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

逻辑表达式(x==0 && y>5)的相反表达式为()。

题目
逻辑表达式(x==0 && y>5)的相反表达式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x是一个bool型的逻辑量,y的值为10,则表达式 x && y的值为( )。

A、1

B、0

C、与x值相同

D、与x值相反


参考答案C

第2题:

x>0||y==5的相反表达式为()。

A.x0||y!=5

D.x>0&&y==5


正确答案:B

第3题:

逻辑表达式(a>b || b==5)的相反表达式为 (a>b && b==5)。()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设x,y和z都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表达式中,值为0的表达式是( )。A. B. S

设x,y和z都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表达式中,值为0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D
该题考查逻辑与”&&”和逻辑或”||”以及逻辑非”!¨符号的用法。选项A)即3&&4为真;选项B)即3<=4为真;选项C)是一个逻辑或与逻辑与的混合运算,只要执行了逻辑或左半部分,程序将直接停止执行逻辑或右半部分程序,因为x的值为真;此时选项c)变为l&&一1为真。选项D)不用计算,括号内逻辑或右边的值为l,因而括号内的值为1,再进行逻辑非运算得0。

第5题:

● 逻辑表达式“a∧b∨c∧(b∨x>0)”的后缀式为(21)。(其中∧、∨分别表示逻辑与、逻辑或,>表示关系运算大于,对逻辑表达式进行短路求值)

(21)

A. abcbx0>∨∧∧∨

B. ab∧c∨b∧x0>∨

C. ab∧cb∧x>0∨∨

D. ab∧cbx0>∨∧∨


正确答案:D
试题(21)分析
    本题考查逻辑表达式的计算及程序语言处理基础知识。
    “逻辑与运算”的优先级高于“逻辑或运算”。
    “逻辑与运算”表达式“x∧Y”的短路求值逻辑是:若x为假,则可知“x∧y”的值为假,无需再对y求值,因此只有在x为真时继续对y求值。
    “逻辑或运算”表达式“x∨y”的短路求值逻辑是:若x为真,则可知“x∨y”的值为真,无需再对Y求值,因此只有在x为假时继续对Y求值。
    对于逻辑表达式“a∧b∨c∨(b∨X>0)”,从运算符的优先级方面考虑,需先“a∨b”求值,然后对“c∧(b∨x>0)”求值,最后进行“V”运算,因此后缀式为“ab∧cbx0>∨∧∨”。
参考答案
      〔21)D

第6题:

设x是一个bool型的逻辑量,y的值为10,则表达式(x&&y>=5)的值为()。

A. true

B.false

C. x的值

D. x的相反值


参考答案C

第7题:

逻辑表达式x>3 && x<10的相反表达式为【 】。


正确答案:x=3||xl>=10
x=3||xl>=10 解析:在3,10之间的区间和之前的两个区间是相反的,故可以写出一个基本的或表达式。

第8题:

表达式x=Sqr(a^2-5) +sqr(b^2-5) 的类型是( )。

A.算术表达式

B.逻辑表达式

C.关系表达式

D.字符表达式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为表示关系:x≥Y≥z,应使用的C语言表达式是( )。A.(x>=y)&&(y>=z)B.(x>=y)A

为表示关系:x≥Y≥z,应使用的C语言表达式是( )。

A.(x>;=y)&&;(y>;=z)

B.(x>;=y)AND(y>;-x)

C.(x>;=y>;=z)

D.(x>;=y)&(y>;=z)


正确答案:A
C语言中用“&&”作两个表达式的连接。

第10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8220;samp2.aecdb&8221;,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表对象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8220;samp2.aecdb&;8221;,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表对象&;8220;tCourse&;8221;、&;8220;tGrade&;8221;、&;8220;tStudent&;8221;和一个空表&;8220;tSinf0&;8221;,同时还有两个窗体&;8220;tStudent&;8221;和&;8220;tGrade子窗体&;8221;,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br>;

(1)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年龄小于所有学生平均年龄的男学生,并显示其&;8220;姓名&;8221;,所建查询名为&;8220;qTl&;8221;。(2)创建一个查询,计算&;8220;北京五中&;8221;每名学生的总成绩和所占全部学生总成绩的百分比,并显示&;8220;姓名&;8221;、&;8220;成绩合计&;8221;和&;8220;所占百分比&;8221;,所建查询命名为&;8220;qT2&;8221;。 <;br>;

注意:&;8220;成绩合计&;8221;和&;8220;所占百分比&;8221;为计算得到。 <;br>;

要求:将计算出的&;8220;所占百分比&;8221;设置为百分比显示格式,小数位数为2。 <;br>;

(3)创建一个查询,将所有学生的&;8220;班级编号&;8221;、&;8220;学号&;8221;、&;8220;课程名&;8221;和&;8220;成绩&;8221;等值填入&;8220;tSinf0&;8221;表相应字段 <;br>;

中,其中&;8220;班级编号&;8221;值是&;8220;tStudent&;8221;表中&;8220;学号&;8221;字段的前6位,所建查询名为&;8220;qT3&;8221;。 <;br>;

(4)窗体&;8220;tStudent&;8221;和&;8220;tGrade子窗体&;8221;中各有一个文本框控件,名称分别为&;8220;tCountZ&;8221;和&;8220;tCount&;8221;。对两1个文本框进行设置,能够在&;8220;tCountZ&;8221;文本框中显示出每名学生的所选课程数。 <;br>;

&;nbsp;注意: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8220;tStudent&;8221;和&;8220;tGrade子窗体&;8221;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br>;


正确答案:
【考点分析】本题考点:创建条件查询、分组总计查询及子查询。【解题思路】第1、2、3、4小题在查询设计视图中创建不同的查询,按题目要求添加字段和条件表达式。(1)【操作步骤】步骤l:单击“创建”选项卡下的“查询”组中的“查询设计”按钮。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表“tStudent”,然后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步骤2:双击“姓名”,“年龄”,“性别”字段,取消“年龄”和“性别”字段的“显示”复选框的勾选,在“年龄”的“条件”行中输入“<(selectavg([年龄])fromtStudent)”,在“性别”的“条件”行中输入“男”,单击“保存”按钮,另存为“qTl”,关闭设计视图。(2)【操作步骤】步骤l:单击“创建”选项卡下的“查询”组中的“查询设计”按钮。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tStudent”、“tGrade”表,然后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步骤2:双击“tStudent”表的“姓名”、“毕业学校”字段;在“毕业学校”右侧的两个字段行中分别输人“成绩合计:成绩”和“所占百分比:Sum([成绩])/(selectSum([成绩])fromtGrade)”,并取消“毕业学校”字段的“显示”行复选框的勾选。步骤3:单击“查询工具”选项卡的“设计”选项卡下的“显示/隐藏”组中的“汇总”按钮,在“毕业学校”字段的“总计”行选择“Where”,在“成绩合计”字段的“总计”行选择“合计”,在“所占百分比”字段的“总计”行选择“Expression”;在“毕业学校”字段的“条件”行中输入“北京五中”。步骤4:右键单击“所占百分比”列的任一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按钮,弹出“属性表”对话框,在该对话i的“格式”行中选择“百分比”,在“小数位数”行中选择…2’,;闭属性表。步骤5: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另存为iT2”,然后关闭“设计视图”。(3)【操作步骤】步骤l:单击“创建”选项卡的“查询”组中的“查询设计”按。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表“tStudent”,“tCourse”,Grade”,然后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步骤2:在第一个“字段”行输入“班级编号:l.eft([tStu-nt]![学号],6)”,然后双击“tStudent”表的“学号”字段、,C0urse”表的“课程名”字段、“tGrade”表的“成绩”字段。步骤3:单击“查询工具”的“设计”选项卡下的“查询类型”中的“追加”按钮,弹出“追加”对话框,在“表名称(N)”行的拉列表中选择“tSinf0”,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步骤4:单击“查询工具”的“设计”选项卡下的“结果”组中“运行”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步骤5:单击快速访问:l: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另存为T3”,然后关闭“设计视图”。(4)【操作步骤】步骤l:选择“窗体”对象,然后右键单击“tStudent”窗体,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打开设计视图。步骤2:右键单击文本框控件“tCountZ”(即未绑定控件),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弹出“属性表”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单击“全部”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下的“控件来”行中输入“=DCount(”成绩ID”,”tGrade”,”学号一“’&学号]&,”…)”,单击快速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然后关闭属性表”对话框,再关闭“设计视图”。步骤3:选择“窗体”对象,然后右键单击“tGrade”窗体,在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打开设计视图。步骤4:在设计视图中右键单击文本框控件“tCount”(即:绑定控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属E表”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全部”选项卡,在该选项卡:的“控件来源”行中输入“=[tGrade子窗体].[Form]!tCount],单击快速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关闭“属性表”,然;关闭“设计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