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男孩,6岁,因发热2周。头痛伴呕吐3天,惊厥1次入院。疑诊结核性脑膜炎A.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SXB男孩,6岁,因发热2周。头痛伴呕吐3天,惊厥1次入院。疑诊结核性脑膜炎A.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C.头颅CT示脑室扩大、脑实质改变D.脑脊液蛋白增高,糖氯化物降低E.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

题目
男孩,6岁,因发热2周。头痛伴呕吐3天,惊厥1次入院。疑诊结核性脑膜炎A.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SXB

男孩,6岁,因发热2周。头痛伴呕吐3天,惊厥1次入院。疑诊结核性脑膜炎

A.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C.头颅CT示脑室扩大、脑实质改变

D.脑脊液蛋白增高,糖氯化物降低

E.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是

A.性情改变,呕吐,便秘

B.发热,烦躁,消瘦,轻微头痛,呕吐

C.嗜睡,发热,呕吐,颈强直,面瘫

D.发热,惊厥,意识不清

E.发热,嗜睡,头痛,呕吐,一侧肢体活动障碍


正确答案:A

第2题:

A、性情改变,呕吐,便秘

B、发热,烦躁,消瘦,轻微头痛,呕吐

C、嗜睡,发热,呕吐,颈强直,面瘫

D、发热,惊厥,意识不清

E、发热,嗜睡,头痛,呕吐,一侧肢体活动障碍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是( )


正确答案:A

第3题:

患者男性,12岁,因发热、头痛入院治疗,疑诊为乙型脑炎,需做脑脊液检查,请你施行腰椎穿刺术。


参考答案:(1)患者准备(2分)①穿刺前先测量血压。(1分)②模拟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考生对面一手挽住模拟人头部,另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1分)(2)选择穿刺点(1分)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在皮肤上作一标记,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3)常规消毒(1分)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cm。(4)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6分)①穿手术衣双手提起衣领两端,抖开全衣,两手臂同时伸入袖筒;提出腰带双手交叉向对侧后,让他人系结。(3分)②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其余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两手分别把反折部翻至手术衣袖口上。(3分)(5)穿刺方法(5分)①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做局部麻醉。(1分)②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考生口述: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防止脑脊液流出过快造成脑疝)。(2分)③口述并模拟操作测压与抽放液,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做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2分)(6)术后处理(1分)完成采集脑脊液后将针芯插入,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再次测血压,去枕平仰卧4~6h。(7)提问患者存在哪些情况时应禁忌穿刺?(2分)答: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第4题:

患儿男,6岁,因发热4周,头痛伴呕吐3天,惊厥1次入院。患儿近一个月时有低热、咳嗽、盗汗。

确诊该病的最主要依据是

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B、脑脊液蛋白增高,糖、氯化物降低
C、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
D、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
E、头颅CT示脑室扩大、脑实质改变

答案:C
解析:
本题患儿有结核毒血症状,现出现头痛、呕吐。考虑为结核性脑膜炎。故需要脑脊液检查找结核杆菌。

第5题:

男孩,6岁,因发热2周。头痛伴呕吐3天,惊厥1次入院。疑诊结核性脑膜炎

A.1NH+RFP+SM+EMB

B.INH+RFP+PZA

C.INH+RFP+PZA+SM

D.INH+RFP+EMB

E.INH+RFP+SM


正确答案:C

第6题:

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的最重要的依据是

A.痰中找到结核杆菌

B.脑脊液检查中找到结核杆菌

C.抗结核抗体的测定

D.X线检查

E.眼底粟粒状结节病变


参考答案:B

第7题:

(共用题干) 男孩,6岁。因发热2周,头痛伴呕吐3天,惊厥1次入院。疑诊结核性脑膜炎。 确诊该病的最主要依据是

A.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C.头颅cT示脑室扩大、脑实质改变

D.脑脊液蛋白增高,糖、氯化物降低

E.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


正确答案:A
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最能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确诊后,强化治疗阶段的最佳方案是INH(异炯肼)RFP(利福平)PZA(吡嗪酰胺)SM(链霉素)。“患儿突然心率增快,呼吸节律不整,双瞳孔不等大”提示脑积水或者脑水肿,千万不可腰椎穿刺减压,容易形成脑疝。8版儿科学P223。

第8题:

男孩,6岁。因发热2周,头痛伴呕吐3天,惊厥1次入院。疑诊结核性脑膜炎。确诊该病的最主要依据是A、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C、头颅CT示脑室扩大、脑实质改变

D、脑脊液蛋白增高,糖、氯化物降低

E、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

确诊后,强化治疗阶段的最佳方案是A、INH+RFP+SM+EMB

B、INH+RFP+PZA

C、INH+RFP+PZA+SM

D、NH+RFP+EMB

E、INH+RFP+SM

(2013)入院次日,患者突然心率增快,呼吸节律不整,双瞳孔不等大。错误的处理是A、腰椎穿刺减压

B、甘露醇静滴

C、糖皮质激素静注

D、侧脑室引流

E、利尿剂静注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A

第9题:

男孩,6岁,因发热2周。头痛伴呕吐3天,惊厥1次入院。疑诊结核性脑膜炎

A.腰椎穿刺减压

B.甘露醇静滴

C.糖皮质激素静注

D.侧脑室引流

E.利尿剂静注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患儿,男,5岁。因发热、头痛两天入院。入院后精神萎靡,并出现喷射性呕吐2次。查体:T39.5℃,前囟膨隆。脑脊液检查:外观浑浊,压力高。血象:白细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该患儿可能患

A:化脓性脑膜炎
B:高热惊厥
C:病毒性脑膜炎
D:病毒性脑炎
E:结核性脑膜炎

答案:A
解析: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多发生于1个月~5岁之间,临床表现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嗜睡、惊厥为主要特征。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选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