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从业资格

某分析师希望采用经济附加值(EVA)模型衡量甲、乙和丙三家公司的经营绩效,计算后得到以下数据。根据EVA模型比较三个公司经营绩效,正确的选项是()型比较三个公司经营绩效,正确的选项是() A.丙>乙>甲 B.乙>丙>甲 C.甲>乙>丙 D.甲>丙>乙

题目
某分析师希望采用经济附加值(EVA)模型衡量甲、乙和丙三家公司的经营绩效,计算后得到以下数据。

根据EVA模型比较三个公司经营绩效,正确的选项是()

型比较三个公司经营绩效,正确的选项是()
A.丙>乙>甲
B.乙>丙>甲
C.甲>乙>丙
D.甲>丙>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乙企业)以甲公司出资金、乙企业提供场地的方式成立了一家大型超市。超市成立后,与丙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丙公司派遣李某到超市工作。不久,甲公司与乙企业产生纠纷,导致超市停业。于是,超市将李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以李某经过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其在超市的工作属于法律规定禁止实施劳务派遣的范围,遂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追究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法律责任。
李某的用人单位是( )。

A.甲公司
B.乙公司
C.丙公司
D.超市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务派遺劳动合同的内容。李某的用人单位应该是劳务派遣单位丙公司。

第2题:

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乙企业)以甲公司出资金乙企业提供场地的方式成立了一家大型超市。超市成立后,与丙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称丙公司)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由丙公司派遣李某到超市工作。不久,甲公司与乙企产生纠纷,超市停业。超市于是将李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以李某经过调整工作岗位一不胜任工作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自己在超市的工作属于法律规定禁止施劳务派遣的单位,遂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追究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法律责任。

关于超市将李某退回丙公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市可以因决定提前解散而将李某退回丙公司
B.超市可以因甲公司拒绝承担出资责任而将李某退回丙公司
C.超市可以因乙企业收回场地而将李某退回丙公司
D.超市可以自行决定将李某退回丙公司

答案:A
解析:
用工单位可退回被派遣劳动者的情形包括:(1)被派遣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用工单位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2)用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①用工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项、第41条规定的情形;②用工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决定提前解散或者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③劳务派遣协议期满终止。

第3题:

以下是有关三家公司证券、市场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的数据:

要求:
(1)计算表中字母所代表的数字;
(2)对甲乙丙三家公司的股票提出投资建议。
(3)如果公司甲的股票预计明年的每股股利为2元,未来股利增长率为4%,计算公司甲的股票价值。


答案:
解析:
(1)根据贝塔系数定义公式:
0.9=A×0.38/0.2,得:A=0.47
1.1=0.4×B/0.2,得:B=0.55
C=0.35×0.65/0.2=1.14
由于市场和自身的相关系数是1,所以D=1;
由于市场组合的β为1,所以E=1
由于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为0,所以F=0;
由于无风险资产和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为0,所以G=0;
由于无风险资产的贝塔系数为0,所以H=0。(3分)
(2)甲公司
R=R f+β(R m-R f)=5%+0.9×(15%-5%)=14%
根据CAPM,甲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为14%,表格中甲公司的股票期望报酬率只有13%,因此甲公司的股票被高估,应该卖掉。(1分)
乙公司
R=R f+β(R m-R f)=5%+1.1×(15%-5%)=16%
根据CAPM,乙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为16%,表格中乙公司股票的期望报酬率为18%,因此乙公司的股票被低估了,应该买入。(1分)
丙公司
R=R f+β(R m-R f)=5%+1.14×(15%-5%)=16.4%
根据CAPM,丙公司的股票的必要报酬率为16.4%,表格中丙公司股票的期望报酬率为25%,因此C公司的股票被低估了,应该买入。(1分)
(3)股票价值=2/(14%-4%)=20(元)(2分)

第4题:

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乙企业)以甲公司出资金、乙企业提供场地的方式成立了一家大型超市。超市成立后,与丙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丙公司派遣李某到超市工作。不久,甲公司与乙企业产生纠纷,导致超市停业。于是,超市将李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以李某经过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其在超市的工作属于法律规定禁止实施劳务派遣的范围,遂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追究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法律责任。
关于超市将李某退回丙公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市可以因决定提前解散而将李某退回丙公司
B.超市可以因甲公司拒绝承担出资责任而将李某退回丙公司
C.超市可以因乙企业收回场地而将李某退回丙公司
D.超市可以自行决定将李某退回丙公司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用工单位退回被派遣劳动者的条件。用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 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②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③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④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 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⑤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⑥用工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决定提前解散或者经营期届满不再继续经营;⑦劳务派遣协议期满终止。

第5题:

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乙企业)以甲公司出资金、乙企业提供场地的方式成立了一家大型超市。超市成立后,与丙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丙公司派遣李某到超市工作。不久,甲公司与乙企业产生纠纷,导致超市停业。于是,超市将李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以李某经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其在超市的工作岗位属于法律规定禁止实施劳务派遣的范围,遂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追究超市和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法律责任。
超市在()岗位上使用李某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A.临时性工作
B.辅助性工作
C.主营业务工作
D.替代性工作

答案:C
解析: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企业的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第6题:

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乙企业)以甲公司出资金、乙企业提供场地的方式成立了一家大型超市。超市成立后,与丙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丙公司派遣李某到超市工作。不久,甲公司与乙企业产生纠纷,导致超市停业。于是,超市将李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以李某经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其在超市的工作岗位属于法律规定禁止实施劳务派遣的范围,遂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追究超市和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法律责任。
李某的用人单位是()。

A.甲公司
B.乙企业
C.丙公司
D.超市

答案:C
解析:
劳务派遣单位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的用人单位,其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第7题:

共用题干
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乙企业)以甲公司出资金乙企业提供场地的方式成立了一家大型超市。超市成立后,与丙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丙公司派遣李某到超市工作。不久,甲公司与乙企业产生纠纷,导致超市停业。超市于是将李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以李某经过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其在超市的工作属于法律规定禁止实施劳务派遣的范围,遂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追究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法律责任。

李某的用人单位是()。
A:甲公司
B:乙企业
C:丙公司
D:超市

答案:C
解析:
劳务派遣单位属于用人单位,其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本题中,由丙公司派遣李某到超市工作,故选项C正确。


用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1)用工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3项、第41条规定的情形;(2)用工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决定提前解散或者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3)劳务派遣协议期满终止。


被派遣劳动者被用工单位退回后,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被派遣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被派遣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被派遣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后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其中,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第8题:

某投资者2019年年初准备投资购买股票,现有甲、乙、丙三家公司可供选择,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19年年初甲公司发放的每股股利为5元,股票每股市价为18元;预期甲公司未来2年内股利固定增长率为10%,在此以后转为零增长;
(2)2019年年初乙公司发放的每股股利为2元,股票每股市价为13.5元;预期乙公司股利将持续增长,年固定增长率为5%;
(3)2019年年初丙公司发放的每股股利为2.5元,股票每股市价为9.56元;预期丙公司未来2年内股利固定增长率为15%,在此以后转为固定增长,年固定增长率为2%。
假定目前无风险利率为8%,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6%,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2、1.5和2.5。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最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要求:
(1)分别计算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
(2)分别计算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价值;
(3)通过计算股票价值并与股票市价相比较,判断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是否应当购买;
(4)假设按照50%、30%和20%的比例投资购买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构成投资组合,计算该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组合的必要报酬率。


答案:
解析:
(1)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
甲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8%+2×(16%-8%)=24%
乙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8%+1.5×(16%-8%)=20%
丙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8%+2.5×(16%-8%)=28%
(2)计算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价值:
甲公司的股票价值=5×(1+10%)×(P/F,24%,1)+5×(1+10%)2×(P/F,24%,2)+[5×(1+10%)2/24%]×(P/F,24%,2)=4.4358+3.9349+16.3955=24.77(元)
乙公司的股票价值=2×(1+5%)÷(20%-5%)=14(元)
丙公司的股票价值=2.5×(1+15%)×(P/F,28%,1)+2.5×(1+15%)2×(P/F,28%,2)+[2.5×(1+15%)2×(1+2%)/(28%-2%)]×(P/F,28%,2)=2.2462+2.0181+7.9173=12.18(元)
(3)由于甲、乙、丙三家公司股票的价值均大于其市价,所以应该购买。
(4)组合β系数=2×50%+1.5×30%+2.5×20%=1.95
组合的必要收益率=8%+1.95×(16%-8%)=23.6%。

第9题:

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乙企业)以甲公司出资金、乙企业提供场地的方式成立了一家大型超市。超市成立后,与丙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丙公司派遣李某到超市工作。不久,甲公司与乙企业产生纠纷,导致超市停业。于是,超市将李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以李某经过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其在超市的工作属于法律规定禁止实施劳务派遣的范围,遂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追究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法律责任。
李某发生( )情形,丙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A.严重失职
B.严重舞弊
C.给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
D.技术更新学习程度不符合丙公司要求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査用工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被派遣劳动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示情形,用人单位可因劳动者过失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第10题:

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乙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乙企业)以甲公司出资金、乙企业提供场地的方式成立了一家大型超市。超市成立后,与丙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丙公司派遣李某到超市工作。不久,甲公司与乙企业产生纠纷,导致超市停业。于是,超市将李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以李某经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其在超市的工作岗位属于法律规定禁止实施劳务派遣的范围,遂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追究超市和甲、乙、丙三家公司的法律责任。
丙公司解除李某的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做法是()。

A.李某因被超市退回,丙公司在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时无须支付经济补偿
B.丙公司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时,无须考虑李某被退回的原因
C.李某经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而被退回,丙公司可以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D.丙公司只有在与李某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C
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