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

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计算土坡的稳定性,这些方法假定边坡破坏时的滑面形态为圆弧形,通过试算或根据经验找出最危险滑弧中心,井以稳定系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下属对稳定系数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A.抗滑力和滑动力之比 B.滑动力和抗滑力之比 C.沿圆弧形滑面的抗滑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和滑动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之比 D.沿圆弧形滑面的滑动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和抗滑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之比

题目
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计算土坡的稳定性,这些方法假定边坡破坏时的滑面形态为圆弧形,通过试算或根据经验找出最危险滑弧中心,井以稳定系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下属对稳定系数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抗滑力和滑动力之比
B.滑动力和抗滑力之比
C.沿圆弧形滑面的抗滑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和滑动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之比
D.沿圆弧形滑面的滑动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和抗滑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之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挖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边坡稳定性评价宜综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进行
B.对规模较大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宜采用数值分析法进行
C.边坡稳定性计算时的非正常工况主要指暴雨、连续降雨或地震等工况
D.对于一级公路路堑做稳定性验算时,非正常工况时的安全系数宜取1.10~1.2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5.2.2条,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根据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可按下列原则确定:①土质边坡和较大规模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宜采用圆弧滑动法计算;②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的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法进行计算;③对可能产生折线滑动的边坡宜采用折线滑动法进行计算;④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配合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分析;⑤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宜结合数值分析法进行分析。

第2题:

下列关于土坡稳定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砂土土坡的稳定性只与坡角有关,而坡高可不受限制
B.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不仅与坡角有关,也还与坡高有关
C.土坡按圆弧滑动的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可适用于非均质土坡
D.简单条分法不考虑土条间的作用力,所得到的稳定安全系数一般偏小

答案:A,B,D
解析:
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系数
{图}
可知稳定性只与坡角有关,而与坡高无关。圆弧滑动多发生在均质粘性土坡中。

第3题:

下列属于经验类比法的类比条件的为( )

A.按照边坡岩体的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结构、边坡高度以及水文地质等的相似条件,从经验数据中选取允许的稳定边坡角

B.根据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相似性,从经验数据中选取稳定性计算参数

C.根据自然条件相近的边坡破坏实例,利用反算法推求稳定性计算参数

D.根据自然条件相似的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边坡破坏形式,预测其变形发展与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已知某折线形滑面边坡的资料(见表6-1),求该边坡滑动稳定性系数为( )。

A. 1.0 B. 1.4 C. 1.8 D. 2. 1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5. 2. 5条,
传递系数:
ψ1=cos(θ1-θ2) - sin(θ1-θ2)tanφ2 = cos(35°-28°) - sin(35°-28°)× tan25°=0. 936 ;
ψ2 =cos (θ2-θ3 )-sin(θ2 -θ3)tanφ3 = cos(28°- 12°) - sin(28°- 12°)×tan24°=0. 839 ;
则边坡滑动稳定性系数为:

第5题:

下述关于土坡稳定性的论述中,()是正确的。
A.砂土(c=0时)与坡高无关
B.黏性土土坡稳定性与坡高有关
C.所有土坡均可按圆弧滑面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
D.简单条分法假定不考虑土条间的作用力


答案:A,B,D
解析:

第6题:

铁路黄土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边坡高度不大于30m时,可查表确定边坡断面形式及坡率,可不进行稳定性验算
B.边坡稳定性验算可采用直线法或圆弧法
C.边坡稳定性验算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25
D.稳定性验算的指标应采用原状土固结快剪试验指标

答案:A,C
解析:

第7题:

下列关于土坡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砂土土坡稳定性时(G=0时)与坡高无关
B.黏性土土坡稳定性与坡高有关
C.圆弧滑面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可运用于所有土坡
D.土坡稳定性简单分析法的适用条件是不考虑土条间的作用力


答案:A,B,D
解析:
土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和坡度确定包括:工程地质类比法、查表法、图解法、 分析及算法等。但是在采用圆弧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时要注意其使用条件。

第8题: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对下列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规模较大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宜采用圆弧滑动法计算
B、对规模较小,结构面组合关系较复杂的块体滑动破坏,宜采用赤平投影法
C、在采用折线滑动法进行计算时,当最前部条块稳定性系数不能较好的反映边坡整体稳定性时,可以采用所有条块稳定系数的平均值
D、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的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法进行计算

答案:C
解析:
B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5.2.2条规定,边坡抗滑移稳定性计算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结合采用极射赤平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可采用数值极限分析法。AD项,根据第5.2.3条,计算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时,应根据结构面形态采用平面或折线滑面。计算土质边坡、极软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圆弧形滑面。C项,根据第5.2.7条,当边坡可能存在多个滑动面时,对各个可能的滑动面均应进行稳定性计算。

第9题: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时,对于新设计的边坡,一般工程的边坡稳定系数Fs宜取1.15~1.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取1.15
B.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取1.30
C.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取1.225
D.采用残余强度指标计算时,取1.15

答案:A,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7.7条,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应在确定边坡破坏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极限平衡法、有限单元法进行综合评价。各区段条件不一致时,应分区段分析。边坡稳定系数的取值,对新设计的边坡、重要工程宜取1.30~1.50,一般工程宜取1.15~1.30,次要工程宜取1.05~1.15。采用峰值强度时取大值,采取残余强度时取小值。验算已有边坡稳定时,取1.10~1.25。

第10题:

在矿山边坡工程中,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正确的是()。

A.当采用预应力锚杆(索)方法时,其目的是提高滑面正压力和岩体整体性
B.当坡下部有足够抗滑能力应采用边坡控制爆破的方法
C.当滑体松散的浅层滑动时,应采用坡脚支墩的方法来提高边坡稳定性
D.通过削坡减载的方法,以达到永久性改变岩体内应力,进而改善边坡稳定性
E.当滑床渗透困难时,应采用综合支挡结构进行维护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方法见表2。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