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师)

荧光抗体制备完成后应对其效价加以鉴定,一般抗原含量为1g/L时,理想的抗体效价为A、>1:1B、>1:2C、>1:4D、>1:8E、>1:16

题目

荧光抗体制备完成后应对其效价加以鉴定,一般抗原含量为1g/L时,理想的抗体效价为

A、>1:1

B、>1:2

C、>1:4

D、>1:8

E、>1:16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伤寒肥达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O”效价≥1:80,“H”效价≥1:160,才有诊断价值

B、只有“O”抗体效价升高可能是疾病的早期

C、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可能是接种过伤寒菌苗的回忆反应

D、区别伤寒或副伤寒需依鞭毛抗体凝集效价而定

E、“O”抗体和“H”抗体均为阴性可排除伤寒


参考答案:E

第2题:

采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测定荧光抗体效价,当抗原含量为1g/L时,理想的抗体效价应

A.>1:8

B.>1:16

C.>1:32

D.>1:64

E.>1:128


正确答案:B
荧光抗体制备完成后应对其效价进行鉴定。可以采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测定,当抗原含量为1g/L时,抗体效价>1:16者较为理想。

第3题:

用琼脂双扩散法对荧光抗体效价进行滴定,效价一般应大于

A.1:4

B.1:8

C.1:16

D.1:32

E.1:64


正确答案:C

第4题:

荧光抗体制备完成后应对其效价加以鉴定,一般抗原含量为1g/L时,理想的抗体效价为

A.>1:1
B.>1:2
C.>1:4
D.>1:8
E.>1:16

答案:E
解析:
荧光抗体制备完成后应对其效价加以鉴定。可采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测定,抗原含量为1 g/L时,抗体效价为>1:16较为理想。

第5题:

IgG类单克隆抗体抗原结合价为

A、1

B、2

C、4

D、10

E、8


参考答案:B

第6题:

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下列哪一份血清效价可以诊断为立克次体感染( )

A、单份血清效价≥1:4

B、单份血清效价≥1:8

C、单份血清效价≥1:16

D、单份血清效价≥1:32

E、单份血清效价≥1:64


参考答案:E

第7题:

关于荧光抗体鉴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组织切片的荧光抗体结合比率( F/P)=2.4为宜

B、抗原含量为1 g/L时,荧光抗体效价>1:16较为理想

C、荧光抗体的特异性可用吸收试验和抑制试验检测

D、荧光抗体结合比率( F/P)越大,表明抗体结合荧光素越多

E、以上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A

第8题:

对伤寒诊断有参考意义的肥达反应抗体效价是

A、O效价>1~80,H效价>1~160

B、O效价>1~16,H效价>1~160

C、O效价>1~80,H效价>1~80

D、O效价>1~16,H效价>1~80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第9题:

关于荧光抗体鉴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组织切片的荧光抗体结合比率( F/P)=2.4为宜
B.抗原含量为1 g/L时,荧光抗体效价>1:16较为理想
C.荧光抗体的特异性可用吸收试验和抑制试验检测
D.荧光抗体结合比率( F/P)越大,表明抗体结合荧光素越多
E.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A
解析:
用于组织切片的荧光抗体结合比率(F/ P)=1.5为宜,而用于活细胞染色以( F/P)=2.4为宜。

第10题:

肥达反应阳的判断标准是

A.抗体效价≥1:80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
B.抗体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呈2倍以上增长
C.抗体效价≥1:32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增长
D.抗体效价≥1:64或双份血清效价呈2倍增长
E.抗体效价≥1:8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增长

答案:A
解析:
肥达反应血清凝集试验产生凝集时抗体效价≥1:80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以作出诊断。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