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中犯十恶罪的行为有(  )。 A.无人臣之礼 B.肢解人 C.奸缌麻亲 D.受财枉法

题目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中犯十恶罪的行为有(  )。
A.无人臣之礼
B.肢解人
C.奸缌麻亲
D.受财枉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唐律的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唐律中“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其中“本俗法”是指唐代的地方习惯法

B.唐律与明律相比,其对于贼、盗的处罚要轻于明律

C.唐律对自首原则上采免罚主义

D.在唐律,“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属于私罪,实行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15.答案:A 考点:唐律讲解:唐律中“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其中“本俗法”是指化外人(外国人)本国或本地区所适用的法律,而不是唐代的地方习惯法。其它各项的说法均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A。

第2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 )。


正确答案:BC
唐律对于谋杀或者殴打祖父母、父母,谋杀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以恶逆罪论处。故选B项和C项。A项构成不孝,D项构成不睦。注意:对于祖父母和父母,包括殴打和谋杀两种情形。但对于伯叔父母、外祖父母、丈夫,则仅限于谋杀。才能以恶逆罪论处。

第3题:

唐代永徽年间,一男子为了取得父亲的遗产,而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但按当时的《永徽律》中并没有杀死自己的父亲如何处罚的条款,只有谋杀尊亲处斩的律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男子应该处斩,因为按唐律规定应出罪者举轻以明重

B.该男子应该处斩,因为按唐律规定应入罪者举重以明轻

C.该男子的行为属于十恶中的谋大逆,不适用八议等规定

D.该男子的行为属于十恶中的恶逆,虽然律无正文,但是应当类推适用,判处斩刑。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继续犯的是

A.非法持有毒品罪
B.战时拒绝、逃避兵役罪
C.绑架罪
D.盗窃罪

答案:D
解析:
继续犯,是指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实行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继续犯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持有型犯罪,如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持有假币罪。(2)不作为犯罪,如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战时拒绝、逃避兵役罪等。(3)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如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第5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不孝罪的有(  )。
A.咒骂父母
B.殴打父母
C.殴打丈夫
D.告发父母


答案:A,D
解析:
【精解】唐律对于控告、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缺;为父母服丧期间,谈婚论嫁、寻欢作乐、不穿孝服;知祖父母、父母死,谎称没死或隐瞒丧事;谎称祖父母、父母死的,都以“不孝”论处,故选A项和D项。B项构成恶逆,C项构成不睦。

第6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不孝罪的有( )。


正确答案:AD
唐律对于控告、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缺;为父母服丧期间。谈婚论嫁、寻欢作乐、不穿孝服;知祖父母、父母死,谎称没死或隐瞒丧事;谎称祖父母、父母死的,都以“不孝”论处。故选A项和D项。B项构成恶逆,C项构成不睦。

第7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 )。A.咒骂父母B.谋杀祖父母C.殴打父母D.殴打伯父母


正确答案:BC

唐律对于谋杀或者殴打祖父母、父母,谋杀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以恶逆罪论处。故选B项和C项。A项构成不孝,D项构成不睦。注意:对于祖父母和父母,包括殴打和谋杀两种情形。但对于伯叔父母、外祖父母、丈夫,则仅限于谋杀,才能以恶逆罪论处。

第8题:

正式确立“十恶”制度,犯十恶者,“为常赦所不原”。

A.《晋律》

B.《开皇律》

C.《唐律疏议》

D.《大明律》


正确答案:B

第9题:

依照唐律的规定,殴打或者谋杀祖父母的行为属于“十恶”罪中的( )。

A.恶逆
B.不孝
C.大不敬
D.谋大逆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十恶”罪中有关违反封建伦理性犯罪的有(  )。
A.不道
B.不孝
C.不义
D.不睦


答案:B,C,D
解析:
【精解】唐律“十恶”中属于违反封建伦理的犯罪包括五类: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故选B项、C项和D项,而不道属于严重危害封建秩序的犯罪。