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M,则实现1:M联系的方法是______。A.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B.将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主码C.将“1”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D.将“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1”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

题目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M,则实现1:M联系的方法是______。

A.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

B.将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主码

C.将“1”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

D.将“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1”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E—R图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实体型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形表示,联系型用菱形表示

B.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1:1、1:n和m:n三类

C.1:l联系是1:n联系的特例,1:n联系是m:n联系的特例

D.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只存在于两个实体型之间


正确答案:D
解析: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存在于两个实体型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多个实体性之间,故本题答案选D。

第2题:

假设在一个E-R模型中,存在10个不同的实体集和12个不同的二元联系(二联系是指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其中3个1:1联系、4个1:N、5个M:N联系,则这个E-R模型转换成关系的数目可能是()。

A、14

B、15

C、19

D、22


参考答案:D

第3题:

如果有10个不同的实体集,它们之间存在着12个不同的二元联系(二元联系是指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其中3个1:1联系,4个1:N联系,5个M:N联系,那么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个数为()

A.14

B.15

C.19

D.22


参考答案:B

第4题:

假设有部门和职员两个实体,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部门与职员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联系。

A.m:n

B.1:m

C.m:k

D.1:1


正确答案:B
B。【解析】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方式分为三种: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本题中一个部门可以有多个职员而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因此属于一对多的联系,即l:m。

第5题: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如何引入第3个交叉关系?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D.将两个实体合并


正确答案:A
解析:两实体间的联系是M:N时,关系模型是多对多联系。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需要把多对多联系分解成一对多联系,分解的方法就是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关键字。

第6题:

一个ER图中,如果共有20个不同实体类型,在这些实体类型之间存在着9个不同的二元联系(二元联系是指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其中3个是1:N联系,6个是M:N联系,还存在1个M:N的三元联系,那么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型个数为()

A、24

B、27

C、29

D、30


参考答案B

第7题:

若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n,则实现1:n联系的方法是( )。

A.将“n”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码加入到“1”端的关系中

B.在“n”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加入“1”端实体转换关系的码

C.在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码

D.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


正确答案:B

第8题:

有两个不同的实体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1:1联系和一个M:N联系,那么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个数为()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第9题: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M,则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是否需要引入第三个交叉关系?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D.有时需要,有时不需要


正确答案:A
解析:两实体间的联系是M:N时,关系模型是多对多联系。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需要把多对多联系分解成一对多联系,分解的方法就是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关键字。

第10题: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 )引入第三个交叉关系。A.需要B.不需要C.无所谓D.将两个实体合并


正确答案:A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需要引入第三个交叉关系,即化为两个一对多的关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