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二级

有以下程序 int a=2; int f(int n) { static int a=3; int t=0; if(n%2) {static int a=4; t+=a++;} else {static int a=5; t+=a++;} return t+a++; } main ( ) { int s=a, i; for (i=0;i<3; i++) s+=f (i) print f ("%d\n" , s );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26B.28C.29D.24

题目

有以下程序 int a=2; int f(int n) { static int a=3; int t=0; if(n%2) {static int a=4; t+=a++;} else {static int a=5; t+=a++;} return t+a++; } main ( ) { int s=a, i; for (i=0;i<3; i++) s+=f (i) print f ("%d\n" , s );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26

B.28

C.29

D.24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解析:全局变量的生存期是整个程序的运行期间,作用域是从变量定义的位置开始,到整个源文件结束止。但是,若全局变量和某一函数或语句块中的局部变量同名,则在该函数或语句块中,此全局变量被屏蔽,即在该函数或语句块内,访问的是局部变量,与同名的全局变量不发生任何关系。静态局部变量的生存期与全局变量相同,作用域和局部变量一样都是整个函数成语旬块内有效。程序第一行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a,在f()函数开头也定义了一个静态局部变量a,而且在后面if语句的两个子句中都定义了静态局部变量a。这4个变量a虽然名字一样,但却是4个独立的变量,而且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都存在。在主函数中,在定义变量s时将s初始化为全局变量a的值2,然后使用一个for循环分别调用了3次f(0)、f(1)、f(2),并将得到的值累加到变量s中。第1次调用n=0为偶数,执行else子句,此时t累加的是else子句中的变量a,所以执行后else子句中的a变为6,t变为5,然后return语句中的a是函数f()开头定义的a,执行后函数开头的a变为4,所以返回值是5+3=8。第2次调用n为1是奇数,执行if子句,所以t变为4,if子句中的a变为5,然后返回时函数开头的a变为5,返回值是4+4=8。第3次调用n为2是偶数,又执行else子句,else子句中的a现在还是上次执行后的值6,所以t=6,然后返回时加上函数开头的a的当前值5,最后返回11。所以s最终的值是2+8+8+11=29。故应该选择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以下程序 int a=4; int f(int n) {int t=0; static int a=5; if(n%2) {int a=6; t+=a++;} else {int a=7 ;t+=a++;} return t+a++; } main() {int s=a,i=0; for(;i〈2;i++) s+=f(i); printf (“%d\\n”,s);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24

B.28

C.32

D.36


正确答案:B

第2题: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f(int a) {int b=0; static int c=4; a=c++;b++; re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stdio.h>

f(int a)

{ int b=0;

static int c=4;

a=c++;b++;

return(a);

}

main()

{ int a=2,i,c;

for(i=0;i<2;i++)

C=f(a++);

printf("%d\n",c);

}

A.4

B.7

C.6

D.5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静态变量的使用方法和for循环。在函数调用时,static变量在函数调用结束后所作的所有变化均不保持,所以当i=1时,第2次进入f函数时c=5,所以最终main函数中c的值为5。

第3题:

有以下程序

int a=4;

int f(int n)

{ int t=0; static int a=5;

if(n%2) {int a=6; t+=a++;}

else {int a=7 ;t +=a++ ; }

return t+a++ ;

}

main( )

{ int s=a , i=0 ;

for( ; i 〈 2 ; i++) s+=f(i);

printf ("%d\n",s);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24

B)28

C)32

D)36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下列程序执行输出的结果是______。 include f (int a) {int b=0;static c=7;a=c++; b++

下列程序执行输出的结果是______。

include <stdio.h>

f (int a)

{ int b=0;

static c=7;

a=c++; b++;

return (a);

}

main()

{ int a=2,i,k;

for(i=0;i<2;i++)

k=f(a++);

printf("%d\n", k);

}


正确答案:8
8 解析:第1次for循环,i=0,调用函数f(2),然后将a的值加1,在f()函数中,变量c为static类型,所以c=8;第2次for循环, i=1,调用函数f(3),然后将a的值加1,调用函数f(3)时,a=c++=8,所以k=8。

第5题:

有以下程序: int a=2; int f(int n) { static int a=3; int t=0; if(n % 2)(static int a=4; t+=a++;} else{static int a=5; t+=a++;} return t+a++; } matin() { int s=a, i; for(i=0; i<3; i++)s+=f(i); printf("% d\n", s);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A.26

B.28

C.29

D.24


正确答案:C
解析:在某一函数中当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时,则在该函数中,全局变量被屏蔽,访问的是局部变量。因此,t+a++中的a用的是static int a=3的这个a。if语句的执行是当n是偶数时,执行else的部分,否则执行其后的部分。因此,当i=0时,t=5,s=2+8=10;i=1时,t=4,s=10+8=18;当i=2时,t=6,s=18+11=29。

第6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dstdio.h>int f(int n); main( ){int a=3,s; s=f(a);s=s+f(a);printf(&qu

有以下程序:

includedstdio.h>

int f(int n);

main( )

{int a=3,s;

s=f(a);s=s+f(a);printf("%dkn",s);

}

int f(int n)

{static int a=1;

n+=a++;

return 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7

B.8

C.9

D.10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函数的调用。当执行s=f(a)时,进入fun函数,n=n+(a++),n的值为3,a的值为1,a++的意思是先用a的值,再将a加1为2,所以n的结果为4,也就是主函数中f(a)的结果为4;返回主函数,执行s=s+f(a),s为4,再次调用函数,此时n仍为3,a的值刚才已经自加2,所以计算后n的值为5,a自加l为3。返回主函数,f(a)的结果为5,所以s=4+5=9。

第7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int a=4;int f(int n){int t=0;static int a=5;if(n%2) {int a=6;

有以下程序: #include<string.h> int a=4; int f(int n) {int t=0;static int a=5; if(n%2) {int a=6;t++=a++;} else{int a=7;t+=a++;} return t+a++; } main() {int s=a,i=0; for(;i<2;i++)s+=f(i); printf("%d\n",s);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24

B.28

C.32

D.36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部变量的应用。因为程序的初始int a=4;语句定义了外部变量a,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当i=0时,调用f(0)函数,执行的语句是else {int a=7;t+=a++;},此处程序中又定义了变量a,所以原来定义的外部变量在此不起作用,得到t=7,返回值语句return t+a++;处,外部变量a起作用,返回值为7+5=12:当i=1时,调用f(1)函数,执行的是语句else{inta=6:t+=a++;},此处程序中又定义了变量a,所以原来定义的外部变量在此不起作用,得到t=6,返回值语句

第8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a=1;

int f(int c)

{ static int a=2;

c=c+1;

return (a++)+c;}

main()

{ int i,k=0;

for(i=0;i<2;i++){int a=3;k+=f(a);}

k+=a;

printf( " %d\n " ,k);

}

程序运行结果是

A) 14

B) 15

C) 16

D) 17


正确答案:A

第9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a=1; int f(int c) { stati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a=1; int f(int c) { static int a=2; c=c+1; return (a++) + c; } main() { int i, k=0; for(i=0;i<2;i++) { int a=3; k += f(a); k +=a; printf("%d\n",k); }

A.14

B.15

C.16

D.17


正确答案:A
解析:静态局部变量的作用域跟一般局部变量相同,都是从声明处开始到声明所在函数或语句块结束为止。但静态局部变量的生存周期却是从第1次执行到该静态局部变量的声明语句时起,直到程序结束。而—般局部变量的生存周期到离开它的作用域时就结束了。本题的f()函数中static int a=2;语句就声明了一个静态局部变量a,并初始化为2。主函数中,通过一个for循环连着调用了2次f()函数。两次调用形参c都为3,f()函数中让c增1变为4,然后输出(a++) +c,第1次调用a为2,所以输出结果为3+4=6,而第2次调用a被上次调用时的++运算符增1,所以为3,输出结果为3+4=7。所以主函数for循环结束后,k的值是13,下面一条k+=a;语句中的a是全局变量a,值为1。故最终输出结果是14,应该选择 A。

第10题: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int fun(int x) {static int t=0; return(t+=x); }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x)

{ static int t=0;

return(t+=x);

}

main()

int s,i;

for(i=1 ;i<=5;i++) s=fun(i);

printf("%d\n",s);


正确答案:15
15 解析:static类型的变量是静态变量,本题中的静态变量t为静态局部变量。静态局部变量是在编译时赋初值的,即只赋初值一次,在程序运行时它已有初值。以后每次调用函数时不再重新赋初值而只是保留上次函数调用时的值。本题在多次调用fun函数的过程中,只在第一次调用时t的初值为0,以后每次调用函数时不再重新赋初值,而只是保留上次函数调用结束时的值,所以本程序的作用相当于将1到5数字进行累加,故输出结果为1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