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

祁某,女,53岁。1年来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该病证的治法是A.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B.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C.利湿化浊运脾 D.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E.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题目
祁某,女,53岁。1年来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该病证的治法是

A.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B.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C.利湿化浊运脾
D.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E.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祁某,女,53岁。1年来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该病证的治法是

A、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B、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C、利湿化浊运脾

D、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E、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参考答案:D

第2题:

某患者黄疸日久,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纳少脘闷,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治法宜用()。

A.清热利湿,佐以通便

B.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C.健脾和胃,温中化湿

D.调理脾胃,益气补血

E.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正确答案:D

第3题:

病例摘要:董某,男,28岁,已婚,工人。2016年3月1日初诊。患者1天前水下工作后出现身目黄染,伴脘腹痞胀,纳谷减少。现症: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萎黄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黄疸。中医证型诊断:寒湿阻遏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身目黄染,伴脘腹痞胀,纳谷减少为主症,辨病为黄疸。现症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辨证为寒湿阻遏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中医病证鉴别:黄疸与萎黄均可出现身黄,但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方剂名称:茵陈术附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附子(先煎)6g,白术15g,干姜5g,茵陈9g,茯苓6g,泽泻6g,猪苓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4题: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治宜选用

A.茵陈术附汤

B.大柴胡汤

C.茵陈五苓散

D.茵陈蒿汤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女,57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脘腹痞胀,食欲减小,大便不实,身体无力倦乏,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沉迟,治疗应选( )

A.黄芪建中汤

B.茵陈术附汤

C.千金犀牛散

D.大柴胡汤

E.茵陈蒿汤


正确答案:A
证见黄疸寒湿阻遏证,应选择温中化湿、健脾和胃方剂,首选黄芪建中汤。

第6题: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腹胀纳少,神疲畏寒,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诊断为黄疸。其证候是

A、阴黄

B、急黄

C、阳黄之湿热并重

D、阳黄之热重于湿

E、阳黄之湿重于热


参考答案:A

第7题:

丁某,女,53岁。1年来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神疲乏力,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舌淡苔腻,脉濡缓。该病证的治法是( )

A、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B、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C、利湿化浊运脾

D、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E、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参考答案:D

第8题:

患者黄疸日久.症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纳少脘闷,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治法宜用

A.清热利湿.佐以通便

B.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C.健脾和胃.温中化湿

D.调理脾胃.益气补血

E.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正确答案:C

第9题:

某病人黄疸日久,症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纳少脘闷,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治法宜用

A、清热利湿,佐以通便

B、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C、健脾和胃,温中化湿

D、调理脾胃,益气补血

E、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参考答案:C

第10题:

患者,女,53岁。1年来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神疲乏力,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舌淡苔腻,脉濡缓。该病证的治法是

A、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B、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C、利湿化浊运脾

D、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E、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参考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