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影响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的因素有下列哪些选项?(  ) A、设计地震分组 B、可液化土层厚度 C、标贯试验深度 D、场地地下水位

题目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影响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的因素有下列哪些选项?(  )

A、设计地震分组
B、可液化土层厚度
C、标贯试验深度
D、场地地下水位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3.4条规定,锤击数临界值与地震分组、地下水水位、标准贯入试验深度有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44 -89)进行液化判别时考虑了地震剪应力比,下列哪些因素与地震剪应力比有关?
(A)水平地震系数Kh
(B)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修正系数Cn
(C)地下水位深度dw
(D)粘粒含量修正系数ξ


答案:A,C
解析:

第2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土层液化性进一步判别时采用( )。
A. 土层剪切波速法 B.标准贯入锤击数法
C.相对密度法 D.比贯入阻力法


答案:B,C
解析:
对初判可能发生液化的土层,应进行复判。液化复判有标准贯入捶击法、相对密度判别法等几种方法。

第3题:

判定砂土液化等级所用的参数有()。

A、判别深度

B、标准贯入锤击数

C、液化指数

D、砂土相对密度

E、液化土层厚度


参考答案:AC

第4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于可液化土的液化判别,下列选项中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5%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B、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的地区,拟建8层民用住宅采用桩基础,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地基土的液化情况时,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
C、当饱和土经杆长修正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
D、勘察未见地下水时,不需要进行液化判别

答案:B,C,D
解析:
A项,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3条第2款规定,粉土的黏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项,根据第4.3.4条规定,当饱和砂土、粉土的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下20m范围内土的液化;但对本规范第4.2.1条规定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各类建筑,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根据本规范第4.2.1条第2款规定,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C项,本规范第4.3.4条规定,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D项,根据本规范第4.3.3条第3款规定中对地下水位深度的定义,为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或近期内年最高水位。勘察未见地下水,可能是勘察时间为枯水期,不代表土体无液化可能。故勘察未见地下水时,也需要进行液化判别。

第5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的规定,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时,打入式预制桩,当平均桩距为3倍桩径且桩数为6×6时,当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达到不液化的要求时,对桩尖持力层作强度校核时,桩群外侧的应力扩散角应取为( )。
A. 0° B. 10° C. 25° D. 3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 4. 3条第3款,打入式预制桩及其他挤土桩,当平均桩距为2. 5 ~4倍桩径且桩数不少于5×5时,可计入打桩对土的加密作用及桩身对液化土变形限制的有利影响。当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达到不液化的要求时,单桩承载力可不折减,但对桩尖持力层作强度校核时,桩群外侧的应力扩散角应取为零。

第6题:

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通过标准贯入试验进一步判定土层是否液化时,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速击数N0与下列哪些选项的因素有关?
A.水平地震系数 B.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修正系数
C.地下水位深度 D.液化抵抗系数


答案:A,C
解析:
参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第2. 2. 3条规定。

第7题:

在某两个场地的两个钻孔内的同样深度上进行做标贯试验,用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的方法进行砂土液化判别。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场地钻孔标贯处的黏粒含量ρc为1%;乙场地钻孔标贯处的黏粒含量ρc为3%, 则()。
A.甲处的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是乙处的3倍
B.甲处的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是乙处的1.73倍
C.乙处的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是甲处的1.73倍
D.甲、乙两处的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相等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抗震规范中,用于砂土液化判别的指标是()。

A、饱和度

B、重力触探试验锤击数

C、砂土相对密度

D、标准贯入锤击数


参考答案:D

第9题:

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通过标准贯入试验进一步判定土层是否液化时,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N0与下列哪些选项的因素有关?
(A) 水平地震系数
(B)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修正系数
(C)地下水位深度
(D)液化抵抗系数


答案:A,C
解析:

第10题:

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进一步判定砂土液化性时采用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 )。
A.标准贯入击入的实测值
B.标准贯入击数经杆长修正值
C.标准贯入击数经杆长及地下水影响修正值
D.标准贯入击数经上覆土层总压力影响修正值


答案:D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第2. 2. 3条规定,当初判存在有液化的可能时,需进行以标准贯入试验为基础的二次判别,具体做法是:当饱和可液化土的标贯击数N63.5的值小于下式计算出的Ncr值时,判为液化。判别方法是:
Ncr=N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