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

某创伤性休克的晚期患者,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和瘀斑。收缩压60mmHg,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该患者可诊断为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急性呼吸衰竭C.急性肾衰竭D.休克E.肝性脑病

题目

某创伤性休克的晚期患者,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和瘀斑。收缩压60mmHg,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该患者可诊断为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急性呼吸衰竭

C.急性肾衰竭

D.休克

E.肝性脑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项是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A.脉搏细数B.神志淡漠C.皮肤出现瘀点瘀斑D.尿量>60ml/HE.收缩压<8

下列哪项是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

A.脉搏细数

B.神志淡漠

C.皮肤出现瘀点瘀斑

D.尿量>60ml/H

E.收缩压<80mmHg


正确答案:C

第2题:

提示休克患者病情危重的指标是

A、神志淡漠

B、体温不升

C、脉搏细速120次/分

D、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E、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


参考答案:D

第3题:

急性胰腺炎时,出现的Grey-Turner征是指

A、腰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B、季肋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C、腰部、季肋部和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D、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E、腹部脐周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参考答案:C

第4题:

某创伤性休克的晚期患者,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和瘀斑。收缩压60mmHg,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该患者可诊断为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急性呼吸衰竭
C:急性肾衰竭
D:休克
E:肝性脑病

答案:A
解析:
患者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诊断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5题:

患者,男性,40岁。创伤性休克。护士为其抽血化验时不易抽出,易凝固,皮肤有瘀点、紫斑,伤口、注射部位出血不止,考虑此患者出现的情况是

A、呼吸窘迫综合征

B、急性肾功能不全

C、急性肝损伤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心力衰竭


参考答案:D

第6题:

反映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的指标是()

A、收缩压低于80mmHg

B、脉搏细速120次/分

C、神志淡漠

D、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参考答案:D

第7题:

患者女性,40岁。创伤性休克,护士抽血时不易抽出,血易凝,皮肤有少量瘀点。目前患者出现了

A、心力衰竭

B、肾衰竭

C、DIC

D、肝衰竭

E、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参考答案:C

第8题:

女性,40岁,创伤性休克,护士抽血时不易抽出,血易凝,皮肤有少量瘀点,目前病人出现了

A、心功能衰竭

B、肾衰竭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肝功能衰竭

E、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参考答案:C

第9题:

患者男,41岁。腹部损伤8小时,血压75/60mmHg,脉搏100次/分,烦躁不安,皮肤发绀,多处有瘀点、瘀斑,四肢湿冷,腹部抽出不凝血。

患者皮肤黏膜出现瘀斑的原因是
A.酸中毒
B.小血管痉挛
C.小血管扩张
D.DIC
E.急性心力衰竭

答案:D
解析:
1.肝、脾、胰、肾等实质器官或大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微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该患者的表现应属于实质脏器损伤,腹腔内出血,引起休克,应尽快恢复血容量,采用晶体液和人工胶体液复苏,必要时进行成分输血,控制休克,故选A。
2.该患者腹腔内大量出血,造成休克,进入微循环衰竭期,瘀滞在微循环内的黏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处于高凝状态,红细胞和血小板容易发生聚集并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甚至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故选D。解题关键:在有效循环量不足引起休克的过程中,占总循环量20%的微循环也相应地发生不同阶段的变化:微循环收缩期、扩张期、衰竭期。

第10题:

患者,男性,创伤性休克后,护士抽血时不易抽出,易凝固,皮肤有出血瘀点、紫斑,伤口、注射部位出血,应考虑

A.肝破裂
B.急性肾衰竭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急性再障
E.急性白血病

答案:C
解析:
提示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在毛细血管内形成微细血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了凝血因子,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导致严重的出血倾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