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

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 B.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类推解释 C.《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才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 D.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

题目
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
B.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类推解释
C.《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才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
D.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C
解析:
扩大解释,是指对刑法用语进行解释后的含义大于字面含义,但该含义仍处于该用语可能涉及的范围之内的解释。类推解释,是指通过同类事物间的类比将不符合刑法规定的情形解释为符合刑法规定的情形,这种解释超出了刑法用语本身可能具有的含义,明显超出了一般理性人的预测可能性,这种解释方法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修正案(九)》将盗窃尸体罪修改为“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罪”,“尸体”与“骨灰”是并列关系,“尸体”指的是人的躯体,“骨灰”是指躯体燃烧后的灰烬,两者含义的范围完全不能等同,因此将“骨灰”解释为“尸体”属于刑法禁止的类推解释,A选项错误。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虽然破坏大型拖拉机也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危害结果,但“汽车”一词的含义并不包含大型拖拉机,因此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B选项正确,究竟属于扩大解释还是类推解释在法硕考试中请考生们无需深究。当然解释,是指在入罪时“举轻以明重”,在出罪时“举重以明轻”,即法律规定更为严重的情形都不为罪时,较轻的情形当然不认为是犯罪。因为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缓刑、不得假释,而毒品犯罪中的再犯仅是从重处罚,因此相比较于毒品犯罪中的再犯制度,累犯属于更加严重的量刑情节。既然刑法明确规定累犯制度不适用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那么毒品再犯制度也不能适用于不满18周岁的人,这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原则,C选项正确。但需要提醒的是:在适用当然解释的人罪时“举轻以明重”的方法时,要注意该方法仅具有逻辑合理性,并不意味着结论当然合理,因为很有可能解释出来的结论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因此不能简单地以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为由就认定为犯罪。立法解释,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条文的解释。解释法律与制定法律是不同层次的活动,即使是立法机关在解释法律的时候也必须立足于刑法的规定,不能创设新的规定。换句话说,禁止类推解释既针对司法机关,也针对立法机关。D选项错误。需注意:有的辅导材料认为2015年非法学第7题的答案证明法硕考试认为未成年人可以成为毒品犯罪的再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015年非法学第7题:“甲17周岁因运输毒品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不久,又因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贩卖毒品被逮捕。甲属于()”官方答案是A再犯,但2016年版考试分析对2015年试题的解析中明确说明本题是指一般再犯,并且与毒品犯罪的再犯进行了区分。毒品犯罪的再犯,是指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罚,又实施毒品犯罪的,一般意义上的再犯,是指再次犯罪的人,即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实施犯罪的人。本题属于一般意义的再犯,所以本题并不能说明法硕考试认为未成年人可以构成毒品犯罪的再犯。不过这个问题并非是考试大纲的范围,所以不必纠结,笔者设计本题的目的主要在于使考生理解当然解释的含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刑法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

B.刑法属于刑事法

C.刑法属于程序法

D.刑法属于公法


参考答案:C
刑法属于实体法。

第2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刑法适用禁止扩大解释B.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原则C.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兼从轻原则D.刑法适用禁止类推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和处什么刑,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作为它的派生原则包括:排斥习惯法;禁止类推;刑法无溯及效力;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明确性原则;实体的适当原则。扩大解释作为刑法解释方法之一,在不违背立法目的的前提下是可以适用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第3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下列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既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也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残虐的刑罚
C.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价值在于惩罚和预防犯罪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法律

答案:A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3)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因此,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当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4)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确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明确性,是指刑法条文应当清楚明确,使人能够了解什么是犯罪行为,让人具有判断可能性。禁止不确定刑,是指刑罚应当规定得清晰确定。刑罚越不确定,越容易被滥用。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是指由于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刑罚的适用应保持补充性、谦抑性,适用范围应当合理适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5题:

下列有关扩张解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扩张解释属于文理解释的一种

B.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C.扩张解释就是类推解释

D.扩张解释是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


正确答案:B
解析: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属于文理解释的一种形式,因而只有选项B正确。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无明文规定之事项,就刑法中最相类似条文加以解释的方法,与扩张解释有很大区别。

第6题:

第 24 题 下列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可以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B.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C.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条文具有明确性

D.罪刑法定不排斥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查罪刑法定原则及派生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包括排斥绝对不定期刑、要求刑法条文的明确性、并不排斥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因此ABCD都是正确的。

第7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还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的类推解释,但是不禁止立法机关的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是允许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扩大解释


正确答案:C

第8题:

关于刑法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定的真实含义的说明

B.任何刑法都有解释的必要

C.对刑法的解释结论并非都具有效力

D.刑法解释可以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参考答案:D
刑法解释的对象是刑法规定,刑法又是以文字作出规定的,因此,刑法解释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第9题:

下列关于刑法立法解释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B.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低于刑法的效力

C.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与刑法司法解释的效力是相同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A
解析:刑法立法解释是立法解释的一种。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据此,刑法立法解释同刑法具有同等效力。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0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中规定:“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效力低于《刑法》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就《刑法》作法律解释
C.对法律条文进行了限制解释
D.是学理解释

答案:C
解析:
根据《立法法》第50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故A项错误。根据该法第45条第1款,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据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包括刑法在内的所有法律均有解释权,故B项错误。该解释对《刑法》第158条、第159条的适用范围作了严格限制,故C项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的解释属于正式解释,不是学理解释,故D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