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下列带点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A.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密:稠密。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内心。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谋:商量。D.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核:果品。

题目

下列带点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密:稠密。

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中:内心。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谋:商量。

D.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核:果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 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 C.郭橐驼种树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 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


正确答案:D

第2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从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孳:
天:
爪:
离:
(2)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的含义。
(3)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将“故不我若也”译成现代汉语。
(5)郭橐驼所说的“植木之性”是什么
(6)郭橐驼能不能真的使树“硕茂”、“早而蕃之”


答案:
解析:
(1)孳:繁殖得多。天: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爪:用指甲抓破。离:被破坏。 (2)顺着树木的天性,使它的本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罢了。
这句话揭示了郭橐驼的种树之道。
(3)栽种时要像养育自己子女一样,种完之后,放到那里就如同扔掉一样。
这句话是郭橐驼所说的树之天性:“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4)所以比不上我啊。
(5)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6)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第3题: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灌:注入。

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讲:宣传。

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终:始终。

D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中间。


正确答案:A

第4题:

测得某饱和粉土试样的含水量w=35%,土粒相对密度ds=2. 68。该土样的密实度及湿度分别为( )。
A.中密;湿 B.中密;很湿 C.稍密;湿 D.稍密;很湿


答案:D
解析:
该土样的孔隙比为:。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3. 3. 10条,孔隙比e>0.9时,粉土密实度为稍密; 含水量w>30时,湿度为很湿。

第5题:

采用土或灰土挤密桩局部处理地基,处理宽度应大于基底一定范围,其主要作用可用下列选项中哪些来解释()
A.改善应力扩散 B.防渗隔水C.增强地基稳定性 D.防止基底土产生侧向挤出


答案:A,C,D
解析:
ACD。《建筑地基处理规范》14.2.1条文说明,局部处理地基的宽度超出基础底面边缘一定范围,主要在于改善应力扩散,增强地基稳定性,防止基底下被处理的土层在基础荷载作用下受水浸湿时产生侧向挤出,并使处理与未处理接触面的土体保持稳定。局部处理超出基础边缘的范围较小,通常只考虑消除拟处理土层的湿陷性,而未考虑防渗隔水作用。整片处理时,即可消除整体湿陷性,又可防止水从侧向渗入未处理的下部土层引起湿陷,故可以防渗隔水。

第6题:

在工程中,压缩模量作为土的压缩性指标,下列( )说法是不正确的。

A.压缩模量大,土的压缩性高
B.压缩模量大,土的压缩性低
C.密实粉砂比中密粉砂压缩模量大
D.中密粗砂比稍密中砂压缩模量大

答案:A
解析:

第7题:

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两种“他植者”?他们各违反了郭橐驼种树经验的哪一方面?(4分)


答案:
解析:
过于马虎的和过于殷勤的。前者没有做到“其莳也若子”,后者没有做到“其置也若弃”。(4分)

第8题:

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24~26 小题。

驼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

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第 24 题 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第9题:

测得某饱和粉土试样的含水量w=35%,土粒相对密度ds=2.68。该土样的密实度及湿度为(  )。

A.中密,湿
B.中密,很湿
C.稍密,湿
D.稍密,很湿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关于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用于消除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是有效果的
B.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用于提高地下水位以上素填土、杂填土的承载力是有效果的
C.灰土挤密桩用于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面比土挤密桩效果好的多
D.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不适用于处理毛细饱和带土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4. 1. 1条,灰土挤密桩法、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深度5 ~ 15m、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非饱和性的黏性土、粉土等土层。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桩;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