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心即理”是阳明学说的标志性命题,是了解阳明学的一个关键,它与程朱理学的“性即理”命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心即理”命题的提出
阳明早年非常关注朱子的格物思想,深信朱熹“一草一木,皆含至理”的说法,年轻时曾用过“格物”工夫,却毫无所获。后来,他被贬官到龙场后,悟出了“理并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就在人们的心中”的道理,随即他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
(2)“至善者,心之本体”
①批评“义外”说
《传习录》记载了他与其弟子徐爱的一段对话,这段话的大意是:徐爱从朱子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如果只追求内心的至善,就会忽略外在事物。根据朱子学的说法,任何事物都存在定理,格物穷理即只有认识了事物之中存在的这个定理,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作出恰当的行动。而阳明则不赞成这种观点,他认为至善就存在人们的心中,只能在人们的内心寻求道德原则,而不能到对象上去寻求。在对象上寻求道德法则,就是告子所说的“义外”。他说:“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者,心之本体。”
②批判“在物之理”
他站在这个立场上批判了“在物为理”的说法,他指出“心在物则为理”,即离开心而单独谈论“在物之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③“心之本体”
阳明“心即理”命题中的“心”不是指知觉意识活动,而是指道德主体。他说:“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哪有不善?”由此可见,阳明认为心并不是简单的认知心以及感性知觉活动,而是主宰之心。阳明的“心之本体”涵义与从孟子到陆九渊以来的“本心”内涵是一致的。
阳明“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针对“至善”,即道德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原则问题,也就是“当然”,不包括事物的“所以然之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