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人员继续教育

后浇带预留钢筋的绑扎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后浇带预留钢筋的绑扎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箱形基础长度超过40m时,一般应设置贯通后浇带,要求()。

A.缝宽不宜小于800mm

B.在后浇带处钢筋应断开

C.顶板浇灌后,相隔7~14d

D.用同设计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

E.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


缝宽不宜小于 800mm;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

第2题:

箱形基础长度超过40m时,一般应设置贯通后浇带,要求()。

A.顶板浇灌后,相隔7~14d

B.缝宽不宜小于800mm

C.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

D.在后浇带处钢筋应断开


缝宽不宜小于 800mm;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

第3题:

下列关于矩形单元组合水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池体钢筋一次绑扎好,但在后浇带处需断开
B.待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养护42d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C.后浇带混凝土强度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
D.后浇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答案:A
解析:
各块(单元)间留设后浇缝带,池体钢筋按设计要求一次绑扎好,缝带处不切断,待块(单元)养护42d后,再采用比块(单元)强度高一个等级的混凝土或掺加UEA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灌注后浇缝带且养护时间不应低于14d,使其连成整体

第4题:

大型矩形水池为避免裂缝渗漏,设计通常采用单元组合结构将水池分块(单元)浇筑。各块(单元)间留设后浇缝带,池体钢筋按设计要求一次绑扎好,缝带处不切断,待块(单元)养护( )后,再使其连成整体。

A、21d
B、14d
C、28d
D、42d

答案:D
解析:
2020教材P181 / 2019教材P182
大型矩形水池为避免裂缝渗漏,设计通常采用单元组合结构将水池分块(单元)浇筑。各块(单元)间留设后浇缝带,池体钢筋按设计要求一次绑扎好,缝带处不切断,待块(单元)养护42d后,再采用比块(单元)强度高一个等级的混凝土或掺加UEA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灌筑后浇缝带使其连成整体。

第5题:

根据《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的( )、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A.施工缝
B.变形缝
C.后浇带
D.穿墙管
E.钢筋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第6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后浇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后浇带的设置可分为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
B.沉降后浇带有效地解决了沉降差的问题
C.伸缩后浇带可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
D.后浇带处的钢筋必须贯通,不能切断
E.后浇带的混凝土应与原结构混凝土同强度等级

答案:A,B,C,D
解析:
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后浇带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或无收缩水泥,也可采用普通水泥加人相应的外加剂拌制,但必须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第7题:

钢筋骨架制作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预留( ),以便成型后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A、焊接变形量
B、绑扎变形量
C、预拱度
D、焊接余量


答案:C
解析:
钢筋骨架制作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预留预拱度,以便成型后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参见教材P30。

第8题:

后浇带砼施工的时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要求。若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为施工后40~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砼()天后进行。

A、12

B、7

C、28

D、14


参考答案:D

第9题: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当现场实际情况与图纸不相符时可自行移动后浇带和施工缝留设位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