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招聘考试

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 B.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 C.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 D.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

题目
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
B.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
C.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
D.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两公司,甲给乙5000元钱,委托其代买设备一台。在代买过程中,由于乙不慎致使5000元钱被偷走。则5000元钱的损失应由( )负担。

A.甲

B.乙

C.甲、乙平均分担

D.乙承担大部分,甲适当分担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甲是一书法爱好者。乙前往韩国首尔出差.甲口头委托乙为自己代买某种高级毛笔10支,回来后甲如数支付款。乙出国不久,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乙不知甲已经去世,仍精心挑选了甲需要的高级毛笔10支,价值5000元。乙回国后,甲的儿子丙以父亲已经去世,自己不需要毛笔为由拒绝接受毛笔和支付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甲已经死亡,乙的代理行为无效

B.乙的代理行为经过丙的追认后有效

C.丙有权决绝接受毛笔,并拒绝支付5000元价款

D.丙应当接受毛笔,并支付5000元价款


正确答案:D
被代理人死亡,并不当然导致代理关系的消灭,委托代理人不知情的由被代理人的继承人承担。

第3题:

甲、乙、丙、丁按份共有一栋房屋,份额相同。为提高该房屋使用价值,甲向乙、丙,丁提议拆旧翻新。在共有人之间未就该事项作出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下列表述中,符合物权法规定的是( )。

A.即使乙、丙、丁不同意,甲仍可以拆旧翻新

B.只要乙、丙、丁中有一人同意,甲就可以拆旧翻新

C.只要乙、丙、丁中有二人同意,甲就可以拆旧翻新

D.只有乙、丙、丁均同意,甲才可以拆旧翻新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按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2/3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题中,需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的三个人同意就可以通过,甲自己提议的,肯定是同意,因此最终只要有乙、丙、丁中的二人同意就可以通过。

第4题:

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
B.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
C.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
D.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甲是误将内藏5000元的大衣丢弃,甲仅仅对旧大衣有抛弃所有权的意思表示和行为,而没有抛弃隐藏物5000元人民币的所有权。根据《物权法》第114条的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该法第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因此,乙只能取得旧大衣的所有权,5000元人民币应返还权利人甲。故本题答案为D。

第5题:

甲与乙素有积怨,得知乙持铁棍向其父挑衅后,便前往乙家滋事。因乙不在家,甲返回途中,从路过的丁家取了一把菜刀藏于身后。乙闻讯赶至并持铁棍打甲,甲即持菜刀与乙对打,砍伤乙左手腕关节(轻伤),甲也被随后赶至的乙之子丙打伤。甲在住院治疗期间委托其姐向公安机关投案。在庭审中,甲辩解是在受至的乙一家围攻殴打时才拔刀还击的,属于正当防卫。下列关于甲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选项?( ) A.成立自首 B.成立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C.故意伤害罪,成立自首,应当减轻、免除 D.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AD
依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本题情形属于互殴行为,缺乏防卫意图,不成立正当防卫,自然也不具备防卫过当情节。自首的如实供述只要求基本事实属实,就本案而言,甲承认持菜刀砍伤乙的事实就可认为如实供述。甲称自己属于正当防卫,属于对“行为性质”的辩解,对基本事实供述属实但对其性质进行辩解的,不认为是不如实供述。依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甲仍成立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故C项错误。据本案情形,依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甲构成故意伤害罪,故AD项当选。

第6题:

甲在家里打扫卫生,将一件旧大衣当垃圾扔掉,未发现妻子藏在口袋里的5000元。大衣被乙捡回。甲妻发现后,与甲一同找到乙索要5000元,乙拒不归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该5000元钱的所有权消灭

B.乙依据先占原则取得该5000元钱的所有权

C.该5000元钱为埋藏物,乙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

D.乙应将5000元钱返还给甲


正确答案:D
D。解析:甲抛弃的仅仅是大衣,对于藏在口袋里的5000元而言,并非甲的真实意思表示。乙对于这5000元,属于非法占有,甲有权要求乙返还。

第7题:

甲答应赠与下岗王火乙一部旧汽车,资助乙经营食品厂。甲和乙办理了公证手续后.就将汽车交给了乙,但未办理过户。后甲反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应办理过户手续,完成赠与

B.赠与合同无效

C.甲可向乙要求给予一定补偿

D.赠与可以撤销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核点是赠与的撤销。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赠与。

第8题:

● 程序员甲与同事乙在乙家探讨甲近期编写的程序,甲表示对该程序极不满意,说要弃之重写,并将程序手稿扔到乙家垃圾筒。后来乙将甲这一程序稍加修改,并署乙名发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1) 。

(11)

A. 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软件著作权

B. 乙的行为没有侵犯甲的软件著作权,因为甲已将程序手稿丢弃

C. 乙的行为没有侵犯甲的著作权,因为乙已将程序修改

D. 甲没有发表该程序并弃之,而乙将程序修改后发表,故乙应享有著作权


正确答案:A

第9题:

甲某与乙某系邻居,二人经常一起赌博,某次赌博,甲欠下乙五万元赌债,乙多次向甲催要未果。于是,乙于某日伙同朋友丙某,谎称打牌将甲约到丙家扣押,声称如不归还五万元的赌债,就不放甲回家,并让丙给甲的老婆打电话催甲的老婆筹钱还债。甲多次欲强行离开,被乙和丙联合制服而未能如愿。两天后,甲的老婆筹到两万元钱给乙,乙才让甲离开。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乙某构成绑架罪

B.丙某构成绑架罪

C.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D.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正确答案:AB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本题中丙和乙系共同犯罪,均构成非法拘禁罪而不是绑架罪。

第10题:

甲在乘出租车时捡到乙丢失的钱包,内有5000元现金。甲想占为己有,于是准备将钱存入自己的存折,但在途中被抢劫4000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无需返还乙5000元现金
B:甲需返还乙5000元现金
C:甲应当返还1000元
D:甲占有乙现金的行为构成侵权

答案:B,D
解析:
甲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因此应当返还的不仅包括现有1000元,还应当承担另外4000元的损失以及利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