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造价工程师

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1.项目建设投资8700万元。预计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建设期第1年贷款2000万元,第2年贷款3000万元,建设期利息273.6万元;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运营期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建设期贷款利率为6%,流动资金100万全部贷款,利率为5%。 3.固定资产在运营期内按直线法折旧,残值(残值率为10%)在项目计算期末一次性收回。 4.运营期第一年经营成本3500万元,经营成本中的70%为可变成本支出,其它均为

题目
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1.项目建设投资8700万元。预计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建设期第1年贷款2000万元,第2年贷款3000万元,建设期利息273.6万元;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运营期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建设期贷款利率为6%,流动资金100万全部贷款,利率为5%。
3.固定资产在运营期内按直线法折旧,残值(残值率为10%)在项目计算期末一次性收回。
4.运营期第一年经营成本3500万元,经营成本中的70%为可变成本支出,其它均为固定成本。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计算建设期利息。
<2> 、计算运营期各年折旧费。
<3> 、计算运营期第1年总成本费用。
<4> 、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第一年:2000/2×6%=60(万元)
第二年:(2000+60)×6%+(3000/2)×6%=213.6(万元)
建设期利息为:60+213.6=273.6(万元)
2.固定资产原值=8700+273.6=8973.6(万元)
残值=8973.6×10%=897.36(万元)
年折旧费=(8973.6-897.36)/8=1009.53(万元)
3.运营期应还利息包括还建设期贷款利息及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1)运营期应还建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
建设期贷款本利和=2000+3000+273.6=5273.60(万元)
运营期内每年应还本金=5273.6/8=659.2(万元)
运营期第1年应还建设期贷款利息=5273.6×6%=316.42(万元)
(2)运营期应还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的计算
运营期第1年应还利息=100×5%=5(万元)
(3)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3500+1009.53+316.42+5=4830.95(万元)
4.运营期第1年的可变成本=3500×70%=2450(万元)
运营期第1年的固定成本=4830.95-2450=2380.95(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拟建工业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折旧。
2.建设投资来源为资本金和贷款。其中贷款本金为18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在两年内均衡投入。
3.在生产运营期前4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方式偿还贷款。
4.生产运营第一年由资本金投入300万元,作为生产运营期间的流动资金。
5.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营业收入为1500万元,经营成本为680万元,生产运营期第1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0%,第2年起各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均达到正常年份水平。
6.项目所得税税率为25%,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的年折旧额。
2.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
3.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
4.判断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否满足约定还款方式要求,并通过列式计算说明理由。
5.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答:建设期第一年贷款利息=1800/2x50%x6%=27万元
建设期第二年贷款利息=(1800/2+27+1800/2x50%) x6%=82.62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27+82.62=109.62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3000+109.62=3109.62万元
年折旧额=3109.62x (1-5%) /8=369.27 万元
2. (1)运营期第一年年初贷款本息和=建设期贷款总额+建设期贷款利息
=1800+27+82.62=1909.62 万元
(2)还款期4年中每年等额还本付息额=1909.62x (A/P, 6%,4) =551.10万元
运营期第一年应付利息=1909.62x6%=114.58万元
运营期第一年应还本金=551.10-114.58=436.52万元
运营期第二年应付利息=(1909.62-436.52) x6%=88.39万元
运营期第二年应还本金=551.10-88.39=462.71万元
3.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支出
运营期第一年总成本=680x80%+369.27+114.58=1027.85 万元
运营期第二年总成本=680+369.27+88.39=1137.66万元
4.运营期第一年营业收入:1500x80%=1200万元
运营期第一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
=1200-1200x6%-1027.85=100.15 万元
运营期第1年所得税:100.15x25%=25.04万元
运营期第1年净利润:100.15-25.04=75.11万元
运营期第1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应还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净利润
=114.58+25.04+369.27+75.11=584 万元
运营期第1年可用来还本付息的资金为: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所得税
=584-25.04=558.96 万元
运营期第1年应还本付息总额:551.10万元
运营期第1年可用来还本付息的资金大于应还本付息总额,说明项目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够满足约定还款方式要求。
[或:运营期第1年偿债备付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所得税)/应还本付息的金额=
(584-25.04) /551.10=1.01
偿债备付率 1,说明项目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够满足约定还款方式要求。]
5.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总投资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折旧
=1500-1500x6%-680-369.27=360.73 万元
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3000+109.62+300=3409.62万元
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360.73/3409.62=10.58%

第2题:

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第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
解析:
问题(1):
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
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
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
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
问题(2):
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
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
固定成本=950-550=400.O0(万元)
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
摊销=200/8=25.00(万元)
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
问题(3):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6%)-950=366(万元)
正常年份的所得税=366×25%=91.50(万元)
资本金净利润率=[1400×(1-6%)-950-91.5]/(2992.16+240)=8.49%
问题(4):
产量盈亏平衡点:Q=400/[0.14×(1-6%)-0.055]=5222(件)
单价盈亏平衡点:P×1×(1-6%)=950
P=1011(元)

第3题:

关于项目投资,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B.运营期=试产期+达产期

C.达产期是指从投产至达到设计预期水平的时期

D.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运营期


正确答案:C
达产期是指生产运营达到设计预期水平后的时间。选项C指的是试产期。 

第4题:

【背景资料】某拟建项目财务评价数据如下:
1.建设期 2 年,生产运营期 8 年。第 3 年投产,第 4 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2.建设投资 10000 元(包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800 万元),其中 1000 万元为无形资产;其余形成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 12 年,残值率为 5%。
4.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
5.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 1.5 万吨某产品,预计每吨不含税销售价为 5000 元,增值税销项税率为不含税销售收入的 17%,增值税附加为应纳增值税额的 12%计取,所得税税率为 25%。
6.项目各年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 1.1。



7.还款方式:建设投资贷款在项目运营期前 5 年等额本息偿还,贷款年利率为 6%。
问题: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
2.列式计算运营期各年应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
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 1 年应偿还的本金、利息。
4.列式计算运营期第 1 年的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净利润。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问题1:
(1)建设期贷款利息:
第1 年贷款利息=2000/2×6%=60(万元)
第2 年贷款利息=(2000+60+3000/2)×6%=213.6(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60+213.6=273.6(万元)
(2)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
(10000+273.6-800-1000)×(1-5%)÷12=670.83(万元)
(3)每年无形资产摊销费=1000÷8=125(万元)
问题2:增值税、增值税附加
第3 年:
增值税=5000×1×17%-390-800=-340<0 不纳增值税
增值税附加=0
第4 年:
增值税=5000×1.5×17%-560-340=375 应纳增值税375 万元
增值税附加=375×12%=45 万元
第5-10 年:
增值税=5000×1.5×17%-560=715 应纳增值税715 万元
增值税附加=715×12%=85.8 万元
问题3:
本息额=(5000+273.6)×(A/P,6%,5)
=5273.6×0.2374=1251.95 万元
利息=5273.6×6%=316.42 万元
本金=1251.95-316.42=935.53 万元
问题4:
总成本费用=3110+670.83+125+316.42=4222.25 万元
利润总额=5000-4222.25=777.75
净利润=777.75×(1-25%)=583.31 万元

第5题:

某工业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项目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2.项目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
3.项目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4.该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5.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为54元/件,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附加率为12%。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中含可抵扣进项税5元。
问题:
1.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2.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及无形资产摊销费。
3.编制运营期费用估算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小数)


答案:
解析:
问题1: 第2年应计利息=[0+(1800-1000)÷21×6%=24(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为24万元。



运营期前5年等额本金偿还法,每年应还本金为:(800+24)÷5=164.8(万元)
问题2:
固定资产年折旧费=(2800+24)×85%×(1-5%)÷10=228.038(万元)
固定资产期末余值=(2800+24)×85%×5%+(10-8)×228.038=576.096(万元)
无形资产年摊销费=(2800+24)×15%÷5=84.720(万元)
问题3:



问题4:
第4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由于盈亏平衡产量为设计生产能力的62.22%<70%,则项目产出的抗风险能力较强。
解析:
本案例主要考查盈亏平衡分析及相关知识要点。盈亏平衡分析通过计算项目达产年的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关系,判断项目对产出品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通过正常年份的产量或者销售量、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和增值税附加等数据计算,由此可以将建设期贷款利息、总成本费用估算等知识点联系起来,综合考核。具体题型架构如图1—13所示。




问题1按照建设期各年投资计划和贷款额度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以建设期贷款利息为基础,按照等额本金偿还法计算建设期借款(即长期借款)各年还款本息,以此为基础编制还本付息计划表。
问题2由建设期投资额、建设期贷款利息以及各种资产的分布比例,得到固定资产原值,根据固定资产残值率和折旧年限计算固定资产残值和年折旧费;根据无形资产原值及摊销年限计算年摊销费。
问题3根据总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借助还本付息计划表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问题4依据运营期第4年的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分布比例,销售价格、设计生产能力等数据计算产量盈亏平衡点,具体计算公式见图1—12。

第6题:

某建设单位拟建设一电视机生产厂,设计能力为每日生产150 台,建设期2 年运营期10 年。
1.建设投资50000 万元,其中贷款20000 万元。贷款利率10%,建设投资与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
2.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10 年,残值率:3%
3.运营期第1 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后各年达到设计能力。每年按365天计算。
4.电视机售价为2000 元/台(不含销项税)
5.运营期第1 年的经营成本为2000 万元(其中含进项税500 万元),以后各年为2500 万元(含进项税652 万元)。
5.建设投资借款在运营期前5 年内等额本金偿还。
6.增值税率10%,增值税附加率10%,所得税率为25%。
问题:
1.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2.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 年、第2 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
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 年利润总额及应纳所得税。
4.通过计算判别运营期第1 年是否满足还款要求?
(所有结果请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问题1.
建设期贷款利息:
20000/2=10000 万元
建设期第一年利息:10000/2×10%=500 万元
建设期第二年利息:(10000+10000/2+500)×10%=1550 万元
合计:500+1550=2050 万元
问题2.
第1 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
本金=(20000+2050)/5=4410 万元
利息=(20000+2050)×10%=2205 万元
第2 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
本金=4410 万元
利息=(20000+2050-4410)×10%=1764 万元
问题3.
运营期第1 年的利润总额及应纳所得税:
折旧=(50000+2050)×(1-3%)/10=5048.85 万元
利息=2205 万元
总成本费用=(2000-500)+5048.85+2205=8753.85 万元
当期销项税额=150×2000×365×10%×0.75÷10000=821.25 万元
当期进项税额=500 万元
增值税额=821.25-500=321.25 万元
增值税附加额=321.25×10%=32.13 万元
利润总额=(150×2000×365×75%)/10000-8753.85-32.13=-573.48 万元
所得税=0 万元
问题4.
-573.48+5048.85=4475.37>4410 因此能满足还款要求。

第7题:

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年/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除资本金净利润之外,前3个问题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产量盈亏平衡点计算结果取整,其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答: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
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
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
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
(2)答: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
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
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
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
摊销=200/5=25.00万元
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
(3)答: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6%)-950=366.00万元
所得税=366*25%=91.50万元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
资本金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
(4)答:产量盈亏平衡点:
Q=400/[0.14*(1-6%)-0.055]=5222件
单价的盈亏平衡点:
P*1*(1-6%)=950
P=1010.6元

第8题:

【背景材料】某市拟建一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日处理5万t污水,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
1.建设投资10000万元,政府投资4000万元,运营方投资6000万元,其中运营方贷款3000万元,贷款利率10%,建设投资与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
2.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直线法折旧,折旧所限10年,残值率3%。
3.运营期第1年达到设计处理能力的75%,以后达到设计处理能力。每年按365天计算。
4.运营期第1年的经营成本为500万元,以后各年为700万元。
5.建设投资借款在运营期前5年内等额本金偿还。
6.项目建成后由运营方负责运营,收费标准为1元/t。运营期内运营方预期收益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
7.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率为25%。
问题:
1.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2.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
3.列式计算运营方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及应纳所得税。
4.通过计算判别运营期第1年是否满足还款要求。为满足还款要求需政府方的补贴收入为多少?
5.如运营方要求运营期第1年的净利润为200万元,试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补贴收入。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问题1.建设期贷款利息:
1500/2×10%=75万元
(1500+75+1500/2)×10%=232.5万元
合计:75+232.5=307.5万元
问题2. 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
本金=(3000+307.5)/5=661.5万元
利息=(3000+307.5)×10%=330.75万元
问题3. 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及应纳所得税:
折旧=(6000+307.5)×(1-3%)/10=611.83万元
总成本费用=500+611.83+330.75=1442.58万元
利润总额=5×365×75%×1-1442.58=-73.83万元
所得税=0万元
问题4.
611.83-73.83=538<661.5
不能满足还款要求。
设为满足还款要求的补贴收入为X
(5×365×75%×1+X-1442.58)×(1-25%)+611.83=661.5
X=140.06万元
问题5.设补贴收入为X
(5×365×75%×1+X-1442.58)×(1-25%)=200万元
X=340.50万元

第9题:

【背景材料】某业主拟建一年产50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已建类似年产25万吨产品项目的工程费用为2500万元,生产能力指数为0.8,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的综合调整系数为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10%。
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
1.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6年,项目建设投资包含500万可抵扣进项税。残值率为4%,折旧年限10年,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2.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5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
3.产品不含税价格60元/吨,增值税率17%。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为800万元,单位产品进项税额为4元/吨,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0%,所得税率为25%。
4.投产第1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60%,经营成本为正常年份的75%,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问题:
1.试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
2.列式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每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
4.列式计算计算期第2年、第7年的调整所得税。
5.列式计算计算期第2年、第7年的净现金流量。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问题1:
工程费用=2500×(50/25)0.8×1.3=5658.58万元
建设投资=(5658.58+300)×1.1=6554.44万元
问题2:
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6554.44-500)×(1-4%)÷10=581.23(万元)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6554.44-500-581.23×6=2567.06万元
问题3:增值税、增值税附加
第2年:
增值税=50×60×60%×17%-50×60%×4-500=-314<0不纳增值税
增值税附加=0
第3年:
增值税=50×60×17%-50×4-314=-4<0不纳增值税
增值税附加=0
第4年:
增值税=50×60×17%-50×4-4=306
增值税附加=306×10%=30.6
第5-7年:
增值税=50×60×17%-50×4=310
增值税附加=310×10%=31
问题4:
第2年:调整所得税=[50×60×60%-(800×75%+581.23)]×25%=154.69万元
第7年:调整所得税=[50×60-(800+581.23)-31]×25%=396.94万元
问题5:
第2年:
现金流入=50×60×60%×(1+17%)=2106万元
现金流出=500+800×75%+4×50×60%+154.69=1374.69万元
净现金流量=2106-1374.69=731.31万元
第7年:
现金流入=50×60×(1+17%)+2567.06+500=6577.06万元
现金流出=800+4×50+310+31+396.94=1737.94万元
净现金流量=6577.06-1737.94=4839.12万元

第10题:

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第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无可抵扣的进项税),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以件为单位)及单价盈亏平衡点(以元为单位)。


答案:
解析:
【1】 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
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
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
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
【2】 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
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
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
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
摊销=200/8=25.00(万元)
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
【3】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增值税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0.14×10000×17%×6%-950=435.72(万元)
正常年份的所得税=435.72×25%=108.93(万元)
资本金净利润率=(435.72-108.93)/(2992.16+240)=10.11%。
【4】 产量盈亏平衡点:Q=400/[0.14-0.055-0.14×17%×6%]=4786.29(件)
单价盈亏平衡点:P=(400+1×550)/[1×(1-17%×6%)]=959.79(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