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案例一:求助者:男性,46 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母亲于两个月前去世,求助者感觉父亲一直没能从悲痛解脱出来,担心父亲身体出问题,为解决父亲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咨询记录。第一次咨询: 心理咨询师:您好!您有什么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我提供帮助吗? 求助者:您好,我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想请教怎么帮助我父亲从母亲去世的悲伤里走出来。 心理咨询师:您来这里是解决您父亲的问题? 求助者:是,我已经找过两个咨询师了,他们都说我来咨询只能解决我的问题,老爷子快 80 岁的人了。腿脚不利落,我没法带他出来,我

题目
案例一:求助者:男性,46 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母亲于两个月前去世,求助者感觉父亲一直没能从悲痛解脱出来,担心父亲身体出问题,为解决父亲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咨询记录。第一次咨询:
心理咨询师:您好!您有什么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我提供帮助吗?
求助者:您好,我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想请教怎么帮助我父亲从母亲去世的悲伤里走出来。
心理咨询师:您来这里是解决您父亲的问题?
求助者:是,我已经找过两个咨询师了,他们都说我来咨询只能解决我的问题,老爷子快 80 岁的人了。腿脚不利落,我没法带他出来,我请他们帮忙出诊到我家里跟老爷子聊聊。他们说不行,我挺生气的。这次到您这来,不知道能不能帮我?
心理咨询师:看来您真挺为您父亲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担忧的,我感觉您现在相当疲惫您想喝点水,然后把您父亲的情况和我说说。

多选:心理咨询师在本段对话中用到的调节方式包括()


A.直接逼问
B.开放式提问
C.间接询问
D.封闭式提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硕士。
案例介绍:求助者为某单位科研人员,一个多月前,因工作失误与领导发生冲突,领导说他幼稚,让他写检查。求助者觉得自己没错,不愿写。认为领导霸道,自己无法与之相处,却又想不出解决办法,每天为自己的处境烦恼,经常失眠,头痛,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吃饭不香,无心工作,想辞职又舍不得单位的条件和待遇。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出身军人家庭,内向,聪明好学。追求完美。

导致该求助者烦恼的心理原因最主要是()。单选

A. 领导让求助者写检查
B. 内心冲突
C. 领导认为求助者幼稚
D. 追求完美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识别病因
因工作失误与领导发生冲突,领导说他幼稚,让他写检查。求助者觉得自己没错,不愿写。认为领导霸道,自己无法与之相处,却又想不出解决办法。这是内心冲突。

第2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没有耐心倾听,并且责备求助者怕死,说明咨询师没有做到()。多选

A. 尊重
B. 温暖热情
C. 共情
D. 积极关注

答案:A,B,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建立关系
尊重是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咨询师没有耐心,就没有尊重求助者。热情是心理咨询师有耐心,使求助者感到温暖,共情是把握求助者内心世界。积极关注是要关注求助者积极、光明、正性的一面。

第3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5岁,已婚,硕士学历,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非常要强,10余年来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努力。半年前其科长退休,上级委派他为代理科长,他因为得到认可而高兴,认为这是自己努力工作的结果。一个多月前上级来了正式任命,但任命的科长不是他。求助者很震惊,觉得特别没有面子,认为领导是故意让自己难堪,怪自己坚持原则得罪了人,怪自己命运不好。为此情绪较为低落,内心苦恼,烦躁不安,觉得无助。近两周来,调动工作未果,经常失眠、食欲明显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躯体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个性好强,工作认真,人际关系较好。以往身体健康,目前情绪较为低落、苦恼。

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可能是( )。单选

A. 领导为难求助者
B. 个性要强
C. 求助者命运不好
D. 升职失败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识别病因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的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包括:错误观念、偏见、负性情绪记忆、不良归因倾向、错误的价值观等等。该求助者心理原因在于个性要强,性格因素。

第4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硕士。
案例介绍:求助者为某单位科研人员,一个多月前,因工作失误与领导发生冲突,领导说他幼稚,让他写检查。求助者觉得自己没错,不愿写。认为领导霸道,自己无法与之相处,却又想不出解决办法,每天为自己的处境烦恼,经常失眠,头痛,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吃饭不香,无心工作,想辞职又舍不得单位的条件和待遇。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出身军人家庭,内向,聪明好学。追求完美。

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的动机冲突属于()。单选

A. 双趋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双重趋避式冲突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意志
双趋式冲突(想要A,想要B,AB不能同时要);双避式冲突(不想要A,不想要B,AB必须要一个);趋避式冲突(A好也有不好,想要又不想要);双重趋避式冲突(A有好也有不好,B有好也有不好,不能好处都占着,反复权衡)。想辞职又舍不得单位的条件和待遇,这是趋避。

第5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冠心痛住院治疗,目前病情已经稳定。一周前,同病房一患者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当晚自感病情加重,胸闷、心慌,开始出现入睡困难、经常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持续心脏监护,并未发现明显加重迹象。求助者还是觉得自己病情加重了,只是未查出来。因而情绪低落,愁眉不展,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身后事宜,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该求助者心理冲突的性质是( )。单选

A. 常形
B. 精神病性
C. 变形
D. 神经症性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心理评估
因为现实问题冠心病引发,属于常形,时间一周。变形的心理冲突:心理与实际处境不相符合,并且没有道德色彩。常形的心理冲突:心理与现实相符合,具有道德色彩。变形心理冲突的特点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第6题:

案例一(1):
求助者:男性,46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母亲于两个月前去世,求助者感觉父亲一直没能从悲痛解脱出来,担心父亲身体出问题,为解决父亲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咨询记录。
第一次咨询:
心理咨询师:您好!您有什么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我提供帮助吗?
求助者:您好,我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想请教怎么帮助我父亲从母亲去世的悲伤里走出来。
心理咨询师:您来这里是解决您父亲的问题?
求助者:是,我已经找过两个咨询师了,他们都说我来咨询只能解决我的问题,老爷子快80岁的人了。腿脚不利落,我没法带他出来,我请他们帮忙出诊到我家里跟老爷子聊聊。他们说不行,我挺生气的。这次到您这来,不知道能不能帮我?
心理咨询师:看来您真挺为您父亲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担忧的,我感觉您现在相当疲惫,您先喝点水,然后把您父亲的情况和我说说。

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在于()单选

A. 解决求助者的困扰
B. 为求助者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
C. 真确进行心理诊断
D. 双方共同制定合适的咨询目标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初诊接待
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最主要的工作是提供一个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本案例中咨询师也做得很好,礼貌、耐心的倾听求助者的问题,并予以共情,鼓励求助者表达。

第7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两年前离异,一直独自带着孩子生活。一年前,求助者与多年未联系的初恋男友偶遇。初恋男友一直未婚,当得知求助者离异后,便对求助者展开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相处越来越融洽。几个月前,求助者正式向孩子介绍自己的男友。没想到8岁的儿子对男友非常排斥,甚至表示如果求助者再婚,他就要去和爸爸一起生活。儿子的强烈反对让求助者非常为难,一方面舍不得让孩子离开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愿辜负真心对待自己的男友。
两个多月来,求助者一直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因此明显下降。求助者甚至开始回避和同事聊天,因为一旦听到他人聊起家庭、婚姻的话题,求助者心里就会觉得很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家中独生女,父母均是军队退休干部,家教非常严格。求助者内向,依赖性强,优柔寡断。

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包括( )。多选

A. 一般性有效因素
B. 求助者的潜在适应能力
C. 特殊性有效因素
D. 求助者的生长、复愈能力

答案:A,B,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咨询效果
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①一般性有效因素,如求助者希望改善自身状况的动机,对咨询的信心,因得到帮助而产生的希望,以及咨询师的尊重、关切等等。②特殊性有效因素,即针对性的咨询。③求助者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与生长、复愈的能力。

第8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5岁,已婚,硕士学历,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非常要强,10余年来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努力。半年前其科长退休,上级委派他为代理科长,他因为得到认可而高兴,认为这是自己努力工作的结果。一个多月前上级来了正式任命,但任命的科长不是他。求助者很震惊,觉得特别没有面子,认为领导是故意让自己难堪,怪自己坚持原则得罪了人,怪自己命运不好。为此情绪较为低落,内心苦恼,烦躁不安,觉得无助。近两周来,调动工作未果,经常失眠、食欲明显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躯体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个性好强,工作认真,人际关系较好。以往身体健康,目前情绪较为低落、苦恼。

在本案例中,恰当的咨询思路,包括引导求助者( )。多选

A. 尽快接纳现实
B. 解决工作冲突
C. 缓解情绪困扰
D. 考虑辞职或调动

答案:A,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咨询目标
B/D不属于心理学范畴

第9题:

请依据以下案例,回答93-100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4岁,企业管理人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某企业工作数年,业绩优良。一次,由于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公司缩小了求助者负责的业务范围。求助者觉得老板已经不再那么信任自己了,倍感挫折。从此工作中提心吊胆,生怕出错,感觉心身疲惫,主动前来咨询。
求助者朋友反映:求助者平时严谨,认真,计划性强;与人交往讲信用,人际关系良好。
通过案例介绍可以获得的该求助者的资料包括(  )。

A.家庭背景
B.工作情况
C.身体素质
D.人格特点

答案:B,D
解析:
案例中提到,求助者在企业工作数年,业绩优良,最近工作出现失误,这是工作情况。求助者平时严谨,认真,计划性强,与人交往讲信用,人际关系良好,这是人格特点。

第10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心理咨询师对于该求助者的接纳应该包括()。多选

A. 怀疑自己得病
B. 情绪较低落
C. 主动求助
D. 躯体症状

答案:A,B,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建立关系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应该体现在接纳求助者的上面的一切。C选项,求助者并非是主动治疗,而是家属要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