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师

根据《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中的规定,下列关于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的管理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A:不符合所在城市实际、建设资金不落实的城市广场、道路等建设项目,不得批准进行建设 B:城市广场、道路等建设项目,凡违反土地利用近期建设规划和城市区域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申请,不得实施供地计划 C:要加强城市建设土地供应和土地出让的管理 D:城市广场、道路等由公共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题目
根据《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中的规定,下列关于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的管理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不符合所在城市实际、建设资金不落实的城市广场、道路等建设项目,不得批准进行建设
B:城市广场、道路等建设项目,凡违反土地利用近期建设规划和城市区域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申请,不得实施供地计划
C:要加强城市建设土地供应和土地出让的管理
D:城市广场、道路等由公共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建规[2004]29号)的规定,下列关于改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针对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所实施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交通组织管理
B.加强道路分流
C.合理规划路网布局
D.加大路网密度

答案:B
解析:
要改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针对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规划路网布局,加大路网密度,改善交通组织管理。

第2题:

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任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综合研究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
B:控制各项专业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C: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
D:规定项目与大市政接口

答案:D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综合制定城市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控制各项专业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第3题:

根据《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城市主干道包括绿化带的红线宽度,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

A:40m
B:55m
C:60m
D:70m

答案:A
解析:
城市主要干道包括绿化带的红线宽度,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40m,中等城市不得超过55m,大城市不得超过70m;城市人口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城市主要干道确需超过70m的,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项说明。

第4题:

下列关于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在土地地表、地上或地下分别设立
B . 严禁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
C . 经营性建设用地只能采用招标的方式出让
D . 建设用地使用权存在于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上

答案:A
解析:
见第四版教材P20,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答案:A。原选项C修正为“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方式出让”。根据 国土资源部11号令[2002]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这样C选项就不正确了,因为还有挂牌这种方式,所以C不得入选,这样保证了答案的唯一性。有同学提出B是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物权法中规定“ 第一百三十七条 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划拨方式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土地用途的规定。”


也就是说,严格限制和严禁是二个不同的意思,B中严禁的意思是根本不能,但是物权法说不是这个意思,还是有可以允许的情况的,因此B不正确

第5题:

下列关于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在土地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
B. 严禁以划拨的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
C. 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采用招标、拍卖方式出让
D. 建设用地使用权存在于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答案:A
解析:
A项:根据《物权法》第136条的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下或者地上分别设立。因此A项正确。

BC项:根据《物权法》第137条的规定,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划拨方式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土地用途的规定。因此,BC项错误。

D项: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因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而使用国家所有的土地的权利。建设用地使用权只能存在于国家所有的土地上,不包括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因此,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6题:

根据《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建规[2004]29号)的规定,下列关于改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针对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所实施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交通组织管理
B:加强道路分流
C:合理规划路网布局
D:加大路网密度

答案:B
解析:
要改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针对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规划路网布局,加大路网密度,改善交通组织管理。

第7题:

与发达国家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不同,中国许多城市仍然醉心于打造“花园城市”。如果讲花园城市理解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这样并不错。然而,许多地方却简单理解为“低密度,宽马路”,特别是在新城市建设中一味追求宽马路,大广场和大绿化带,这就错了。
最符合作者观点是( )

A. 花园城市已经是过时的城市发展理念
B. 花园城市不单单指花团锦簇绿树成荫
C. 花园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追求低密度,宽马路
D. 中国对花园城市理念存在误解

答案:C
解析:
转折关联词“然而”表明作者观点中强调认为中国许多地方把“花园城市”简单理解为“低密度、宽马路”是错误的,只有C选项符合作者的观点。D选项主语不对,文段作者说的是中国的许多城市。

第8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采用的“双因子”控制是指允许采用( )。

A.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B.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D.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答案:C
解析:
“双因子”是指“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时应同时符合这两个控制因素。
4.2.2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105.0㎡/人内确定。
4.2.3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105.1-115.0㎡/人内确定。
4.2.4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不符合表4.2.1规定时,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50.0㎡/人。
4.3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4.3.1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4.3.2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人。
4.3.3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人。
4.3.4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人。
4.4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4.4.1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4.4.1的规定。



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重点
(掌握1.类别代号;2.类别名称;3.细节)








【注】镇的全部建设用地分为:R、C、M、W、T、S、U、G、E。

第9题:

下列关于防洪安全布局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建设用地应避开洪涝、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
B.在流域规划中确定的蓄滞洪区,应作为禁建区
C.城市建设用地应根据洪涝风险差异,合理布局
D.在城市建设中,应根据防洪需要,为行洪留出足够的用地
E.多年没有发生洪水的河道可以作为建设用地逐步开发利用

答案:A,C,D
解析:
防洪安全布局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城市建设用地应避开洪涝、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②城市建设用地应根据洪涝风险差异,合理布局;③在城市建设中,应当根据防洪排涝需要,为行洪和雨水调蓄留出足够的用地。

第10题:

关于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追求的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态城市建设的“人性” ②生态城市建设的“自然性” ③只追求“人性”而不管“自然性” ④只追求“自然性”而不管“人性” ⑤生态城市建设中“自然性”与“人性”的耦合与统一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⑤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