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初级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3,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某公司的分支机构通过一条DDN专线接入到公司总部,地址分配和拓扑结构如图5-1所示。在两台路由器之间可以使用静态路由,也可以使用动态路由。下面是分支机构路由器R1的配置命令列表,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命令/参数,实现R1的正确配置。Router>enRouter>conf termRouter(config)hostname R1Router(config)int e0R1(config-if)ip address (1)R1(config-if)no

题目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3,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某公司的分支机构通过一条DDN专线接入到公司总部,地址分配和拓扑结构如图5-1所示。在两台路由器之间可以使用静态路由,也可以使用动态路由。

下面是分支机构路由器R1的配置命令列表,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命令/参数,实现R1的正确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erm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Router(config)int e0

R1(config-if)ip address (1)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int s0

R1(config-if)ip address [ (2) ]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clock rate 56000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p routing

R1(config)ip route [ (3) ]

R1(config)ip classless

R1(config)exit

R1copy run start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主要目的是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以及实现TCP负载均衡等。在如图2所示的设计方案中,与Internet连接的路由器采用网络地址转换。

请根据路由器的NAT表和图2中给出的网络结构、IP地址,简要叙述主机B向内部网络发出请求进行通信时,边界路由器实现TCP负载均衡的过程。


正确答案:(1)外部主机B(172.20.7.3)发出请求建立B到虚拟主机(10.1.1.127)的连接。 (2)边界路由器接到这个连接请求后查询NAT表建立一个新的地址转换映射。如为10.1.1.127分配真实主机地址10.1.1.1。 (3)边界路由器用所选真实地址替换目的地址转发该数据报。内部主机10.1.1.1接收到该数据报并作应答。 (4)边界路由器接到应答报后根据内部地址及端口号和外部地址及端口号从NAT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内部虚拟主机地址及端口号。 (5)将源地址转换为虚拟主机地址并转发应答报;B接收到源地址为10.1.1.127的应答报。 (6)下一个请求时边界路由器为其分配下一个内部局部地址如 10.1.1.2。
(1)外部主机B(172.20.7.3)发出请求,建立B到虚拟主机(10.1.1.127)的连接。 (2)边界路由器接到这个连接请求后,查询NAT表,建立一个新的地址转换映射。如为10.1.1.127分配真实主机地址10.1.1.1。 (3)边界路由器用所选真实地址替换目的地址,转发该数据报。内部主机10.1.1.1接收到该数据报,并作应答。 (4)边界路由器接到应答报后,根据内部地址及端口号和外部地址及端口号,从NAT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内部虚拟主机地址及端口号。 (5)将源地址转换为虚拟主机地址,并转发应答报;B接收到源地址为10.1.1.127的应答报。 (6)下一个请求时,边界路由器为其分配下一个内部局部地址,如 10.1.1.2。

第2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公司有1个总部和2个分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局域网。该公司申请了4个c类IP地址块202.114.10.0/24~202.1 14.13.0/24。公司各部门通过帧中继网络进行互联,网络拓扑结构如图5—1所示。

请根据图完成R0路由器的配置:

R0(config)interface sO/O(进入串口配置模式)

R0(config—if)ip address 202.114.13.1(1)(设置IP地址和掩码)

R0(config)encapsulation(2)(设置串口工作模式)


正确答案:255.255.255.0 frame—relay
255.255.255.0 , frame—relay 解析:问题一中,要写R0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其IP地址为202.114.13.1,因为是c类网络,所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而串口工作模式为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第3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校园网申请到了C类网络地址块202.115.0.0/24~202.115.3.0/24。根据网络规划需求,网络中心、图书馆、教学实验楼以及行政办公楼的各个部门需划分到不同网段。其中,Web服务器IP地址为202.115.0.10,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图为RouterB上的路由表信息,写出查询路由表的命令:(1)。该路由器上运行的路由协议为(2)。

行政办公楼部门A所属网络地址是(3),部门B所属网络地址是(4)。在主机D上使用命令Tracert DNSServer,显示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主机D的Internet协议属性配置。

主机D的IP地址: (5);

主机D的子网掩码: (6);

域名服务器IP地址: (7);

主机D的默认网关: (8)。


正确答案:(1)show ip route其中show简写为sh或sho也正确 (2)RIP (3)202.115.3.0/26 (4)202.115.364/26 (5)~(6)参考答案: 第一种解答: (5)在202.115.3.130~202.115.3.190中任意一个IP地址均正确 (6)255.255.255.192 第二种解答: (5)在202.115.3.130~202.115.3.254中任意一个IP地址均正确 (6)255.255.255.128 (7)202.115.0.2 (8)202.115.3.129
(1)show ip route,其中show简写为sh或sho也正确 (2)RIP (3)202.115.3.0/26 (4)202.115.3,64/26 (5)~(6)参考答案: 第一种解答: (5)在202.115.3.130~202.115.3.190中任意一个IP地址均正确 (6)255.255.255.192 第二种解答: (5)在202.115.3.130~202.115.3.254中任意一个IP地址均正确 (6)255.255.255.128 (7)202.115.0.2 (8)202.115.3.129 解析:根据试题题干部分给出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可以得知行政办公楼的部门A、部门B以及部门C分别通过feI/0、fe2/0和fe3/0与路由器B直接相连。根据问题1中给出的路由表表项,可以发现直连线路共有4条,其中202.115.3.0/24下包含三个子网,分别为 202.115.3.0/26、202.115.3.64/26以及202.115.3.128/26。
从上述信息可以判定部门A所在网段为202.115.3.0/26网段,部门B所在网段为 202.115.3.64网段。同时在路由表项可以发现,路由信息类型分为两类,分别为C和R,其中C表示直连线路,而R表示路由信息由RIP协议生成。
根据主机D上使用命令TracertDNSServer后得到的信息,可以知道路由器B的 fe3/0的IP地址为202.115.3.129,并且DNSServer的IP地址为202.115.0.2。因此,主机 D的网关地址和DNS服务器IP地址配置分别为202.115.3.129和202.115.0.2。
主机D的IP地址选择可以有两种方案,第一种选择网段202.115.3.128/26,因此IP地址可以选择202.115.3.130~202.115.3.190之间的任意一个,相对应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192。第二种方案是考虑到在路由器会发生地址汇聚,因此主机D可以选择的网段为202.115.3.128/25,所以IP地址可以选择202.115.3.130~202.115.3.254之间的任意一个,相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

第4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VPN是通过公用网络Internet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终端联接而成的专用网络。目前大多采用IPsec实现IP网络上端点间的认证和加密服务。

某公司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1所示,采用VPN来实现网络安全。请简要叙述从公司总部主机到分支机构主机通过IPsec的通信过程。


正确答案:操作过程可以分成5个主要步骤: (1)IPSec过程启动——根据配置IPSec对等体(公司总部主机和分支机构主机)中的IPSec安全策略指定要被加密的数据流启动IKE(Internet密钥交换)过程; (2)IKE阶段1——在该连接阶段IKE认证IPSec对等体协商IKE安全关联(SA)并为协商IPSec安全关联的参数建立一个安全传输道路; (3)IKE阶段2——IKE协商IPSec的SA参数并在对等体中建立起与之匹配的IPSecSA; (4)数据传送——根据存储在SA数据库中的IPSec参数和密钥在IPSec对等体间传送数据: (5)IPSec隧道终止——通过删除或超时机制结束IPSec SA。
操作过程可以分成5个主要步骤: (1)IPSec过程启动——根据配置IPSec对等体(公司总部主机和分支机构主机)中的IPSec安全策略,指定要被加密的数据流,启动IKE(Internet密钥交换)过程; (2)IKE阶段1——在该连接阶段,IKE认证IPSec对等体,协商IKE安全关联(SA),并为协商IPSec安全关联的参数建立一个安全传输道路; (3)IKE阶段2——IKE协商IPSec的SA参数,并在对等体中建立起与之匹配的IPSecSA; (4)数据传送——根据存储在SA数据库中的IPSec参数和密钥,在IPSec对等体间传送数据: (5)IPSec隧道终止——通过删除或超时机制结束IPSec SA。

第5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6,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公司总部服务器1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需安装虚拟专用网(VPN)服务,通过IntelTlet与子公司实现安全通信,其网络拓扑结构和相关参数如图所示。

在Windows Server 2003的“路由和远程访问”中提供两种隧道协议来实现VPN服务:(1)和L2TP,L2TP协议将数据封装在(2)协议帧中进行传输。


正确答案:PPTPPPP
PPTP,PPP 解析:问题一中,在Windows Server 2003的“路由和远程访问”中提供两种隧道协议来实现VPN服务:PPTP和L2TP,L2TP协议将数据封装在PPP协议帧中进行传输。点对点隧道协议(PPTP)是一种支持多协议虚拟专用网络的网络技术,它工作在第二层。通过该协议,远程用户能够通过Microsoft Windows NT工作站、Windows 95和Windows98操作系统以及其他装有点对点协议的系统安全访问公司网络,并能拨号连人本地ISP,通过Internet安全链接到公司网络。L2TP协议是一种工业标准的Intemet隧道协议,功能大致和PPlrP协议类似,比如同样可以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加密。不过也有不同之处,比如PPTP要求网络为IP网络,L2TP要求面向数据包的点对点连接;PPTP使用单一隧道,L2TP使用多隧道;L2TP提供包头压缩、隧道验证,而PPTP不支持。

第6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人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小公司的网络拓扑如图9-2所示。其中路由器具有ISDN模块,公司网络通过 ISDN连接到ISP。

在应用服务器关机的情况下,公司员工能连接上因特网吗?简要解释。


正确答案:(1)不考虑应用服务器和路由器对内部用户的权限、服务等限制的情况下单纯从拓扑结构来看在应用服务器关机的情况下公司员工是能够连接上因特网的。 (2)如果应用服务器对内部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计费甚至对IP地址的分配有严格的控制则在应用服务器关机的情况下用户无法通过认证进入网络或者因为没有获得合适的IP地址而无法连接入因特网。
(1)不考虑应用服务器和路由器对内部用户的权限、服务等限制的情况下,单纯从拓扑结构来看,在应用服务器关机的情况下,公司员工是能够连接上因特网的。 (2)如果应用服务器对内部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计费甚至对IP地址的分配有严格的控制,则在应用服务器关机的情况下,用户无法通过认证进入网络,或者因为没有获得合适的IP地址而无法连接入因特网。 解析:从网络的拓扑结构来看,如果内部网络的PC机使用静态的IP分配方案,并且router没有限制客户机直接上网,ISP对客户的认证是在路由器上设置好了,比如设置了DDR,那么在内部应用服务器关机的情况下,内部PC可以直接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
如果内部应用服务器承担对内部PC分配IP地址的任务,并且对内部PC做身份认证、计费和访问权限设置的作用等,那么内部应用服务器关机,客户端肯定无法获得登入网络的身份认证,也无法获得IP地址,所以此时不能接入因特网。

第7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公司通过服务器S1中的“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接入Internet,拓扑结构如图4-1所示。其中,服务器S1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公司从ISP处租用的公网IP地址段是202.134.135.88/29。

对服务器S1进行配置时,打开“NAT/基本防火墙”配置窗口,在图4-2(a)、(b)、(c)中,配置lan接口的是(1),配置wan接口的是(2)。


正确答案:(1) 图4-2(a) (2) 图4-2(b)
(1) 图4-2(a) (2) 图4-2(b)

第8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下面是用小王用Dreamweaver MX编写的一个网页,如图12-2所示。

从这个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出小王使用了Dreamweaver MX的哪些功能?


正确答案:①命名网页名称为“练习”。 ②保存文件为“2.htm”。 ③设置背景颜色。 ④插入表格并把第一行的三列合并成了一列。又把表格边框设为1设置边框颜色为橘黄色。 ⑤层的使用。 ⑥设置水平线并设置水平线的颜色。 ⑦设置字体为宋体并设置字体颜色为黑色大小为2位置居中。 ⑧没有定义站点。
①命名网页名称为“练习”。 ②保存文件为“2.htm”。 ③设置背景颜色。 ④插入表格,并把第一行的三列合并成了一列。又把表格边框设为1,设置边框颜色为橘黄色。 ⑤层的使用。 ⑥设置水平线,并设置水平线的颜色。 ⑦设置字体为宋体,并设置字体颜色为黑色,大小为2,位置居中。 ⑧没有定义站点。

第9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解答栏内。

【说明】

某单位有1个总部和6个分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局域网。该单位申请了6个C类IP地址202.115.10.0/24~202.115.15.0/24,其中总部与分部4共用一个C类地址。现计划将这些部门用路由器互联,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网络采用R1~R7共7台路由器,采用动态路由协议OSPF。由图1-1可见,该网络共划分了3个OSPF区域,其主干区域为(1),主干区域中,(2)为区域边界路由器,(3)为区域内路由器。


正确答案:(1)Area 0 (2)R3 (3)R1和R2
(1)Area 0 (2)R3 (3)R1和R2

第10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单位内部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在该网络中采用RIP路由协议。

1.路由器第一次设置时,必须通过Console口连接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计算机进行配置,此时终端仿真程序设置的波特率应为(1)b/s。

2.路由器有多种配置模式,请根据以下命令提示状态,判断路由器处于何种配置模式下。

Router(Config) (2)

Router> (3)

Router (4)

Router(Config-if) (5)


正确答案:(1)9600 (2)全局配置模式 (3)用户模式 (4)特权模式 (5)局部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端口配置模式)
(1)9600 (2)全局配置模式 (3)用户模式 (4)特权模式 (5)局部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端口配置模式) 解析:网络管理员对路由器进行配置时,可以通过以太网口和Console口进行。但是在对路由器进行第一次设置时,必须通过Console口进行。
配置时,通过控制台电缆连接PC的串口和路由器的Console口,在PC上运行终端仿真软件可以连接路由,器,路由器的Console口的默认连接参数如下。
.端口速率:9600b/s:
.数据位:8;
.奇偶校验:无;
.停止位:1;
.流控:无。
在配置PC上运行的终端仿真软件时,应与上述参数匹配,故终端仿真程序设置的波特率应为9600b/s。
路由器的配置操作有三种模式: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和配置模式。其中配置模式又分为全局配置模式和接口配置模式、路由配置模式、线路配置模式等子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路由器有不同的命令提示状态。
.Router>: 路由器处于用户模式命令状态。
.Router #: 路由器处于特权模式命令状态。
.Router(Config) #: 路由器处于全局配置模式命令状态。
.Router(Config-if) #: 路由器处于接口配置模式命令状态。
.Router(Config-line) #: 路由器处于线路配置模式命令状态。
.Router(Config-router) #: 路由器处于路由配置模式命令状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