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

请论述心智技能的培养。

题目
请论述心智技能的培养。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培养心智技能,首先要确定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或操作活动程序,即确定心智技能的“原型”。对心智技能的培养应该遵循以下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对学习任务缺乏自觉的学习需要就不可能有高度的学习积极性,自觉的学习需要的产生往往同对学习任务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体验分不开。在培养工作中,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心智技能的培养,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像。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完备性指对活动结构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独立性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概括性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定向映象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同,则活动的定向基础就有差异,就会影响到心智技能最终形成的水平。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言语在不同阶段的作用不同。
①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教师要在学生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再提出言语要求,以言语来标志所学动作,并组织动作的进行。在用言语来标志动作时,用词要恰当,要注意选择表现力强而学生又能接受的词来描述动作。
②在原型内化阶段,言语的作用是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这时言语已转变成为动作的体现者,成为加工动作对象的工具,教师的培养重点应放在考察言语的动作效应上。这一阶段不仅要注意主体的言语动作是否正确,而且要检查动作的结果是否使观念性对象发生了应有的变化。随着心智技能形成的进展程度,要不断改变言语形式,如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简缩,由外部言语转向内部言语。
除上述几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根据技能形成理论培养学生的某项运动技能或心智技能。


正确答案:

第2题:

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3题:

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第4题:

论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案:
解析: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加里培林学派所划分的阶段,有的可以合并,名称也可以简化,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这一理论目前已对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在该阶段,教师要准确地讲解心智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执行顺序,并示范如何应用这种心智技能来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教学,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活动的一种认识,该认识可以调节以后的实际活动,因此,它是实际活动的内部控制机制。
(2)原型操作
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在这一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因而在加里培林及其学派的著作中称之为“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其实,活动的最初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物质化的。在物质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是实际事物,是对象本身。在物质化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不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的代替物。但不论哪种情况,都是对原型的操作,因而我们称此阶段为“原型操作”阶段。
在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以展开的方式,按心智技能中各动作要素的特定顺序来练习每一个动作,并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练习,以提高心智活动的概括性。练习时,还应要求学生用言语来标志、组织正在进行的活动,为以后向更高阶段的内部言语转化打下基础。
(3)原型内化
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在该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可颠倒。教师还应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练习,使学生的活动方式能够进一步概括化,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总之,依据心智活动是实践活动的反映这一观点,任何新的心智技能的形成,在原则上必须经过上述三个基本阶段才能实现。不过,分阶段练习的要求只是针对心智技能中新的、主体未经掌握的动作成分来说的。如果某种心智技能的动作成分是由主体已掌握了的一些动作构成的,则此心智技能的形成就可利用已有动作经验的迁移得以实现,不必按前面提到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基本阶段进行严格训练。

第5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智技能的培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 脑之中,由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 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活动模式的过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训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练习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三是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四是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6题:

心智活动是__________的反应,因此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必须确定心智技能的原理,即实践模式。


正确答案:
实践活动

第7题:

简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正确答案:
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应从如下方面予以考虑: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第8题:

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几点措施。


正确答案:
答:(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分)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2分)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1分)

第9题: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正确答案: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加里培林学派所划分的阶段,有的可以合并,名称也可以简化,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在该阶段,教师要准确地讲解心智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执行顺序,并示范如何应用这种心翟技能来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教学,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活动的—种认知,该认知可以调节以后的实际活动,因此是实际活动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该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可颠倒.教师还应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练习,使学生的活动方式能够进一步概括化,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第10题:

论述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答案:
解析:
【要点解析】
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难以认识的特点,主体难以体验其必要性。因而,在主体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学习动机及积极性。为此,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象。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切不可忽视对动作的认识而片面强调言语标志练习。
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这时言语已转变成为动作的体现者,成为加工动作对象的工具。所以,这时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上。
除上述三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