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单选题如下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 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 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础顶面H 0=37.7m。 试问烟囱的第一周期T 1最接近于()s。A2.013B2.690C3.756D4.106

题目
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 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 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础顶面H 0=37.7m。 试问烟囱的第一周期T 1最接近于()s。
A

2.013

B

2.690

C

3.756

D

4.106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题图(Z)所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第一自振周期T1=0.55s。一至四层的楼层侧向刚度K1、K2、K3、K4依次为:1.7×10`5N/mm、1.8×10`5N/mm、1.8×10`5N/mm、1.6×10`5N/mm;各层顶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3、G4依次为:2100kN、1800kN、1800kN、1900kN。



假定,作用在一、二、三、四层顶面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分别为:120kN、150kN、180kN、280kN。试问,该结构底层与顶层的层间位移u1、u2(mm),分别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扭转影响。

A. 0.7,1.8
B. 0.7,4.6
C. 4.3,1.8
D. 4.3,4.6

答案:C
解析:
对于框架结构,层间位移等于楼层剪力标准值与楼层的侧向刚度的比值,各楼层地震剪力V4=280kN,V3=280+180=460kN,V2=460+150=610kN,V1=610+120=730kN。因此,层间位移如下
底层层间位移:u1=730×10`3/(1.7×105)=4.29mm;
四层层间位移:u4=280×10`3/(1.6×105)=1.785mm。

第2题:

如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石出顶面H0=37.7m。



房屋顶部侧移最接近于( )mm。

A. 13.5
B. 14.4
C. 15.3
D. 16.1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根据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表述正确的是

A.总装机容量大于1t/h且小于2t/h的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25米

B.总装机容量为2t/h的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20米

C.总装机容量大于2t/h且小于4t/h的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30米

D.总装机容量大于2t/h且小于4t/h的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35米


正确答案:AC

第4题:

某钢筋混凝土圆形烟囱,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自振周期T1=1.25s,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ω0=0.4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安全等级为二级。已知该烟囱基础顶面以上各节(共分6节,每节竖向高度10m)重力荷载代表值如表所示。


提示:按《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作答。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38-40题:
试问,烟囱根部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50
B.870
C.1000
D.1200

答案:A
解析:
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第5.5.1条第3款规定,本工程烟囱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根据第5.5.5条式(5.5.5-1)计算,烟囱根部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v0=±0.75αv max GE,其中,αvmax为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6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4条表5.1.4-1可得,αvmax=0.16×0.65=0.104。由题设条件可得烟囱基础顶面以上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E=950+1050+1200+1450+1630+2050=8330kN,则:FEv0=±0.75×0.104×8330=±650kN。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5题:

如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石出顶面H0=37.7m。



假定该烟囱基本自振周期T1=2.40s,α1=0.02124。其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地震剪力V0最接近于( )kN。

A. 367.10kN
B. 340.50kN
C. 338.31kN
D. 328.67kN

答案:C
解析: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02124×0.85×18738.8=338.31kN,则地震剪力V0=FEk=338.31kN。

第6题:

某钢筋混凝土圆形烟囱,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自振周期T1=1.25s,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ω0=0.4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安全等级为二级。已知该烟囱基础顶面以上各节(共分6节,每节竖向高度10m)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表所示。[2014年真题]



提示:按《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作答。



2..试问,烟囱最大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650
B. 870
C. 1740
D. 1840

答案:D
解析:
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第5.5.5条及其条文说明规定,烟囱最大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发生在烟囱的中下部,数值为:FEvkmax=(1+C)кvGE。其中,C为结构材料的弹性恢复系数,对钢筋混凝土烟囱取C=0.7;кv为竖向地震系数,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比值的65%采用,对8度设防烈度取кv=0.13。已知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950+1050+1200 +1450+1630+2050=8330kN,则FEvkmax=(1+0.7)×0.13×8330=1841kN。本题亦可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第5.5.5条第2款求解烟囱各节底部各截面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进行解答:



同理,



根据条文说明第5.5.5条规定,烟囱最大竖向地震作用发生在距烟囱根部h/3处,因此,FEv2k=1816kN亦接近最大竖向地震作用。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题图(Z)所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第一自振周期T1=0.55s。一至四层的楼层侧向刚度K1、K2、K3、K4依次为:1.7×10`5N/mm、1.8×10`5N/mm、1.8×10`5N/mm、1.6×10`5N/mm;各层顶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3、G4依次为:2100kN、1800kN、1800kN、1900kN。



假定,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800kN,试问,作用在二层顶面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2(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30
B. 140
C. 150
D. 16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查表5.1.4-2得,Tg=0.35s。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2.1条表5.2.1规定,当T1=0.55s>1.4Tg=1.4×0.35=0.49s时,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n为
δn=0.08T1+0.07=0.08×0.55+0.07=0.114
ΣGjHj=2100×4.8+1800×(4.8+3.5)+1800×(4.8+2×3.5)+1900×(4.8+3×3.5)=75330kN·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2.1条式5.2.1-2计算作用在二层顶面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第8题:

如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石出顶面H0=37.7m。



试问烟囱的第一周期T1最接近于( )s。




A. 2.013
B. 2.690
C. 3.756
D. 4.106

答案:A
解析:

第9题:

如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础顶面H0=37.7m。




2.假定该烟囱的基本周期为2.5s,试确定与之相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0.0154
B. 0.016
C. 0.0205
D. 0.041

答案:C
解析:
已知T1=2.5s,Tg=0.55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4条表5.1.4-1可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08,则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如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础顶面H0=37.7m。




3.假定该烟囱基本自振周期T1=2.40s,α1=0.02124。其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地震剪力V0最接近于(  )kN。

A. 367.10kN
B. 340.50kN
C. 338.31kN
D. 328.67kN

答案:C
解析: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FEk=α1·Geq=0.02124×0.85×18738.8=338.31kN,则地震剪力为:V0=FEk=338.31kN。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