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原来学习成绩一般,这学期成绩明显下降。父母亲反映求助者以前乐于助人,但现在 与老师、同学的矛盾很深,有时甚至上课时喊叫。遂强行将其带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的父母希望我帮助你,你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 求助者:你能看出来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心理咨询师:我不能,但我对你这个问题感兴趣,你能说说你怎么想到了这个问题吗? 求助者:那你就不如我的同学了,他们知道我在想什么。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的同学怎

题目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原来学习成绩一般,这学期成绩明显下降。父母亲反映求助者以前乐于助人,但现在
与老师、同学的矛盾很深,有时甚至上课时喊叫。遂强行将其带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的父母希望我帮助你,你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
求助者:你能看出来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心理咨询师:我不能,但我对你这个问题感兴趣,你能说说你怎么想到了这个问题吗?
求助者:那你就不如我的同学了,他们知道我在想什么。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的同学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吗?
求助者:开学后总有同学在背后说我自不量力,非要考北大、清华,我就和他们解释,但他们都不相信,还撒谎说根本没有说过,我特别生气!你们学习好就看不起人啊!我向老师反映,可老师向着他们。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没想考北大、清华,但你的同学却说你自不量力。可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背后说你呢?
求助者:我听见的啊!他们特别过分!在宿舍、教室,甚至在上课的时候都说,我特别烦,有时就在课堂上喊“别说了”,可老师总是批评我。
心理咨询师:你刚才说你的同学知道你在想什么,可你又说你不想考北大、清华,你和同学们解释,他们不信,这说明你的同学不知道你想什么呀?
求助者:他们确实知道我在想什么,就是不想承认。
心理咨询师:好,按你说的,你同学在背后说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在背后说你昵?
求助者:还不是同学们嫉妒我,学校里有很多女生喜欢我,连我们班长都喜欢我,近来还装作关心我的样子接近我。
心理咨询师:有女生喜欢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求助者:傻子都看明白了!我初中的几个女同学,本来可以考别的学校,但她们非考到这个学校来,还不是喜欢我吗!我同桌的女生,时不时的就看我几眼,有时发了一些复习资料,我不在时都是她替我收好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呢。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请你先到精神科做些检查吧。
求助者:做什么检查都行,反正我又没有病!
求助者说听见同学说自己,最可能的是()。单选

A.客观存在的事实
B.出现了真性幻听
C.出现了关系妄想
D.出现了感觉过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20分钟英语阅读的教学教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key anddifficult points
●majorsteps and time allocation
●activities and justifications
教学时间:20分钟
学生概况:某城镇普通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班级人数40人。多数学生已达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五级水平。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一般。



答案:
解析:
Class Type:ReadingClass
TeachingContents:The lesson mainly talks about the ThreeGorges Dam, including its featur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objective
Students can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eatures, advantages anddisadvantages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Abilityobjectives
(1)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and detail information ofthe passage through fast reading and detailed reading.
(2)Students can introduce the Three Gorges Damin their own words.
Emotional objective
Students can develop a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through learning thispassage.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Studentscan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and learn to use reading strategies tounderstand the material, such as summarizing, skimming and acquiring usefulinformation
Major Steps:
Step1 Pre-reading (5 minutes)
1. Show a poem of Mao Zedong on PPT:Walls of stone to hold back clouds and raintill a smooth lake rises in the narrow gorges.Students guess which placeit is. Then show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2. Students have a discussion: Why did weChinese build the Three Gorges Dam Then ask some of them to share their ideas.
(Justification: The poem and pictures can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is class. Discussion will stimulate students’ backgroundinformation and students will get prepared for the reading class, and it will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material. )
Step 2 While-reading (9 minutes) .
1. Fast reading: Task 1 :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give asummary of each paragraph. Students share their ideas and help students toanalyze the article structure.
2. Careful reading: Task 2: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completethe following table. Then ask some students to show their answers and giveassessments.



Task3 :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Paragraph 2-5, and work in pair s to discuss thequestions below:
(1) What'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2) 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historical relics near the Three GorgesDam
Ask some pairs to show their opinions and lead students t0 1eam thenecessity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Justification: Through three tasks, students can have a thorough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and improve reading skills by using different readingstrategies: such as summarizing and acquiring useful information.)
Step 3 Post-reading (6 minutes)
Interview: students work in a group of three. Two students act asengineers from the Three Gorges Dam and one student as a reporter. The reporterask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Three Gorges Dam and their feelings about the constructionproject. After three minutes, invite some groups to show their dialogues.
(Justification: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by talkingabout the Three Gorges in their own words and develop a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第2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答案:B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第3题:

国家规定,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前,求助者升入重点高中。两个月前,求助者因为感冒发烧,导致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闪念“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这种想法让求助者非常紧张,竭力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让求助者非常担心,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甚至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只有不想学习的事情,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要求严格,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的是()。单选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突出症状的把握【试题解析】焦虑是指一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案例中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因此本题目答案为B。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目前状态的判断、把握【试题解析】认知是指个体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选项B、D是求助者的情绪表现。本题目答案为AC。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问题严重程度的判断【试题解析】求助者的病程应从最早出现症状算起,求助者虽两个月前发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事情,但真正出现症状是在“一个多月前”。本题目答案为A。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试题解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可分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脑病变、神经生化变化、神经内分泌、躯体疾病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经济因素等;心理因素包括心理动力学因素、学习因素、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等。由此可知,选项A是家庭因素,选项B是学校因素,选项D是认知因素,选项C是求助者情绪方面的症状表现,不是问题发生的原因。本题目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求助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试题解析】资料搜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根据症状作出诊断和进行病因分析。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和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和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2.成长史资料(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的生活,成长中的重大转折)。3.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交往状态(心理、生理、社会)。案例中的描述缺少生理方面的资料,因此还需要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本题目答案为C。
【考察重点】对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能力【试题解析】该案例中求助者虽有考试成绩不理想事件发生,但其症状并不是针对该事件,而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担忧,与现实情景无关,属于心理冲突变形。但求助者病程不足3个月,初步考虑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本题目答案为C。
【考察重点】对不合理信念的掌握和识别【试题解析】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案例中求助者因为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即做出“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自己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的全面推论,显然是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本题目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对影响求助者的压力的分析能力【试题解析】按照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分为三种: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求助者虽有考试失败的经历,但其痛苦主要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心,与自身人格特点和认知因素密切相关,属于精神性压力源。本题目答案为B。
【考察重点】对保密原则的理解、掌握【试题解析】保密原则是咨询师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保密是指对求助者在咨询中陈述的任何内容,无论是否涉及求助者隐私,咨询师都应进行保密,不得透露给无关人员。在学术交流中引用案例时应征得求助者同意并隐去求助者个人信息。保密原则在以下情况有例外:涉及自杀、他杀等重大伤害时;公检法机关要求司法调查时;其他特殊情况时。遇到保密例外时,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本题目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对放松训练的理解和掌握【试题解析】放松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可采用其中之一,也可混合使用。本题目答案为ABC。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匹配问题【试题解析】咨访双方不适宜的情况包括三大类: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当咨询师意识到咨访关系不匹配时,应主动加以处理,主动化解冲突。当无法实现匹配时,可进行转介。本题目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效果、咨询目标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最重要的标准是是否实现咨询目标。咨询效果的评估要紧紧围绕咨询目标进行,离开咨询目标谈咨询效果是没有意义的。本题目答案为B。

第5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前,求助者升入重点高中。两个月前,求助者因为感冒发烧,导致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闪念“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这种想法让求助者非常紧张,竭力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让求助者非常担心,担心自己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甚至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只有不想学习的事情,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要求严格,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心理咨询师还需要重点了解该求助者的资料是()。单选

A. 人格特征
B. 病程长短
C. 躯体症状
D. 认知倾向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心理评估
求助者性格内向,追求完美,病程一个多月,有糟糕至极的认知倾向,这些在案例中都提到了,只有躯体症状没有提到,还需要重点了解。

第6题:

林红是高中一年级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此学校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
问题: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答案:
解析:
(1) 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2) 设置合理的目标: 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3) 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 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

第7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前,求助者升入重点高中。两个月前,求助者因为感冒发烧,导致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闪念“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这种想法让求助者非常紧张,竭力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让求助者非常担心,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甚至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只有不想学习的事情,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要求严格,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包括()。多选
A:父母要求严格
B:考试失利
C:烦躁不安
D:错误认知

答案:A,B,D
解析: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突出症状的把握【试题解析】焦虑是指一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案例中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因此本题目答案为B。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目前状态的判断、把握【试题解析】认知是指个体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选项B、D是求助者的情绪表现。本题目答案为AC。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问题严重程度的判断【试题解析】求助者的病程应从最早出现症状算起,求助者虽两个月前发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事情,但真正出现症状是在“一个多月前”。本题目答案为A。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试题解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可分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脑病变、神经生化变化、神经内分泌、躯体疾病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经济因素等;心理因素包括心理动力学因素、学习因素、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等。由此可知,选项A是家庭因素,选项B是学校因素,选项D是认知因素,选项C是求助者情绪方面的症状表现,不是问题发生的原因。本题目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求助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试题解析】资料搜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根据症状作出诊断和进行病因分析。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和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和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2.成长史资料(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的生活,成长中的重大转折)。3.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交往状态(心理、生理、社会)。案例中的描述缺少生理方面的资料,因此还需要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本题目答案为C。
【考察重点】对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能力【试题解析】该案例中求助者虽有考试成绩不理想事件发生,但其症状并不是针对该事件,而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担忧,与现实情景无关,属于心理冲突变形。但求助者病程不足3个月,初步考虑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本题目答案为C。
【考察重点】对不合理信念的掌握和识别【试题解析】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案例中求助者因为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即做出“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自己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的全面推论,显然是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本题目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对影响求助者的压力的分析能力【试题解析】按照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分为三种: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求助者虽有考试失败的经历,但其痛苦主要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心,与自身人格特点和认知因素密切相关,属于精神性压力源。本题目答案为B。
【考察重点】对保密原则的理解、掌握【试题解析】保密原则是咨询师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保密是指对求助者在咨询中陈述的任何内容,无论是否涉及求助者隐私,咨询师都应进行保密,不得透露给无关人员。在学术交流中引用案例时应征得求助者同意并隐去求助者个人信息。保密原则在以下情况有例外:涉及自杀、他杀等重大伤害时;公检法机关要求司法调查时;其他特殊情况时。遇到保密例外时,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本题目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对放松训练的理解和掌握【试题解析】放松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可采用其中之一,也可混合使用。本题目答案为ABC。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匹配问题【试题解析】咨访双方不适宜的情况包括三大类: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当咨询师意识到咨访关系不匹配时,应主动加以处理,主动化解冲突。当无法实现匹配时,可进行转介。本题目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效果、咨询目标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最重要的标准是是否实现咨询目标。咨询效果的评估要紧紧围绕咨询目标进行,离开咨询目标谈咨询效果是没有意义的。本题目答案为B。

第8题: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包括( )。

(A) 男性高中学生

(B) 认为学校像监狱

(C) 父母要求严格

(D) 记忆力明显下降


正确答案:ABC
解析: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男性高中学生”是生理原因,“认为学校像监狱”是心理因素中认知方面的原因,“父母要求严格”属于社会方面的原因。D选项“记忆力明显下降”是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后的症状不是引发的原因,应排除。

第9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高中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刚参加了高考。高中成绩都是很拔尖的。求助者觉得,自己为了防备别人抢走第一名,做了些错事,比如,同学打来电话,问她在干什么,她怕说实话后同学会跟她较劲复习,就撒谎说在玩电脑。另外,求助者感到自信不足,为此很伤心,常常自责、哭泣,情绪低落,变得懒散。头痛,无食欲,对事物无兴趣,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由父母陪同前来咨询。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办事认真仔细,学习勤奋,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做事追求完美,个性争强好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求助者表情淡漠,头发有些凌乱,衣着整齐。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最可能的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C
解析:
求助者有自知力并主动求助,排除D项精神病性障碍;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由现实刺激引起的,并带有道德性质,属于心理冲突的常形,故排除B项神经症问题;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已发生泛化,并影响其社会功能,因此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

第10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前,求助者升入重点高中。两个月前,求助者因为感冒发烧,导致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闪念“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这种想法让求助者非常紧张,竭力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让求助者非常担心,担心自己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甚至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只有不想学习的事情,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要求严格,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若采用放松训练,可采用的方法包括()。多选

A. 呼吸放松法
B. 肌肉放松法
C. 想象放松法
D. 满贯放松法

答案:A,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简便易行,主要有三种方法: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