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 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应用系统建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确定A单位为监理单位,B单位为承建单位。【事件1】A单位制定了监理规划。在监理规划中明确工作任务之一是做好与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的协调工作。【事件2】在计划阶段,监理工程师按照如下检查项评审了B单位提交的项目计划:(1)计划内容是否包含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必要内容。(2)计划中是否明确对项目控制所必需的工作产品。【问题1】(4分)针对事件1,请简述监理机构在沟通与协调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问题2】(6

题目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 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应用系统建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确定A单位为监理单位,B单位为承建单位。【事件1】A单位制定了监理规划。在监理规划中明确工作任务之一是做好与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的协调工作。【事件2】在计划阶段,监理工程师按照如下检查项评审了B单位提交的项目计划:(1)计划内容是否包含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必要内容。(2)计划中是否明确对项目控制所必需的工作产品。【问题1】(4分)针对事件1,请简述监理机构在沟通与协调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问题2】(6分)针对事件2,请补充监理工程师针对项目计划的其他检查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建设单位于2005年3月与承建单位签订了某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项目承建合同,工期2年。承建单位、监理单位分别签订了承建合同、监理合同。

在某个检查点,监理工程师对项目进行检查后发现:项目的BCWS(计划工作预算费用)=20 000万元,BCWP(完成工作预算费用)=17 000万元,ACWP(完成工作实际费用)=18000万元,那么该项目的SV(进度偏差)、CV(成本偏差)是多少?进度业绩指标(SPI)、费用业绩指标(CPI)是多少?请列出计算公式并计算出结果。


正确答案:SV=BCWP-BCWS=17000-20000=-3000(万元) CV=BCWP-ACWP=17000-18000=-1000(万元) SPI=BCWP/BCWS=17000/20000=0.85 CPI=BCWP/ACWP=17000/18000=0.94
SV=BCWP-BCWS=17000-20000=-3000(万元) CV=BCWP-ACWP=17000-18000=-1000(万元) SPI=BCWP/BCWS=17000/20000=0.85 CPI=BCWP/ACWP=17000/18000=0.94 解析:需要掌握挣值发的计算公式:
SV=BCWP-BCWS
CV=BCWP-ACWP
SPI=BCWP/BCWS
CPI=BCWP/ACWP

第2题:

[说明]

某地区政府部门建设一个面向公众服务的综合性网络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机房建设、网络和主机平台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开发,某监理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全过程监理任务。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监理合同签订后,由于工期紧张,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提前进行应用系统需求调研与分析,同时向监理单位提出对需求调研与分析过程进行质量把关的要求,在此情况下监理单位为满足建设单位要求,决定由参加本项目的现场实施工作的监理工程师编写监理规划并直接报送建设单位,监理规划的部分内容提纲如下:

1)工程概况

2)监理的范围、内容与目标

3)工程专业的特点

4)监理依据、程序、措施及制度

5)监理控制的要点目标

6)监理工具和设施

事件2:机房建设子项工程的承建单位按照要求,将其根据下表给定的逻辑关系绘制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提交给监理审核。

事件3:在实施监理工作之前,监理与建设单位就“进度控制程序”的实施原则进行了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确定监理采用的进度控制工作程序从监理机构审查承建单位的工程进度计划开始,然后对计划进行跟踪检查、分析(与计划目标的偏离程度),并根据执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事件1中,你认为监理公司在监理规划编制方面是否有不妥之处?为什么?


正确答案:监理规划应该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写、签发。 “工程专业的特点、监理控制的要点目标”这两个内容不应包括在监理规划的内容中应该在监理细则中描述。 监理规划中应该有“监理项目部的组织结构与人员”方面的内容。
监理规划应该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写、签发。 “工程专业的特点、监理控制的要点目标”这两个内容不应包括在监理规划的内容中,应该在监理细则中描述。 监理规划中应该有“监理项目部的组织结构与人员”方面的内容。 解析:监理规划是在监理委托合同签订后,由监理单位制定的指导监理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它起着指导监理单位规划自身的业务工作,并协调与建设单位在开展监理活动中的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的作用。由于监理规划是在委托合同签订后编制的,监理委托关系和监理授权范围都已经很明确,工程项目特点及建设条件等资料也都比较翔实。因此,监理规划在内容和深度等方面比监理委托合同更加具体化,更加具有指导监理工作的实际价值。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1)工程项目概况:(2)监理的范围、内容与目标;(3)监理项目部的组织结构与人员配备;(4)监理依据、程序、措施及制度;(5)监理工具和设施。

第3题:

博学监理公司承担了某网络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监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该项目的分项工程之一的机房建设可分解为15个工作(箭头线表示),根据工作的逻辑关系绘出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17-3所示,监理工程师在第12天末进行检查时,A、B、C三项工作已完成,D和G工作分别实际完成5天的工作量,E工作完成了4天的工作量。

事件2:由于项目已经无法按照原进度计划进行实施,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编制相关变更文件,并授权项目监理机构就进度变更引起的有关问题与承建单位进行协商。项目监理机构在收到承建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变更文件后,经研究对其今后工作安排如下:

(1)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与承建单位进行工期问题的协商工作;

(2)要求承建单位调整进度计划,并报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

(3)针对承建单位进度计划的调整,需要对监理规划进行相应修订,由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主持修订工作;

(4)由负责合同管理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全权处理合同变更和可能出现的合同争议。

事件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承建单位的原因使得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之间产生合同争议。监理机构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和调解,并在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针对事件2,指出在协商变更进度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的(1)、(2)、(3)、(4)的安排是否妥当?对于你认为的不妥之处请写出正确做法。


(1)妥当。
(2)不妥当。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应经项目监理机构(或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3)不妥当。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修订监理规划。
(4)不妥当。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处理合同争议。

第4题:

试题一( 15分 )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 说明 ]

某监理单位承担了某网络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监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

如下事件:

事件 1 :该项目的分项工程之一的机房建设可分解为 15 个工作(箭头线表示),根据工作的逻辑关系绘出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 1-1 所示,监理工程师在第 12 天末进行检查时,A、B、C三项工作已完成,D和G工作分别实际完成5天的工作量,E工作完成了4天的工作量。

事件 2 : 由于项目已经无法按照原进度计划进行实施,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编制相关变更文件,并授权项目监理机构就进度变更引起的有关问题与承建单位进行协商。项目监理机构在收到承建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变更文件后,经研究对其今后工作安排如下:

(1)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与承建单位进行工期问题的协商工作;

(2)要求承建单位调整进度计划,并报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

(3)针对承建单位进度计划的调整,需要对监理规划进行相应修订,由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主持修订工作;

(4)由负责合同管理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全权处理合同变更和可能出现的合同争议。

事件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承建单位的原因使得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之间产生合同争议。监理机构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和调解,并在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问题 1] (6 分 )

针对事件1:

(1)按工作最早完成时间计,D、E、G三项工作各推迟了多少天?

(2)根据图1-1给出的参数,机房建设原来计划的总工期是多少天。

(3)D、E、G三项工作中,哪些工作对工程如期完成会构成威胁?该威胁使工期推

迟多少天?

[ 问题 2] (5 分)

针对事件2,指出在协商变更进度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的(1)、(2)、(3)和(4)的安排是否妥当?对于你认为的不妥之处请写出正确做法。

[ 问题 3] ( 4 分 )

针对事件 ,回答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正确。对于你认为的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和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第5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信息化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机房建设、综合布线、硬件系统集成和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分析项目建设有可能出现的主要质量风险因素并给出对应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承建单位经过充分的分析和论证得出了项目主要的质量控制风险因素,部分质量风险如表1所示: 表1主要质量风险因素 序号 质量风险因素 对应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1 业务对软件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高,造成需求分析及设计满足要求的系统架构的风险高 2 综合布线的外场施工环境复杂、有较多的关键过程 或关键工序,容易发生质量事故 3 各种材料、设备到货量大(例如笔记本电脑超过 500台),到货时间集中,如何保证到货材料、设备的 质量 4 软件开发工作量大,时间紧迫,提交软件成果存在 重大缺陷的风险大 [事件2] 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承建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机房工程的分包条款,安排了机房工程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机房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承建单位将机房工程分包。 [事件3]由于建设单位对软件测试的要求很高,承建单位对软件测试也非常重视。在软件编码及单元测试工作完成之后,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安排软件测试组的工程师编制了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事件4]在机房施工过程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承建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机房施工现场。承建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问题 1] (6 分) 针对事件1,根据表1列出的质量风险因素,给出对应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相应表中的对应栏内。 [问题2] (6 分) 针对事件 2 ,请回答: (1) 建设单位以机房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承建单位将机房工程分包的做法妥当吗?为什么? (2) 针对承建单位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就安排分包单位进场施工,监理应该如何处理? [问题3] (4分) 针对事件3,请指出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安排编制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的不妥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问题4] (4分) 针对事件4,指出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问题1:
序号 质量风险因素 对应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1 业务对软件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高,造成需求分析及设计满足要求的系统架构的风险高 建设单位确认、技术评审
2 综合布线的外场施工环境复杂、有较多的关键过程
或关键工序,容易发生质量事故
旁站
3 各种材料、设备到货量大(例如笔记本电脑超过 500台),到货时间集中,如何保证到货材料、设备的 质量 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设备分别进行抽查
4 软件开发工作量大,时间紧迫,提交软件成果存在
重大缺陷的风险大
进度报告、技术评审

[问题 2].
 (1)建设单位认为需经其认可分包单位资质不妥。
理由:分包单位的资质应由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签认;
提出不再允许承建单位将机房工程分包不妥。
理由:违反施工合同约定;
(2)
下达《工程暂停令》
对分包单位资质进行审查
如果分包单位资质合格,签发工程复工令
如果分包单位资质不合格,要求施工单位撒换分包单位
[问题 3]
在软件编码和单元测试完成之后编制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不妥。
理由:依据V模型,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应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
[问题 4].
( 1)由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就存放施工现场不妥(0.5分);
理由:建设单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派人与其共同清点移交(0.5分)。
(2)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设备部分部件损坏的责任不妥(0.5分);  
理由:建设单位未通知施工单位清点,施工单位不负责设备的保管,设备丢失损坏由建设单位负责(0.5分)

第6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国家重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由中央财政投资,建设内容是在已有基础软硬件环境下进行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公司A为承建单位,并选择了B监理公司承担该项目的全过程监理工作。目前,各分项建设任务已经完成。

事件1:在开展项目初步验收时,建设单位拟组织系统用户对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测试,并就重点测试内容咨询监理意见。

事件2:项目初步验收合格后,经过六个月的试运行,项目建设单位认为项目达到了竣工验收条件,拟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

事件3: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1年后,建设单位拟委托项目承建单位A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

【问题1】

针对事件1的描述,作为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咨询意见应包括哪些重点测试内容?

【问题2】

针对事件2的描述,建设单位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时,需同时提交哪些材料?

【问题3】

在事件3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试题五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相关政策规范的了解程度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涉及用户测试要点、工程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等。
【问题1】
本问题考查用户测试要点,相对发散,重点考查考生的监理实践能力。在GBT-19668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中,对于用户测试要点有介绍,可以作为本题答案参考。
【问题2】
国家发改委“55号令”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项目建设单位应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后的半年内,组织完成建设项目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初步验收工作。初步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并将项目建设总结、初步验收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文件作为附件一并上报。项目审批部门应适时组织竣工验收。项目建设单位未按期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的,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提出延期验收申请”。
【问题3】
本题实际考查工程后评价工作的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国家发改委“55号令”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项目审批部门根据电子政务项目验收后的运行情况,可适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建设项目的系统运行效率、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后评价。”
参考答案
【问题1】
1.应用系统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
2.应用系统性能是否满足业务要求;
3.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是否正确;
4.应用系统是否易于操作(界面友好性也可);
5.应用系统是否易于维护;
6.应用是否具有较好的容错性(鲁棒性、健壮性等也可)。
【问题2】
(1)项目建设总结;(2)初步验收报告;(3)财务报告;(4)审计报告;
(5)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安全保护等级备案证明、安全等级测评报告。
【问题3】
不妥。原因如下:1.建设单位无权委托项目承建单位A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2.参加该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工作的同一单位不能承担该项目的后评价任务,承建单位不能受托承担本项目后评估工作;3.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应由项目审批部门或其委托的相关机构组织。

第7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信息化工程主要包括综合布线、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建设内容。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为了高质量地做好监理工作,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监理方承诺提供咨询式监理,并充分利用监理方测试能力强的优势,在软件开发实施中,将测试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的第一次会议上,建设单位宣布了对监理单位的授权,并要求监理保证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要求承建单位接受监理的监督检查。

[事件2]布线工程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了承建单位的管材并签证了合格可以使用,事后发现承建单位在施工中使用的管材不是送检的管材,重新检验后不合格,马上向承建单位下达停工令,随后下达了监理通知书,指令承建单位返工,把不合格的管材立即撤出工地,按第一次检验样品进货,并报监理工程师重新检验合格后才可用于工程。为此停工2天,承建单位损失5万元。承建单位就此事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申请;建设单位代表认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监理不力,提出要扣监理费10000元。

[事件3]虽然软件需求已经由用户签宇确认,但在后续的实施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应对竞争的原因,用户总是对需求提出较大的变更,要求承建单位优先满足。

[事件4]软件开发进入尾声,承建单位提出要进行用户方测试,建设单位领导经与监理单位领导协调后确定由监理单位承担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的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实施测试。在测试用例的编写过程中,编写人员由于对该项目所涉及的业务流程了解不深,请求建设单位帮助解决,但建设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认为该问题是由于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能力不足所致,应由监理单位自行解决。

[问题1]

针对事件1,作为监理工程师请回答,如何保证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

[问题2]

针对事件2,作为监理工程师请回答:

(1)承建单位提出工期、费用索赔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问题3]

针对事件3,作为监理工程师请回答:

(1)需求确定后,用户还可以提出变更要求吗?需求确认意味着什么?

(2)监理应当同意这样的需求变更吗?是否应当给予承建单位适当的补偿?

[问题4]

针对事件4,作为监理工程师请回答:

(1)建设单位要求监理承担用户方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的编制工作是否合理?请谠明理由。

(2)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认为测试用例编制人员业务流程了解不深是能力不足的看法适当吗?应当怎样处理这件事情?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
答:1、熟悉施工图纸,全面了解工程项目中所采用的所有设备材料及其对应的设备材料型号、规格等。2、做好设备材料的封样:设备监理工程师要把握好设备材料的质量,除提醒甲方或总包方慎重选择生产厂家做好货比三家外,对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按有关程序进行封样,以保证批量生产的设备和样品的一致性,也是对进场设备和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的非常关键的环节。3、审查进场设备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有效: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质量合格证、型式检测报告、性能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4、做好设备材料的进场抽检与复试。5、做好设备材料的试验:进场设备材料经验收合格,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试验,以检验其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规定的参数要求,是否存在质量隐患。

问题 2 答案解析:
答:不合理!在承建单位擅自替换、变更工程材料情况,其违反了合同法,监理方可以下达停工令,由于停工导致了承建方窝工损失,应由承建方自行承担。(2)建设单位要扣监理费的做法妥当吗?请说明理由。答:业主扣监理费不对。监理工程师应当承担失职责任,监理工程师履行了检验职责,但是没有发现设备材料被偷换。承包商有责任,是承包商自己的原因且监理工程师的失误没有给业主造成直接经济,不应赔偿。

问题 3 答案解析:
答:需求确定后,用户可以需求变更要求,但必须按规范的需求变更控制流程来处置。需求确认意味着软件开发的需求基线确立,双方就项目范围达成了一致。答:不同意。如果同意需求确定后的需求变更,则应给予承建单位合理的补偿。

问题 4 答案解析:
答:不合理,理由:监理方是第三方,不能越俎代疱。答:不恰当。监理应召集建设方、监理方等相关人员召开监理协调会,提出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8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某监理单位承担了某网络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监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该项目的分项工程之一的机房建设可分解为15个工作(箭头线表示),根据工作的逻辑关系绘出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1-1所示,监理工程师在第12天末进行检查时,A、B、C三项工作已完成,D和G工作分别实际完成5天的工作量,E工作完成了 4天的工作量。

事件2:由于项目已经无法按照原进度计划进行实施,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编制相关变更文件,并授权项目监理机构就进度变更引起的有关问题与承建单位进行协商。项目监理机构在收到承建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变更文件后,经研究对其今后工作安排如下:

(1)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与承建单位进行工期问题的协商工作;

(2)要求承建单位调整进度计划,并报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

(3)针对承建单位进度计划的调整,需要对监理规划进行相应修订,由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主持修订工作;

(4)由负责合同管理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全权处理合同变更和可能出现的合同争议。

事件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承建单位的原因使得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之间产生合同争议。监理机构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和调解,并在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针对事件1:

(1)按工作最早完成时间计,D、E、G三项工作各推迟了多少天?

(2)根据图1-1给出的参数,机房建设原来计划的总工期是多少天?

(3)D、E、G三项工作中,哪些工作对工程如期完成会构成威胁?该威胁使工期推迟多少天?


正确答案:(1)D的TEF=12G的TEF=9E的TEF=10故3个工作分别推迟D为3天、E为 5天、G为4天。 (2)总工期为41天。 (3)关键线路为(1)—(3)—(4)—(5)—(6)—(7)—(9)—(10)—(11)因此D为关键工作D对工程如期完成构成威胁工期推迟3天。
(1)D的TEF=12,G的TEF=9,E的TEF=10,故3个工作分别推迟D为3天、E为 5天、G为4天。 (2)总工期为41天。 (3)关键线路为(1)—(3)—(4)—(5)—(6)—(7)—(9)—(10)—(11),因此D为关键工作,D对工程如期完成构成威胁,工期推迟3天。 解析:这里考生要对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和基础计算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计算要点如下。

(1)D、E、G都已经推迟。首先求出D、E、G的最早完成时间,进而可以求出这三项工作各推迟了多少天。D的TEF=12,E的TEF=10,G的TEF=9,故三个工作分别推迟D为3天、E为5天、G为4天。
(2)要求出总工期,必须根据给出的双代号网络图找出关键路径,再对关键路径上各个工作(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进行求和即得出总工期,因为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为使项目按时完成而必须按时完成的系列任务。关键路径上的每项任务都是关键任务/工作)是一系列(或者仅仅是一个)确定项目完成日期(完成日期:任务的计划完成日期。该日期基于任务的开始日期、工期、日历、前置任务日期、任务相关性和限制。)计算值的任务。也就是说,当关键路径上的最后一个任务完成时,整个项目也就随之完成了。根据给出的双代号网络图,关键线路为(1)—(3)—(4)—(5)—(6)—(7)—(9)—(10)—(11),总工期=4+8+1+2+5+9+10+2=41(天)。
(3)由于工作D在关键路径上,且D工作已经脱期,因此D对工程如期完成构成威胁,工期推迟3天。

第9题:

试题五(10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大型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实施了全过程监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为了保证软件系统的质量,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对各阶段的软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并且要视外部专家评审结果界定阶段工作是否达到所需的质量要求。在承建单位的概要设计工作完成后,由7位外部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外部评审。

[问题1](4分) 在(1)~(2)中填写恰当内容(从候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该选项编号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 针对事件的描述,外部评审应该由(1)主持。外部评审专家组中软件专家应该不少于(2)人。 (1)供选择的答案: A.建设单位 B.承建单位 C.监理单位 D.外部专家 (2)供选择的答案: A.3 B.4 C.5 D.6 [问题2](6分) 此项目的软件开发模型采用瀑布模型。为了做好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应掌握测试工作进程。在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测试工作有所不同。请将下面左侧的软件测试活动与右侧对应的软件生存周期阶段用线连接。


正确答案:
【问题1】
(1)A
(2)B
【问题2】

第10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监理单位承担了某机房、网络和软件开发项目全过程的监理工作。

该工程合同工期为22个月,承建单位制定的初始项目实施网络计划如图3-1所示(时间单位:月)。

(1)请指出网络计划中的关键路径,说明该网络计划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2)请计算C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正确答案:(1)该网络计划的关键路径是A→E→L→P(或者1→2→6→8→11→12):由此得出计算工期是22个月与合同工期一致因此该网络计划是可行。 (2)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4最迟开始时间为10因此总时差为10-4=6;工作 D的最早开始时间是6因此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6-6=0。
(1)该网络计划的关键路径是A→E→L→P(或者1→2→6→8→11→12):由此得出计算工期是22个月,与合同工期一致,因此,该网络计划是可行。 (2)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4,最迟开始时间为10,因此总时差为10-4=6;工作 D的最早开始时间是6,因此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6-6=0。 解析:请指出网络计划中的关键路径,说明该网络计划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并计算C的TF、FF。网络图的计算是常见的考点,考生应当掌握六时标注法的计算。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这种方法产生的背景是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常常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组织,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费用下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CPM就应运而生了。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只有项目网络中最长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完成之后,项目才能结束,这条最长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组成关键路径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其通常做法是:
(1)将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视为有一个时间属性的节点,从项目起点到终点进行排列。
(2)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节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
(3)用正推法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早完工时和最迟完工时间,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时差。
(4)找出所有时差为零的活动所组成的路线,即为关键路径。
(5)识别出准关键路径,为网络优化提供约束条件。
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期。
(2)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关键活动,其中任何一个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完工时间的延迟。
(3)关键路径上的耗时是可以完工的最短时间量,若缩短关键路径的总耗时,会缩短项目工期;反之,则会延长整个项目的总工期。但是,如果缩短非关键路径上的各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也不至于影响工程的完工时间。
(4)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是总时差最小的活动,改变其中某个活动的耗时,可能使关键路径发生变化。
(5)可以存在多条关键路径,它们各自的时间总量肯定相等,即可完工的总工期。
(6)关键路径是相对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在采取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之后,关键路径有可能变为非关键路径,而非关键路径也有可能变为关键路径。
从图中可以看出关键路径是1→2→6→8→11→12,计算工期等于22个月,符合合同工期。
● 自由时差的计算
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工作i-j的自由时差用FFi-j表示。
工作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的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再减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工作的自由时差小于等于其总时差。因此,工作D的最早开始时间是6,则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6-6=0。
● 总时差的计算
总时差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工作i-j的总时差用TFi-j表示。
工作总时差等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减最早开始时间。因此,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4,最迟开始时间为10,则总时差为10-4=6。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