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试验员

单选题关于铁路混凝土设计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以力学性能为基本要求B 以耐久性能为基本要求C 以工作性能为基本要求

题目
单选题
关于铁路混凝土设计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力学性能为基本要求

B

以耐久性能为基本要求

C

以工作性能为基本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会计科目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坑较大时,打桩宜从周边向中间进行
B:打桩宜采用重锤低击
C: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堆放层数不超过2层
D:桩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运输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187
选项A,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选项C,现场预制桩多用重叠法预制,重叠层数不宜超过4层;选项D,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第3题:

下述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简支梁桥特点论述不正确的是()。

A、构造简单

B、受力明确

C、易于标准化设计和施工

D、跨度适用范围大


参考答案:D

第4题:

关于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说法正确的有( )。

A: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应低于C30
B: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可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C: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D:应根据试验确定其掺量

答案:B,C,D
解析:
为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采用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应低于C20,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应根据试验确定其掺量。

第5题:

关于后浇带施工的说法, 正确的是()。

A.若设计无要求,至少保留14d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B.填充后浇带后采用高膨胀混凝土
C.应采用与原结构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
D.后浇带混凝土至少保持14d的湿润养护

答案:D
解析:
后浇带的规定:
(1)留置时间: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 至少保留 28d)后,在后浇带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2)填充后浇带混凝土:①微膨胀混凝土;②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3)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保持至少 14d 的湿润养护。

第6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说法正确的是( )。

A:养护应保证用水充足,宜使用围水养护
B: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弯拉强度75%时可停止养护
C:高温养护天数不宜小于7d
D:混凝土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

答案:D
解析:
混凝土路面养护
(1)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方式。
(2)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一般养护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小于14d,低温天不宜小于21d。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低温天应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养护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在路面养护期间,平交道口应搭建临时便桥。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第7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坑较大时,打桩宜从周边向中间进行
B.打桩宜采用重锤低击
C.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堆放层数不超过2层
D.桩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运输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187
A,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
C,现场预制桩多用重叠法预制,重叠层数不宜超过4层;
D,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第8题:

关于田口的容差设计,下述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通过容差设计使容差越小越好

B.通过容差设计使产品的质量损失最小

C.容差大小与质量损失无关

D.以上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B

第9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拉区只考虑钢筋受压
B.压区只考虑混凝土受拉
C.梁的正截面破坏形态与配筋量有关
D.不允许设计成少筋梁,允许设计成超筋梁

答案:C
解析:
2020/2019版教材P24
对梁的配筋量在规范中明确地作出规定,不允许设计成超筋梁和少筋梁, 对最大、最小配筋率均有限值,它们的破坏是没有预兆的脆性破坏。

第10题:

下列关于喷射混凝土厚度评定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有( )。(2013真题)

A: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设计值
B:最小厚度值不小于0.5倍设计厚度,且不小于5cm
C:60%检测点的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
D:喷射混凝土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值

答案:C
解析:
检查点平均厚度≥设计厚度;;检查点厚度60%≥设计厚度;检测点最小厚度≥设计厚度6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