时期:原始体育萌芽时期;自觉从事体育时期;形成与完善体育制度、时期。经过这三个时期,逐步形成了现代的体育体系,其中竞技体育的发展更是推动现代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4题:

举例说明推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动力在于自然界中。


正确答案: 答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生存着和消失着,推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动力在于自然界之中,按目前公认的假说,以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为例。从上述演化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自然界内部为其提供了动力。
(1)宇宙的起源:按照伽莫夫的大爆炸宇宙说和弗里德曼的暴胀理论学说,宇宙起源于100-20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中,在1秒钟宇宙时,宇宙温度达到100亿度,在上升到1%秒时,宇宙温度达到1000度,爆炸时间持续了10-32秒,体积扩大了1050倍随着宇宙不断膨胀和降温,真空发生一系列相变,在爆炸的10-11秒时,发生超统一相变,引力首先分化出,但强相互作用,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仍不可分化,夸克和氢子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分化,仅质子,正电子出现,大爆炸10-10秒时,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分开,宇宙开始形成。
(2)宇宙的演化:分3个层次。
1,基本粒子形成阶段:当宇宙时为10-4秒时,最活跃的进行相互作用的离子时强子时代:当宇宙时为10-2秒时,宇宙进入轻子时代,宇宙中以电子、中微子成分存在。
2、辐射阶段和核合成阶段:从宇宙时1秒钟到宇宙产生1万年,宇宙演化一是辐射占优势,另一个是当宇宙温度下降到10℃,宇宙时3秒时,开始进行核反应,合成化学元素如氢、氚、氘等。
3、实物阶段:当宇宙时到1万年时,温度大约下降到1030,此时自由电子开始被原子核所俘获,形成稳定的原子自由电子消失,事物和万有引力开始在宇观领域起主导作用,于是在宇宙中形成了稀疏的气状物质。大约在宇宙时70万年形成原始星系组,宇宙时为50亿年时形成一个恒星。

第5题:

推动操作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正确答案: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可归结为两大方面:硬件技术更新和应用需求扩大伴随计算机器件的更新换代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促使操作系统的性能和结构有了显著发展。应用需求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

第6题:

试说明1/0控制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什么?


答案:促使1/0控制不断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如下:1、尽量减少CPU对1/0控制的干预,把CPU从繁杂的I/0控制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多地去完成数据处理任务。2、缓和CPU的高速性和设备的低速性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以提高CPU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3、提高CPU和I/0设备操作的并行程度,使CPU和I/0设备都处于忙碌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第7题: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可归结为硬件技术更新和应用需求扩大两大方面。
(1)伴随计算机器件的更新换代,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得到快速提高,也促使操作系统的性能和结构有了显著提高。此外,硬件成本的下降也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普及。
(2)应用需求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

第8题:

分时系统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用户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机交互;②共享主机;③便于用户上机。
分时系统的主要特征如下:①多路性;②独立性;③及时性;④交互性。

第9题:

对比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几个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试分析何为推动音乐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 中世纪:
A.中世纪教会复调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欧洲音乐发展的原动力;
B.以格里哥利圣咏为基础,产生了8种复调音乐形式: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吉美尔、复布尔东、卡农、克劳苏拉、孔杜克图斯、经文歌;
C.圭多确立四线谱的应用,由此逐渐演变成五线谱的低音、中音、高音三种谱号;
D.胡伯特确立七声音阶唱名法,沿用至今。
文艺复兴:
A.大量音乐创作与礼拜活动相分离,作曲家把宗教复调创作技巧与世俗音乐语汇相融合,从而导致作曲技巧与音乐形式一系列变化,在十四世纪出现了新的音乐名称“新艺术”;
B.音乐内容世俗化,导致作曲技术不断丰富多样c复调写作以四声部织体为主,相当于人声男女四个主要声部,突出主要声部旋律,萌发了和声的最早写法。d歌曲演唱增加乐器伴奏,导致声乐与器乐的结合,产生多种多样的音乐体裁形式e节奏、节拍的运用日趋规律化,力求简明、匀称而由变化f伊奥尼亚调式、爱奥利亚调式逐渐替代中世纪教会调式;g个人创作风格日益显露出来等。
巴洛克:
A.“巴洛克”一词最初指过分雕琢的怪诞的建筑风格,出现了一种轻快精致的洛可可风格,是一种追求华丽纤巧而精细雅致的装饰性艺术风格,在法国音乐中也表现出这种风格特征;
B.和声混乱,充满变调和不协和音,旋律粗糙不自然,音调艰涩,运动与发展勉强而不自然;
C.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在商业中心出现了企业性质的歌剧院,欧洲歌剧诞生并发展起来;
D.出现了数字低音记谱法,又称通奏低音记谱法;
E.大型声乐体裁清唱剧和康塔塔发展起来,创立了奏鸣曲、室内奏鸣曲、协奏曲、组曲、赋格曲;
F.小提琴在乐器中占据重要地位,羽管键琴风行,演奏技巧得到完善。
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是:
A.强调情绪的对比和矛盾冲突,在一个乐章、甚至一个主题内都有不同性质的因素;
B.节奏灵活多变:意外的停顿、拍子的改换、人为地改变节奏重音等手法,使音乐富有推动力和戏剧性;
C.以主调织体为主,但织体常常改变造成丰富的层次变化;
D.旋律流畅朴素,带有民间风格,结构平衡对称,句法清晰;
E.力度的幅度变大了,渐强渐弱造成微妙的情绪变化,极强极弱的突然出现也是常用的手段;
F.取消了数字低音记谱法;
G.管弦乐队标准化,形成四个大组;
H.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形式确立,奏鸣曲式广泛应用。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是:
A.题材:更加个人化,主观情感化,悲剧性的爱情成为中心内容,曲折离奇的故事和古老神秘的传说受到重视因而音乐富于戏剧性;
B.形式:音乐与其他艺术紧密结合,追求“综合艺术”,出现了“标题音乐”如交响诗、交响音画等;
C.作曲家对音乐色彩的重视更甚于对结构的重视,乐队编配新颖、丰满、响亮,更重视铜管、木管以及打击乐并扩大了乐队编制。
分析推动音乐发展的动力(要点),
第一,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考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属于上层建筑;
第二,经济的发展要求制造技术发展,乐器制造水平提高,印刷技术出现推动音乐普及;
第三,音乐的功能逐渐从正统的宗教仪式一步步变成对于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达手段;
第四,作曲家、理论家对于新技法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第10题:

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