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

在编制及调整工程进度计划、确定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时,首先必须考虑()的要求。 A.施工组织 B.施工机械 C.施工工艺 D.施工方法

题目
在编制及调整工程进度计划、确定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时,首先必须考虑()的要求。

A.施工组织
B.施工机械
C.施工工艺
D.施工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表示建设工程进度的网络计划与横道图计划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搭接时间
B、直观表达工程进度计划的计算工期
C、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D、方便读取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答案:C
解析:
2018新教材P135:网络图必须正确地表达整个工程或任务的工艺流程和各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P133:但是,横道图进度计划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序(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设法表达,但不易表达清楚;选C

第2题:

在编制建设工程进度计划时,分析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主要依据是()。

A.当地气候条件
B.物资供应量
C.施工方案
D.工作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

答案:C
解析:
考核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在编制建设工程进度计划时,分析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主要依据是施工方案、有关资源供应情况和施工经验等。参见教材P17。

第3题:

要控制工期必须编制进度计划,建设工程进度网络计划与横道计划相比,优点是( )。

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直观表达工程进度计划的计算工期

C.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搭接工期

D.直观表示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与横道计划相比,网络计划的主要特点包括( )。

A.形象、直观、易于编制
B.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准确
C.不能明确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工作重点
D.可以明确各项工作的机动时间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网络计划的特点。选项A是横道计划的优点。选项B和C表达的正好与其特点相反。

第5题:

(2019年)与横道计划相比,网络计划的主要特点包括(  )

A.形象、直观、易于编制
B.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准确
C.不能明确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工作重点
D.可以明确各项工作的机动时间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网络计划的特点。选项A是横道计划的优点。选项B和C表达的正好与其特点相反。

第6题:

建设工程进度网络计划与横道计划相比,其主要优点是能够()。

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直观表达工程进度计划的计算工期
C、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搭接时间
D、直观表示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答案:A
解析:
2018新教材P132-133建设工程进度网络计划横道图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横道图:工序(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设法表达,但不易表达清楚,而网络图可以。

第7题:

在施工阶段编制及调整工程进度计划,确定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时,首先必须考虑( )的要求。

A.施工组织
B.施工方法
C.施工机械
D.施工工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一般说来,施工顺序受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两方面的制约。当施工方案确定之后,工作项目之间的工艺关系也就随之确定。如果违背这种关系,将不可能施工,或者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出现,或者造成返工浪费。

第8题:

建设工程进度网络计划与横道计划相比,其主要优点是能够()。

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直观表达工程进度计划的计算工期
C.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搭接时间
D.直观表示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答案:A
解析:
2020新版教材P134页
建设工程进度网络计划横道图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横道图:工序(工作) 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设法表达,但不易表达清楚,而网络图可以。

第9题:

采用横道图表示工程进度计划的缺点有()

A、不能反映工程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关系
B、不能计算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C、不能反映影响工期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D、不能明确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E、不能进行进度计划的优化和调整

答案:A,C,D
解析:
横道图的缺点:不能明确的反映出各项工作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不能明确的反映出影响工期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不能明确反映出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不能反映工程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关系。

第10题:

在编制建设工程进度计划时,分析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主要依据是( )。

A、当地气候条件
B、物资供应量
C、施工方案
D、工作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在编制建设工程进度计划时,分析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主要依据是施工方案、有关资源供应情况和施工经验等。参见教材P17。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