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

下列对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A.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B.1893年英国开设的“慈善训练”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C.1955年美国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协调各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的活动D.20世纪40年代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E.19世纪40年代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

题目
下列对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


A.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

B.1893年英国开设的“慈善训练”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

C.1955年美国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协调各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的活动

D.20世纪40年代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

E.19世纪40年代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社会问题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扩展了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B.治疗一预防、救助一发展和权利一服务等成为新的社会工作目标模式

C.在政府部门主导推动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得以迅速发展

D.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E.西方宗教改革与发展过程就是西方社会工作发展过程

答案:A,B,D
解析: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特征包括:①专业方法的发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②目标模式的变化。治疗一预防、救助一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基本思路,权利一服务成为社会工作的目标模式。③工作对象的拓展。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和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认识的变化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④多种服务模式的发展。20世纪中期以后呈现出人本主义模式、赋权增能模式、女权主义模式、后现代模式等多种理论模式并存、多种工作方法竞相发展的局面,社会工作不断繁荣发展。

第2题:

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以下关于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正确的是()。

  • A、西方社会福利思想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潮社会
  • B、社会工作价值观注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性
  • C、社会工作价值观也受到了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 D、社会工作价值观主张受助者对社会工作者的服从与配合
  • E、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正确答案:A,B,C,E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工作是从1949年就开始的
B: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C: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应该完全遵循国际准则
D:中国社会工作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
考点: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4题:

西方历史上,所谓的“重商主义”是指重视对商业的()。

  • A、尊重
  • B、管控
  • C、发展
  • D、投资

正确答案:B

第5题:

对西方文化史研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历史进行的文化分析
  • B、对历史进行的文化批评
  • C、对历史进行的文化解释
  • D、全不对

正确答案:D

第6题:

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


正确答案: 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对汇率的决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汇率决定及波动。
(1)罗道尔波斯的公共评价理论。罗道尔波斯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而货币供求的变动取决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的公共评价又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的贵金属成分的纯度、重量及市场价值。罗道尔波斯的理论核心实际上是论述货币供求对于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故人们又将他的理论称为供求理论。
(2)戈森的国际借贷说。戈森对汇率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戈森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并指出只有立即清偿的各种到期收付差额才能引起汇率的变动。第二,国际借贷说从动态角度分析了汇率变动的原因。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金本位制盛行时期,汇率仅在黄金输出入点上下限之间波动,其波动的原因主要是受外汇供求关系影响。因此,用古典学派中的价格理论及供求法则来解释汇率的变动,是符合当时现实的。
(3)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和阿夫塔里昂的―汇兑心理说‖。随着金本位制全盛时期的结束和纸币本位制的开始,各国货币平价开始失去意义,学者们的注意力又开始转移到汇率决定问题上来,汇率决定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最著名的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和―汇兑心理说‖。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就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面。而且,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将一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如GDP、GNP等,由本国货币表示转换成用另一国货币表示,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购买力平价说产生80多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使它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一。
(4)利息平价说。30年代前半期,汇率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关于远期汇率决定的理论,这主要体现在利息平价理论上。凯恩斯的古典利息平价说,在国际金融学说史上第一个总结了远期汇率与利差关系的规律,明确提出远期汇率决定于利差。从50年代开始,很多西方学者对远期汇率作了更加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利息平价原理。现代利息平价的思想表述为,在资本自由流动且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正常的外汇抛补及套利活动将导致下列结果:利率较低的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升水;利率较高的国家货币的远期差价必为贴水;远期与即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5)货币主义汇率理论。货币主义汇率理论是随着固定汇率制的崩溃和浮动汇率制的确立而产生的。它突出了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作用,正确地指出一国货币供给状况及其货币政策同该国的汇率走势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而把汇率研究的注意力从经常项目转向了资本项目,并提出了汇率决定的存量分析结构,对70年代中后期的汇率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6)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理论作为货币主义汇率决定论的进一步扩充和发展,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第一,资产组合理论明确认为汇率是资产的价格,它的决定取决于资产存量市场的变动和均衡;第二,该理论既强调了货币因素及资本项目交易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又强调了实体因素对汇率的作用;第三,该理论中的某些假设比传统汇率理论的假设更为合理和现实。
从关于汇率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中可以看出,汇率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是与现实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是对现实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一种反映。

第7题: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制度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组织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现许多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用于弥补政府救济的不足,扩大救济范围。
文化条件:人道主义思想;宗教伦理思想。

第8题:

关于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

A.西方基督教文明宣扬的“博爱”思想是社会工作产生的思想来源
B.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产生的现实要素
C.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利他主义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二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三是制度背景。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追求个人利益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第9题: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历史上有靠家庭、家族和亲朋好友解决问题的传统
  • B、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实务获得率先发展
  • C、我国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指导着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 D、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福利制度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基础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从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来看,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包括的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社会工作是一门学科;社会工作是一项制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