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初级

试题三(共15分)阅读以下说明和C 函数,将应填入(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若一个矩阵中的非零元素数目很少且分布没有规律,则称之为稀疏矩阵。对于m行n 列的稀疏矩阵M,进行转置运算后得到n 行m列的矩阵MT,如图3-1 所示。函数TransposeMatrix(Matrix M)的功能是对用三元组顺序表表示的稀疏矩阵M 进行转置运算。对 M 实施转置运算时,为了将M 中的每个非零元素直接存入其转置矩阵MT 三元组顺序表的相应位置,需先计算M 中每一列非零元素的数目(即MT 中每一行非零

题目

试题三(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C 函数,将应填入(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若一个矩阵中的非零元素数目很少且分布没有规律,则称之为稀疏矩阵。对于m行n 列的稀疏矩阵M,进行转置运算后得到n 行m列的矩阵MT,如图3-1 所示。

函数TransposeMatrix(Matrix M)的功能是对用三元组顺序表表示的稀疏矩阵M 进行转置运算。

对 M 实施转置运算时,为了将M 中的每个非零元素直接存入其转置矩阵MT 三元组顺序表的相应位置,需先计算M 中每一列非零元素的数目(即MT 中每一行非零元素的数目),并记录在向量num 中;然后根据以下关系,计算出矩阵M 中每列的第一个非零元素在转置矩阵MT 三元组顺序表中的位置:

cpot[0] = 0

cpot[j] = cpot[j-1] + num[j-1] /* j 为列号 */

类型ElemType、Triple 和Matrix 定义如下: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 三元组类型 */

int r,c; /* 矩阵元素的行号、列号*/

ElemType e; /* 矩阵元素的值*/

}Triple;

typedef struct { /* 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结构 */

int rows,cols,elements; /* 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素数目 */

Triple data[MAXSIZE];

}Matrix;

[C函数]

int TransposeMatrix(Matrix M)

{

int j,q,t;

int *num, *cpot;

Matrix MT; /* MT 是M的转置矩阵 */

num = (int *)malloc(M.cols*sizeof(int));

cpot = (int *)malloc(M.cols*sizeof(int));

if (!num || !cpot)

return ERROR;

MT.rows = (1) ; /* 设置转置矩阵MT行数、列数和非零元数目*/

MT.cols = (2) ;

MT.elements = M.elements;

if (M.elements > 0) {

for(q = 0; q < M.cols; q++)

num[q] = 0;

for(t = 0; t < M.elements; ++t) /* 计算矩阵M 中每一列非零元素数目*/

num[M.data[t].c]++;

/* 计算矩阵M中每列第一个非零元素在其转置矩阵三元组顺序表中的位置*/

(3) ;

for(j = 1;j < M.cols; j++)

cpot[j] = (4) ;

/* 以下代码完成转置矩阵MT三元组顺序表元素的设置 */

for(t = 0; t < M.elements;t++){

j = (5) ; /* 取矩阵M 的一个非零元素的列号存入j */

/* q 为该非零元素在转置矩阵MT 三元组顺序表中的位置(下标)*/

q = cpot[j];

MT.data[q].r = M.data[t].c;

MT.data[q].c = M.data[t].r;

MT.data[q].e = M.data[t].e;

++cpot[j]; /* 计算M 中第j列的下一个非零元素的目的位置 */

}/* for */

}/* if */

free(num); free(cpot);

/*此处输出矩阵元素,代码省略*/

return OK;

}/* TransposeMatrix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实现矩阵(3行3列)的转置(即行列互换)。

例如,输入下面的矩阵: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程序输出:

100 400 700

200 500 800

300 600 900

【函数】

int fun(int array[3][3])

{

int i,j,t;

for(i=0;(1);i++)

for(j=0;(2);j++)

{

t=array[i][j];

(3);

(4);

}

}

}

main()

{

int i,j;

int array[3][3]={{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clrscr();

for (i=0;i<3;i++)

{

for(j=0;j<3;j++)

printf("%7d",array[i][j]);

printf("\n");

}

fun((5));

printf("Converted array:\n");

for(i=0;i<3;i++)

{

for(j=0;j<3;j++)

printf("%7d",array[i][j]);

printf("\n");

}

}


正确答案:(1)i3 (2)ji (3)array[i][j]=array[j][i] (4)array[j][i]=t (5)array
(1)i3 (2)ji (3)array[i][j]=array[j][i] (4)array[j][i]=t (5)array 解析:本题考查用C语言实现矩阵的转置。
题目要求程序实现矩阵(3行3列)的转置,其关键是将当前行列对应的元素与其对应的列行元素互换。题目中给出了具体的矩阵元素和结构,下面来具体分析程序。
第(1)空很明显是循环语句的判断条件,是上界条件,这个二重循环的作用是进行数组中元素的互换,而从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可以判断出,这个数组是一个三维的数组,而在程序中下标是从0开始的,那么其上界应该是不大于3,因此这个空的答案分别是i3。
第(2)空也是循环的判断上界,在上面我们已经分析出了这个二重循环的作用是进行数组中元素的互换,而元素互换的过程是将当前行列对应的元素与其对应的列行元素互换,元素的下标都要在能互换的下标范围内,那么第二重循环的上界应该是第一重循环变量的当前值,因此此空答案为ji。
第(3)空在这个二重循环体中,从程序中不难发现,用一个临时变量f来存放要置换的值,接下来就是此空,那么应该是将其中一个值放到其转置后的位置,再结合上面分析,可以得出此空答案为array[i][j]=array[j][i]。
第(4)空是紧接着上一空而来的,在上面的程序中已经将当前位置中的值保存到了临时变量t中,且把其对应的转置位置的元素值放到了这个位置,那么接下来应该是将临时变量中的值放到转置位置,因此此空答案为array[j][i]=t。
第(5)空很明显是函数的参数,这个函数就是功能函数fun(),用来实现矩阵的转置,根据程序中函数的定义,它只有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要被处理的数组。在主函数中,需要被处理的数组是array,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在数组作为函数的形参时,一般是通过传递其地址来实现参数传递的,因此此空答案为array。

第2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1]

函数int fun1(int m, int n)的功能是:计算并返回正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

[函数1]

int fun1(int m, int n)

{

while ((1)) {

if (m>n) m=m-n;

else n=n-m;

}

(2);

}

[说明2]

函数long fun2(char*str)的功能是:自左至右顺序取出非空字符串str中的数字字符形成一个十进制整数(最多8位)。

例如,若字符串str的值为“f3g8d5.ji2e3p12fkp”,则函数返回值为3852312。

[函数2]

long fun2(char *str)

{

int i=0;

long k=0;

char *p=str;

while (*p!='\0' &&(3)) {

if (*p>='0' && *p<='9') {

k=(4)+ *p - '0';

++i;

}

(5);

}

return k;

}


正确答案:(1)m!=n;(2)return n或return m;(3)i8;(4)k*10;(5)p++
(1)m!=n;(2)return n或return m;(3)i8;(4)k*10;(5)p++

第3题:

●试题一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把应填入其中n处的字句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

【函数1.1说明】

函数strcpy(char*to,char*from)将字符串from复制到字符串to。

【函数1.1】

void strcpy(char*to,char*from)

{while( ( 1 ) );}

【函数1.2说明】

函数merge(int a[ ],int n,int b[ ],int m,int *c)是将两个从小到大有序数组a和b复制合并出一个有序整数序列c,其中形参n和m分别是数组a和b的元素个数。

【函数1.2】

void merge(int a[ ],int n,int b[ ],int m,int *c)

{ int i,j;

for(i=j=0;i<n && j<m;)

*c++=a[i]<b[j]? a[i++]:b[j++];

while( (2) )*c++=a[i++];

while( (3) )*c++=b[j++];

}

【函数1.3说明】

递归函数sum(int a[ ],int n)的返回值是数组a[ ]的前n个元素之和。

【函数1.3】

int sum(int a[ ],int n)

{ if(n>0)return (4) ;

else (5) ;

}


正确答案:

●试题一

【答案】(1)*to++=*from++ 或 (*to++=*from++)!=′\0

(2)i<n i!=n(3)j<m 或 j!=m

(4)an-1+sum(an-1);或 a0+sum(a+1n-1)(5)return 0

【解析】(1)完成字符的复制,并使指针指向下一元素。(2)当出现某一数组所有元素均已合并完成,则将另一数组其他元素直接进行复制。b串已复制完。(3)判断a串是否已复制完。(4)递归函数sun()完成数组n个元素的累加,当n>0时,使用规模为n-1的函数进行递归。(5)n<=0时,返回0即可。

 

第4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C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若一个矩阵中的非零元素数目很少且分布没有规律,则称之为稀疏矩阵。对m行n列的稀疏矩阵M,进行转置运算后得到n行m列的矩阵MT,如图3-1所示

为了压缩稀疏矩阵的存储空间,用三元组(即元素所在的行号、列号和元素值、表示稀疏矩阵中的一个非零元素,再用一维数组逐行存储稀疏矩阵中的所有非零元素也称为三元组顺序表)。例如,图3-1所示的矩阵M相应的三元组顺序表如表3-1所示。其转置矩阵MT的三元组顺序表如表3-2所示。

函数TransposeMatrix(Matrix M)的功能是对用三元组顺序表表示的稀疏矩阵M进行转置运算。

对M实施转置运算时,为了将M中的每个非零元素直接存入其转置矩阵MT三元组顺序表的相应位置,需先计算M中每一列非零元素的数目(即MT中每一行非零元素的数目),并记录在向量num中;然后根据以下关系,计算出矩阵M中每列的第一个非零元素在转置矩阵MT三元组顺序表中的位置:

cpot[0]=0

cpot[j]=cpot[j-1]+num[j-1]) /*j为列号*/

类型ElemType,Triple和Matrix定义如下: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三元组类型*/

int r,c; /*矩阵元素的行号、列号*/

ElemType e; /*矩阵元素的值*/

}Triple;

typedef struct{ /*矩阵的元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结构*/

int rows,cols,elements; /*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素数目*/

Triple data[MAXSIZE];

}Matrix;

[C语言函数]

int TransposeMatrix(Matrix M)

{

int j,q,t;

int *num, *cpot;

Matrix MT; /*MT是M的转置矩阵*/

num=(int*)malloc(M.cols*sizeof(int));

cpot=(int*)malloc(M.cols*sizeof(int));

if(!num ||cpot)

return ERROR;

MT.rows=(1); /*设置转置矩阵MT行数、列数和非零元素数目*/

MT.cols=(2);

MT.elements=M.elements;

if(M.elements>0){

for (q=0 ; q<M. cols ; q++)

num[q]=0;

for (t=0; t<M.elements;++t) /*计算矩阵M中每一列非零元素数目*/

num [M.data[t].c]++;

/*计算矩阵M中每列第一个非零元素在其转置矩阵三元组顺序表中的位置*/

(3);

for(j=1;j<M.cols;j++)

cpot[j]=(4);

/*以下代码完成转置矩阵MT三元组顺序表元素的设置*/

for(t=0;t<M.elements;t++){

j=(5); /*取矩阵M的一个非零元素的列号存入j*/

/*q为该非零元素在转置矩阵MT三元组顺序表中的位置(下标)*/

q=cpot[j];

MT.data[q].r=M.data[t].c;

MT.data[q].c=M.data[t].r;

MT.data[q].e=M.data[t].e;

++cpot[j]; /*计算M中第j列的下一个非零元素的目的位置*/

}/*for*/

} /*if*/

free(num); free(cpot);

/*此处输出矩阵元素,代码省略*/

return OK;

}/*TransposeMatrix*/


正确答案:(1)M.cols;(2)M.rows;(3)cpot[0]=0;(4)cpot[j-1]+num[j-1];(5)M.data[t].c
(1)M.cols;(2)M.rows;(3)cpot[0]=0;(4)cpot[j-1]+num[j-1];(5)M.data[t].c

第5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已知头指针分别为La和lb的有序单链表,其数据元素都是按值非递减排列。现要归并La和Lb得到单链表Lc,使得Lc中的元素按值非递减排列。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正确答案:(1)pa->data=pb->data (2)pc->next=pa (3)pc=pb (4)pb=pb->next (5)pc->next=pa?pa:pb
(1)pa->data=pb->data (2)pc->next=pa (3)pc=pb (4)pb=pb->next (5)pc->next=pa?pa:pb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流程图和有序链表的归并。
题目要求我们归并头指针分别为La和Lb的有序单链表,组成一个新的有序单链表 Lc,而Lc又是指向La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单链表的结构。单链表中一般有两个域,一个是数据域,用来存放链表中的数据;另一个是指针域,用来存放指向下个结点的指针。其归并的过程应该是先比较链表La和Lb中第一个元素,将较小的从其链表中取出放到k中,再取下一个结点的值去比较,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一个链表被全部取完,再将另一个链表剩下的部分连接到Lc后面即可。
下面,我们来看程序流程图的内容。首先是用两个指针变量pa和pb分别指向La和Lb的当前待比较插入的结点,而pc指向Lc表中当前最后一个结点。再下面是一个条件判断语句,其作用是判断链表La和Lb是否为空,如果有一个为空,只要将另一个链表剩下的部分连接到Lc后面,程序应该就可以结束了。
第(1)空是条件判断语句的条件,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再结合流程图下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条件语句的作用是比较当前待插入的两个值的大小,而指针变量pa和pb分别指向La和Lb的当前待比较插入的结点,因此,此空的答案为 pa->data=pb->data。
第(2)空是在条件为真的情况下执行的语句,如果条件判断为真,应该将pa所指结点连接到pc所指结点后面,因此,pc所指结点的指针域应该存放pa所指结点的地址。所以,此空的答案为pc->next=pa。
第(3)空和第(4)空都是在条件为假的情况下执行的语句,如果条件为假,说明 pb所指结点的值小于pa所指结点的值,应该将pb所指结点连接到pc所指结点后面,图中已经实现这一功能,要我们完成的是在插入后的后继工作。由于pc指向的是Lc表中当前最后一个结点,在插入一个结点后,要修改pc的值。在将pb所指结点插入后,链表中的最后一个结点就是pb所指结点,第(3)空的答案应该为pc=pb。执行完这些功能后,指针pb应该要往后移动,即指向下一个结点,第(4)用来完成这个功能,所以答案为pb=pb->next。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如果链表La和Lb有一个为空,只要将另一个链表剩下的部分连接到Lc后面即可。第(5)空就是用来完成这个功能的,但我们不知道具体是哪个链表为空,还需要判断,因此,此空答案为pc->next=pa?pa:pb。

第6题:

已知有一维数组A[0...m*n-1],若要对应为m行、n列的矩阵,则下面的对应关系______可将元素A[k](0≤k<m*n)表示成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0≤i<m,0≤j<n)。

A.i=k/n,j=k%m

B.i=k/m,j=k%m

C.i=k/n,j=k%n

D.i=k/m,j=k%n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其实是求一个一维数组A[m*n)向二维数组B[m][n]的转化问题。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把A数组的前n个元素放到B数组的第一行中,A数组的第n个元素放到B数组的第二行中,依次类推,A数组的最后n个元素放到B数组的最后一行中。
  要求A[k]在B数组中的位置,首先确定A[k]处在哪一行,根据上面的存放方法,显然,应该是k/n行。然后再确定处在k/n行的哪一列,显然是k%n。

第7题:

若采用三元组存储稀疏矩阵,只要把每个元素的行下标和列下标互换,就完成了对该矩阵的转置运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试题二

阅读下列程序或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函数2.1说明】

函数strcmp()是比较两个字符串s和t的大小。若s<t函数返回负数;若s=t函数返回0;若s>t,函数返回正数。

【函数2.1】

int strcmp(char *s,char *t)

{ while(*s && *t && (1) ){

s++;t++;

}

return (2) ;

}

【程序2.2说明】

在n行n列的矩阵中,每行都有最大的数,本程序求这n个最大数中的最小一个。

【程序2.2】

#includestdio.h

#define N 100

int a[N][N];

void main()

{ int row ,col,max,min,n;

/*输入合法n(<100),和输入n×n个整数到数组a的代码略*/

for (row=0;row<n;row++){

for(max=a[row][0],col=1;col<n;col++)

if( (3) )max=a[row][col];

if( (4) )min=max;

else if( (5) )min=max;

}

printf ("The min of max numbers is %d\n",min);

}


正确答案:

●试题二

【答案】(1)*s == *t(2) *s - *t

【解析】*s *t相等才执行循环体。返回二者差值,恰好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3) arow][col>max (4) row == 0(5) max<min

【解析】当前值比max大,则把它赋给maxmax是本行最大值。初始化min为第一行的max。该行的maxmin小,则将max赋给min

 

第9题: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函数,回答问题1~2,将解答填入栏内。

[说明]

若矩阵Am×n中存在某个元素aij满足:aij…是第i行中最小值且是第j列中的最大值,则称该元素为矩阵A的一个鞍点。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输出A中所有鞍点,其中参数A使用二维数组表示,m和n分别是矩阵A的行列数。

[程序]

void saddle (int A[ ] [ ], int m, int n)

{ int i,j,min;

for (i=0;i <m;i + + )

{ min: (1);

for (j=1; j<n; j+ +)

if(A[i][j]<min) (2);

for (j=0; j<n; j+ +)

if ((3))

{ p=0;

while (p<m&&(4))p+ +;

if (p > = m)printf ("%d,%d,%d\n",i,j,min);

}

}

}

[问题1] 将函数代码中的(1)~(4)处补充完整

[问题2]在上述代码的执行过程中,若A为矩阵,则调用saddle(A,3,3)后输出是(5)。


正确答案:[问题1](1)A[i][0] (2)min=A[i][j] (3)A[i] [j]==min (4)A[p][j]=min或min=A[P] [j] [问题2](5)1211
[问题1](1)A[i][0] (2)min=A[i][j] (3)A[i] [j]==min (4)A[p][j]=min或min=A[P] [j] [问题2](5)1,2,11 解析:本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对矩阵A逐行处理,求出每一行的最小值,对于这一行上等于最小值的那些元素,逐个判断该元素是否是所在列的最大元,如果是则打印输出。
(1)由上下文可知min代表第i行的最小值,此处应对其赋初值:本行第一个元素;
(2)遍历第i行后面的元素,若有元素比miu小,则应更新min的值;
(3)此处应挑出本行中取最小值的元素进行判断;
(4)此循环用于判断min是否是本列的最大元。
(5)所给矩阵中只有一个鞍点11,若行列号从。开始计,它位于第l行第2列。

第10题:

当m行n列的稀疏矩阵采用十字链表表示时,其中单链表的个数为()。

A.m+1

B.n+1

C.m+n+1

D.MAX(m,n)+1


参考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