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

在开发某保险商务系统时,项目组人员绘制了如下所示的模型图。关于该保险商务系统和模型图,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模型是UML类图,它描述了保险商务系统的总体动态行为 B.此模型图是UML部署图,它描述了保险商务系统中的构件及其依赖关系 C.此模型图是UML协助图,它描述了保险商务系统用户之间的协作和交互 D.此模型图是UML用例图,它描述了外部参与者及其与保险商务系统的交互

题目
在开发某保险商务系统时,项目组人员绘制了如下所示的模型图。关于该保险商务系统和模型图,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模型是UML类图,它描述了保险商务系统的总体动态行为
B.此模型图是UML部署图,它描述了保险商务系统中的构件及其依赖关系
C.此模型图是UML协助图,它描述了保险商务系统用户之间的协作和交互
D.此模型图是UML用例图,它描述了外部参与者及其与保险商务系统的交互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此模型图是UML用例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UML的静态建模机制,下述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用例模型是将满足用户需求的所有功能表示出来的工具

B.用例图用于表示系统的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

C.类图展现了一组类、接口和协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D.组件图表示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用于对源代码、可执行程序和物理数据库等进行建模


正确答案:B
解析:UML的静态建模机制中,用例图用于表示系统的功能模型,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第2题:

某项目组拟开发一个大规模系统,且具备了相关领域及类似规模系统的开发经验。下列过程模型中,______最合适开发此项目。

A.原型模型

B.瀑布模型

C.V模型

D.螺旋模型


正确答案:A

第3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在开始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明确建模的目的及意图

B.A0图确定了整个模型的内外关系,确定了系统的边界,构成进一步分解的基础

C.AO图是模型真正的顶层图

D.每张图的边界箭头可以与父图箭头不一致


正确答案:D
解析:每张图的边界箭头和父图箭头应是一致的。

第4题:

某信息系统项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开发,按照项目经理的安排,项目成员小郭绘制了图7-2。这是一张UML( )。A.用例图 B.类图 C.状态图 D.顺序图


正确答案:B
UML类图用于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展示了一组类、接口和协作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描述的静态关系,在系统整个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图7-2示意的是一张UML类图。

第5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在开始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明确建模目的及意图

B) A-0图确定了整个模型的内外关系,确定了系统的边界,构成进一步分解的基础

C) A0图是模型真正的顶层图

D) 每张图的边界箭头可以与父图箭头不一致

A.

B.

C.

D.


正确答案:D

第6题:

试题(32)

下列关于不同软件开发方法所使用的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32) 。

(32)

A. 在进行结构化分析时,必须使用数据流图和软件结构图这两种模型

B. 采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时,可以使用状态图和活动图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建模

C. 实体联系图(E-R图)是在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时才开始创建的模型

D. UML的活动图与程序流程图的表达能力等价


正确答案:B
试题(32)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数据流图是进行结构化分析时所使用的模型,其基本成分包括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在进行结构化设计时,通过对数据流图进行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可以导出程序结构图。
数据库设计可以分为4个主要阶段:①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人员采用一定的辅助工具对应用对象的功能、性能、限制等要求所进行的科学分析。②概念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对信息分析和定义,如视图模型化、视图分析和汇总。对应用对象精确地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企业信息模型。描述概念模型的较理想的工具是E―R图。③逻辑设计。将抽象的概念模型转化为与选用的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模型,它是物理设计的基础。包括模式初始设计、子模式设计、应用程序设计、模式评价以及模式求精。④物理设计。逻辑模型在计算机中的具体实现方案。
UML是面向对象软件的标准化建模语言,其中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和通信图可以用来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建模。活动图展现了在系统内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流程。活动图强调对象之间的控制流程。在活动图上可以表示分支和汇合。活动图与传统的程序流程图是不等价的。
参考答案
(32)B

第7题:

某项目组拟开发一个大规模系统,且具备了相关领域及类似规模系统的开发经验。下列过程模型中,(15)最适合开发此项目。

A.原型模型

B.瀑布模型

C.V模型

D.螺旋模型


正确答案:A
解析: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正需求。在瀑布模型中,软件开发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当前活动接受上一项活动的工作结果,实施完成所需的工作内容。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V模型提出了测试提前的理念,有更加明晰的过程结构、完善严格的可输出物的评审体系来保障开发质量,但过程的严谨性和复杂性势必加长了开发周期。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快速模型结合起来,强调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题中的项目已经具备了相关领域及类似规模系统的开发经验,所以采用原型模型比较合适。

第8题:

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反映系统逻辑模型的是()。

A、结构图

B、DFD图

C、HIPO图

D、E—R图


答案:B

第9题:

阅读以下信息系统项目开发模型的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3。

[说明]

在实施一个信息系统项目时,不仅需要管理过程组,也需要工程技术过程组和支持过程组。V模型是在快速应用开发模型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由于将开发过程构造成一个V字型而得名,V模型强调软件开发的协作和速度,将软件的实现和验证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较高的软件质量的情况下缩短开发周期。图 2-4为V模型的示意图。

请将图2-4中(1)~(4)空缺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正确答案:(1) 概要设计 (2) 单元测试 (3) 集成测试(或组件测试或部件测试) (4) 验收测试
(1) 概要设计 (2) 单元测试 (3) 集成测试(或组件测试,或部件测试) (4) 验收测试 解析:某一信息系统项目采用V模型进行开发,则其实施过程依次是: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单元测试、功能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存V模型的开发阶段一侧,先从定义业务需求、需求确认或测试计划开始,然后要把这些需求转换到概要设计、概要设计的验证及测试计划,从概要设计进一步分解到详细设计、详细设计的验证及测试计划,最后进行开发,得到程序代码和代码测试计划。在不同的开发阶段,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缺陷和错误,需要不同的测试技术和方法来发现这些缺陷。在测试执行阶段一侧,执行先从单元测试开始,接着是功能测试,然后是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最后是验收测试。V模型完整的诠释如图2-7所示。

在图2-7中,单元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编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如用户输入验证过程中的边界值的错误。
功能测试是根据产品特征、操作描述和用户方案,测试一个产品的特性和可操作行为以确定它们满足设计需求。它只需考虑各个功能,无须考虑整个软件的内部结构及代码,通常从软件产品的界面、架构出发,按照需求编写出来的测试用例,输入数据在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进行评测,进而提出能使产品达到用户使用的要求方案。
集成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详细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检查各单元与其他程序部分之间的接口上可能存在的错误。
系统测试主要针对概要设计,检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否有效地得到运行,如在产品设置中是否能达到预期的高性能。
验收测试通常由业务专家或用户进行,以确认产品能真正符合用户业务上的需要。
V模型的价值在于它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第10题:

小王是某软件开发项目的项目经理,在组内讨论项目采用的开发方法时,项目组最后采取了下图的模式,他们采取的是( )

A.瀑布模型

B.原型化模型

C.迭代模型

D.螺旋模型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